变压器套管法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240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套管法兰,包括瓷套、套设于所述瓷套上的胶装法兰、联接法兰、连接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的固定装置,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在所述瓷套自上而下分布,所述联接法兰自下端面往上为气中侧,所述联接法兰自下端面往下为油中侧,所述固定装置自下而上安装于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中,所述固定装置具有顶端与末端,所述顶端固定于所述联接法兰,所述末端固定于所述胶装法兰中,所述顶端曝露于油中侧,所述末端与所述气中侧隔绝,变压器套管法兰,方便安装,避免法兰安装处积水。

Transformer bushing flan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former bushing flange, which comprises a porcelain sleeve, a glued flange sleeved on the porcelain sleeve, a connecting flange, a fixing device connecting the glued flange and the connecting flange. The glued flange and the connecting flange are distributed from top to bottom of the ceramic sleeve, the connecting flange is upper to middle from the lower end face, and the connecting flange is from the lower end face to the lower end face. The fixing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rubber flange and the connecting flange from bottom to top. The fixing device has a top and an end, the top is fixed in the connecting flange, the end is fixed in the rubber flange, the top is exposed in the oil side, the end is insulated from the gas side, and the transformer bushing flange is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avoidance. Water accumulated in flange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套管法兰
本技术涉及送变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套管法兰。
技术介绍
早期电力变压器套管,套管和变压器之间的联接为无法兰结构,采用压爪方式,通过压块直接压在套管瓷套上。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是:瓷套容易开裂,密封不可靠,容易渗漏,电场集中在牙爪位置,套管局部放电量过大,安装困难等缺点。随着产品结构的改进,随后出现了单法兰结构的套管。改进后的套管法兰结构任然存在的缺陷是:瓷密封面易开裂,对密封圈压缩量要求严格,生产过程难度高,法兰尺寸偏大,对安装要求高等问题。为了克服这种结构存在的上述缺陷,目前行业内设计的套管采用双法兰结构,有胶装法兰和联接法兰组成,胶装法兰和瓷套通过胶合剂连接为一个整体,胶装法兰和瓷套之间形成一个密封槽,瓷密封面设计为斜面,密封圈在压缩时使瓷密封面受到的力可以分解掉,从而保护瓷面不开裂。联接法兰上设计有和浇装法兰连接的螺纹孔,联接法兰上设计有和联接法兰螺纹孔对应的沉孔,用圆头内六角螺栓从胶装法兰的沉孔内穿入和联接法兰连接为一个整体,圆头内六角螺栓沉在沉孔内。联接法兰和胶装法兰之间放置个O型密封圈密封。该结构胶装法兰的沉孔内容易积水,且联接法兰的厚度有限,螺纹有效深度有限,螺栓的紧固力矩不易太大,螺栓的安装空间受限,安装也会比较麻烦。因此,提供一种改进的变压器套管法兰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压器套管法兰,方便安装,避免法兰安装处积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压器套管法兰,包括瓷套、套设于所述瓷套上的胶装法兰、联接法兰、连接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的固定装置,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在所述瓷套自上而下分布,所述联接法兰自下端面往上为气中侧,所述联接法兰自下端面往下为油中侧,所述固定装置自下而上安装于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中,所述固定装置具有顶端与末端,所述顶端固定于所述联接法兰,所述末端固定于所述胶装法兰中,所述顶端曝露于油中侧,所述末端与所述气中侧隔绝。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平头内六角螺钉。进一步的,所述平头内六角螺钉的顶端为平头端,所述末端为螺纹端,所述平头端的端面低于所述联接法兰的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瓷套与所述胶装法兰通过胶合剂连接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胶装法兰靠近所述联接法兰的一端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联接法兰安装后压缩所述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再者,本技术中的变压器套管法兰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固定装置固定联接法兰与胶装法兰时,固定装置自下而上安装至胶装法兰,然后固定装置与所述胶装法兰螺纹配合,由于胶装法兰本身厚度较厚,位于胶装法兰的螺纹深度可调整范围较宽,固定也更牢固。2.胶装法兰其中侧不再加工,不需要沉孔,法兰上就不会存在积水问题。3.固定装置从联接法兰油中侧穿入,固定装置不受空间限制,安装不会被结构干涉,操作方便。4.固定装置的安装力矩不受结构限制,可以满足较大紧固力矩的场合使用。5.固定装置的端面低于联接法兰端面,不影响套管与变压器之间的密封,固定装置在胶装法兰与联接法兰之间,不会因产品运行震动而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变压器套管法兰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给出了本技术中变压器套管法兰。变压器套管法兰包括瓷套2、套设于瓷套上的胶装法兰3、联接法兰5,所述胶装法兰3、联接法兰5固定至瓷套2上后,将所述瓷套分为两个部分,自所述联接法兰5下端面向上的气中侧与自所述联接法兰5下端面向下的油中侧。所述胶装法兰3与所述瓷套2之间用胶合剂7将胶装法兰3与瓷套2构成一个整体,胶装法兰3靠近联接法兰5的一侧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O型密封圈6,所述O型密封圈6密封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瓷套之间的缝隙,防止油中侧的油渗漏,所述联接法兰5安装后压缩O型密封圈。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通过平头内六角螺钉固定安装,所述螺钉自下而上从所述联接法兰安装至所述胶装法兰3并与所述胶装法兰3螺纹连接,所述平头内六角螺钉的端面沉入所述联接法兰5内,平头内六角螺钉的端面低于所述联接法兰5的端面。本技术中变压器套管法兰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固定装置固定联接法兰与胶装法兰时,固定装置自下而上安装至胶装法兰,然后固定装置与所述胶装法兰螺纹配合,由于胶装法兰本身厚度较厚,位于胶装法兰的螺纹深度可调整范围较宽,固定也更牢固。2.胶装法兰其中侧不再加工,不需要沉孔,法兰上就不会存在积水问题。3.固定装置从联接法兰油中侧穿入,固定装置不受空间限制,安装不会被结构干涉,操作方便。4.固定装置的安装力矩不受结构限制,可以满足较大紧固力矩的场合使用。5.固定装置的端面低于联接法兰端面,不影响套管与变压器之间的密封,固定装置在胶装法兰与联接法兰之间,不会因产品运行震动而脱落。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套管法兰,包括瓷套(2)、套设于所述瓷套(2)上的胶装法兰(3)、联接法兰(5)、连接所述胶装法兰(3)与所述联接法兰(5)的固定装置(4),所述胶装法兰(3)与所述联接法兰(5)在所述瓷套自上而下分布,所述联接法兰自下端面往上为气中侧,所述联接法兰自下端面往下为油中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自下而上安装于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5)中,所述固定装置具有顶端与末端,所述顶端固定于所述联接法兰(5),所述末端固定于所述胶装法兰(3)中,所述顶端曝露于油中侧,所述末端与所述气中侧隔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套管法兰,包括瓷套(2)、套设于所述瓷套(2)上的胶装法兰(3)、联接法兰(5)、连接所述胶装法兰(3)与所述联接法兰(5)的固定装置(4),所述胶装法兰(3)与所述联接法兰(5)在所述瓷套自上而下分布,所述联接法兰自下端面往上为气中侧,所述联接法兰自下端面往下为油中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自下而上安装于所述胶装法兰与所述联接法兰(5)中,所述固定装置具有顶端与末端,所述顶端固定于所述联接法兰(5),所述末端固定于所述胶装法兰(3)中,所述顶端曝露于油中侧,所述末端与所述气中侧隔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航李向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正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