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修井用自动化井口作业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2153 阅读:4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石油修井用自动化井口作业钳。主要解决现有石油修井领域中,上卸管柱操作由人工操作的开口型液压钳和倒换吊卡来完成,导致作业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其特征在于:此种作业钳将闭口型动力钳及动力卡瓦集成于一体,由主钳、背钳、卡瓦及竖直导轨组成,卡瓦两侧伸出支座用于安装两根竖直导轨,主钳和背钳可沿导轨上下移动,主钳和背钳之间的封闭空间可以用于管柱残液的收集。具有可以实现上卸管子螺纹的自动化与环保作业的特点;并且在钳口正反向卡紧大范围内不须更换零件,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且其卡紧性能好,工作可靠,社会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油修井用自动化井口作业钳,由主钳(1)、背钳(2)、内嵌齿条(56)的一组竖直导轨(3)以及卡瓦(4)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钳(1)外部为壳体结构,此壳体由主钳上盖板(6)、主钳侧壁板(5)以及主钳底板(8)联接后组成,其中主钳上盖板(6)与主钳底板(8)中心开有钳口,两侧对称开有主钳导轨槽(7),主钳(1)内部包含主钳驱动机构、主钳卡紧机构、主钳制动机构以及主钳转向机构,其中, 所述主钳驱动机构由主钳液压马达(9)、主钳液压马达支座(10)、主钳花键轴(17)、主钳驱动齿轮(18)、主钳惰轮轴(19)及主钳惰轮(20)组成,其中,主钳液压马达支座(10)上开有两个通孔,分别固定主钳花键轴(17)和主钳惰轮轴(19),主钳驱动齿轮(18)与主钳惰轮(20)分别固定于主钳花键轴(17)和主钳惰轮轴(19)的中部,两者的外齿相啮合,主钳液压马达(9)固定于主钳液压马达支座(10)的上表面,主钳液压马达(9)的输出端采用内花键孔与主钳花键轴(17)配合; 主钳液压马达支座(10)固定于主钳底板(8)上; 所述主钳卡紧机构由一个具有内、外齿的主钳大齿轮(13)以及主钳大齿轮盖(15)、主钳行星齿轮(23)、主钳花键套(24)、主钳芯轴(11)、主钳行星爪(16)、主钳行星上联接板(21)和主钳行星下联接板(22)构成,其中, 主钳花键套(24)的内孔为光孔,此孔与主钳芯轴(11)的外表面相配合,主钳行星齿轮(23)与主钳行星爪(16)串接于所述主钳花键套(24)的外部花键上,形成单个主钳行星爪组件; 主钳芯轴(11)的两端分别与主钳行星上联接板(21)和主钳行星下联接板(22)配合构成单个主钳行星架,以支持并包容相应主钳行星爪组件; 所述主钳大齿轮(13)及主钳大齿轮盖(15)构成主钳大齿轮主体,主钳行星架被包容于其中,两者均沿主钳上盖板(6)与主钳底板(8)中心所开有的钳口中心对中布置,若干主钳行星爪组件按照钳口中心圆周均匀分布,主钳行星齿轮(23)与主钳大齿轮(13)的内齿啮合,主钳行星架中的主钳行星上联接板(21)和主钳行星下联接板(22)分别与主钳大齿轮盖(15)的下端面和主钳大齿轮(13)的内部阶梯面进行动配合; 上述主钳大齿轮主体与主钳(1)的壳体为动配合,配合面为主钳行星下联接板(22)的端面环槽和主钳底板(8)位于钳口位置的凸台; 所述主钳驱动机构分布在主钳大齿轮主体两侧,驱动机构中的主钳惰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玉连高胜聂文平肖易萍詹冠杰程新颖刘跃宝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