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944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壳体内部的异物甄别模块和食品检测模块、壳体前端的样品采集模块和壳体后端的合格品放回模块,所述样品采集模块、异物甄别模块、食品检测模块和合格品放回模块之间均通过传送带连接运输待测样品,且上述四种模块均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其开闭,通过设置在装置壳体前端样品采集模块和壳体后端的合格品放回模块,实现了采样、检测分析和样品回收的一体化设计,省去了取样与检测之间的繁琐步骤,减少样品被污染的可能,同时还避免了样品丢弃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将装置直接安放至食品加工的成品车间,实现了现场快速检测分析的需求,对结果及时进行整治,减少了工厂的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安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进入繁发期,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正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均保持着15%以上的年增速,然而,在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营检测企业却略显乏力,据《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前瞻》的数据的显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中,国有检测企业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行业最主要的群体,而民营检测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每年保持着10%以上的发展速度,市场份额却始终未能突破10%。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一般是到现场取样,再到实验室提取分析,其过程比较繁琐,分析时间长,样品保存较为麻烦,且无法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同时检测用的样品往往直接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急需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实现取样、检测分析和样品回收的一体化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壳体内部的异物甄别模块和食品检测模块、壳体前端的样品采集模块和壳体后端的合格品放回模块,所述样品采集模块、异物甄别模块、食品检测模块和合格品放回模块之间均通过传送带连接运输待测样品,且上述四种模块均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其开闭,所述食品检测模块上获得的信号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输送至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完毕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导至数据对比模块,经过与标准含量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输送至结果显示模块进行公示,并传入结果储存模块,储存待查,所述异物甄别模块上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将数据传至数据对比模块,同样的将对比结果通过结果显示模块公示,并由结果储存模块,储存待查;进一步的,所述样品采集模块包括机械爪和置物盘、取物铲和防粘置物盘、吸管和置物皿,分别对应采集硬质固体食品样品、软质固体食品样品、液态食品样品;且所述样品采集模块的控制单元输入的采集时间间隔为3、16、2、7、18、13、4等无规律排列,确保样品采集的随机性;进一步的,所述异物甄别模块为肉眼或显微镜观察,观察所得数据通过数据输入模块输入,由数据对比模块对比得出结果;进一步的,所述食品检测模块选用光谱仪进行照射待测样品,获得光强信号,通过信号采集模块进行接收(该信号采集模块为接收光强信号并将光强信号转化成电压模拟信号的阵列式CMOS传感器),再由信号传输模块传导至信号处理模块(该信号处理模块为将所述电压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所得数字信号至数据对比模块,得出检测结果,并由结果显示装置(显示屏)显示于检测者;进一步的,所述异物甄别模块和食品检测模块后端均还设有未达标食品处理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合格品放回模块为伸至成品传送带倾斜通道,且所述的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直接放置于食品生产的成品车间,减少检测期间被污染的可能性。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通过设置在装置壳体前端样品采集模块和壳体后端的合格品放回模块,实现了采样、检测分析和样品回收的一体化设计,省去了取样与检测之间的繁琐步骤,减少样品被污染的可能,同时还避免了样品丢弃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将装置直接安放至食品加工的成品车间,实现了现场快速检测分析的需求,对结果及时进行整治,减少了工厂的成本浪费。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通过在食品检测模块前设置异物甄别模块,避免了样品中掺杂异物造成的检测分析错误,异物数据同样传至对比模块,与食品含量检测数据同时作为结果显示;另外,样品采集模块中设置了三类食品的采集工具,提高了该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的适用性,利于其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下面根据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作详细的描述: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壳体内部的异物甄别模块和食品检测模块、壳体前端的样品采集模块和壳体后端的合格品放回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采集模块、异物甄别模块、食品检测模块和合格品放回模块之间均通过传送带连接运输待测样品,且上述四种模块均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其开闭,所述食品检测模块上获得的信号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输送至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完毕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导至数据对比模块,经过与标准含量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输送至结果显示模块进行公示,并传入结果储存模块,储存待查,所述异物甄别模块上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将数据传至数据对比模块,同样的将对比结果通过结果显示模块公示,并由结果储存模块,储存待查;所述样品采集模块包括机械爪和置物盘、取物铲和防粘置物盘、吸管和置物皿,分别对应采集硬质固体食品样品、软质固体食品样品、液态食品样品;且所述样品采集模块的控制单元输入的采集时间间隔为3、16、2、7、18、13、4等无规律排列,确保样品采集的随机性;所述异物甄别模块为肉眼或显微镜观察,观察所得数据通过数据输入模块输入,由数据对比模块对比得出结果;所述食品检测模块选用光谱仪进行照射待测样品,获得光强信号,通过信号采集模块进行接收(该信号采集模块为接收光强信号并将光强信号转化成电压模拟信号的阵列式CMOS传感器),再由信号传输模块传导至信号处理模块(该信号处理模块为将所述电压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所得数字信号至数据对比模块,得出检测结果,并由结果显示装置(显示屏)显示于检测者;所述异物甄别模块和食品检测模块后端均还设有未达标食品处理通道;所述合格品放回模块为伸至成品传送带倾斜通道,且所述的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直接放置于食品生产的成品车间,减少检测期间被污染的可能性。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通过设置在装置壳体前端样品采集模块和壳体后端的合格品放回模块,实现了采样、检测分析和样品回收的一体化设计,省去了取样与检测之间的繁琐步骤,减少样品被污染的可能,同时还避免了样品丢弃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将装置直接安放至食品加工的成品车间,实现了现场快速检测分析的需求,对结果及时进行整治,减少了工厂的成本浪费,通过在食品检测模块前设置异物甄别模块,避免了样品中掺杂异物造成的检测分析错误,异物数据同样传至对比模块,与食品含量检测数据同时作为结果显示;另外,样品采集模块中设置了三类食品的采集工具,提高了该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的适用性,利于其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壳体内部的异物甄别模块和食品检测模块、壳体前端的样品采集模块和壳体后端的合格品放回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采集模块、异物甄别模块、食品检测模块和合格品放回模块之间均通过传送带连接运输待测样品,且上述四种模块均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其开闭,所述食品检测模块上获得的信号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输送至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完毕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导至数据对比模块,经过与标准含量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输送至结果显示模块进行公示,并传入结果储存模块,储存待查,所述异物甄别模块上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将数据传至数据对比模块,同样的将对比结果通过结果显示模块公示,并由结果储存模块,储存待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壳体内部的异物甄别模块和食品检测模块、壳体前端的样品采集模块和壳体后端的合格品放回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采集模块、异物甄别模块、食品检测模块和合格品放回模块之间均通过传送带连接运输待测样品,且上述四种模块均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其开闭,所述食品检测模块上获得的信号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输送至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完毕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导至数据对比模块,经过与标准含量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输送至结果显示模块进行公示,并传入结果储存模块,储存待查,所述异物甄别模块上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将数据传至数据对比模块,同样的将对比结果通过结果显示模块公示,并由结果储存模块,储存待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安全一体化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采集模块包括机械爪和置物盘、取物铲和防粘置物盘、吸管和置物皿,分别对应采集硬质固体食品样品、软质固体食品样品、液态食品样品;且所述样品采集模块的控制单元输入的采集时间间隔为3、16、2、7、18、13、4等无规律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俊杰方舒婷龚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朗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