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步清专利>正文

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58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属于抗震管桩领域。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地震传感器,所述管体下端套有缓冲套,所述管体下端开设有与缓冲套对应的缓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震传感器感应地震并将信号传递到第一电磁铁,从而第一电磁铁失电,第一稳固插杆在复位拉簧的作用下脱离第一稳固孔,从而在固定缓冲杆上套有第一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有效的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有效的避免了桩身弯剪破坏,通过第二稳固插杆有效的稳固连接,当发生地震时,同理第二电磁铁失电和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进一步有效的减震,有效的避免了桩身弯剪破坏。

A Kind of Seismic Pipe Pile with Cavity Filling in Pile of Upper Section of Pile Ca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seismic pipe pile filled with core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section pile of the cap,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nti-seismic pipe pi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seismic pipe pile with filling core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section pile of the cap, which comprises a pipe body, the upper end of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earthquake sensor, the lower end of the pip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sleev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pip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slot corresponding to the buffer sleeve; the seismic sensor of the utility model induces earthquake and transmits signals to the first electromagnet, thereby the first electromagnet loses electricity, and the first stable plug rod is reset.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pull spring, it is separated from the first stabilizing hole, so as to play an effective buffer protection rol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irst cushioning spring on the fixed buffer rod,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bending and shearing damage of the pile body, effectively connecting through the second stabilizing insertion rod, and further effective shock absorption and effective avoidanc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econd electromagnet power loss and the second cushioning spring when an earthquake occurs. The pile body is free from bending and shearing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
本技术涉及抗震管桩
,尤其涉及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
技术介绍
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作为基础之一的管桩基础,因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设计范围广,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中,可使用不同直径的管桩,容易解决布桩问题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下的管桩,其与承台连接处及承台下的桩身上部,液化土层及软硬层交界面处,桩截面弯矩、剪力值很大。当发生地震,液化土层产生较大的位移,在桩身截面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同时伴随较大的弯曲变形,很容易使桩身弯剪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地震时液化土层产生较大的位移,较大的弯曲变形,很容易使桩身弯剪破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地震传感器,所述管体下端套有缓冲套,所述管体下端开设有与缓冲套对应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缓冲套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缓冲杆,所述固定缓冲杆上套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套和缓冲槽内壁上,所述固定缓冲杆远离缓冲套的一端置于第一滑槽中,所述管体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稳固插杆,所述固定缓冲杆上开设有与第一稳固插杆对应的第一稳固孔,所述缓冲槽顶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稳固插杆对应的第一稳固插槽,所述第一稳固插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稳固插杆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对应的第一铁片,所述缓冲套上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T型杆,所述管体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T型杆,所述管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缓冲T型杆和第二缓冲T型杆端头均置于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一缓冲T型杆端头开设有稳固缓冲槽,所述第二缓冲T型杆端头固定连接有与稳固缓冲槽对应的稳固缓冲杆,所述管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稳固插杆,所述稳固缓冲杆和第一缓冲T型杆上均开设有与第二稳固插杆对应的第二稳固孔,所述第二滑槽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二稳固插杆对应的第二稳固插槽,所述第二稳固插槽中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稳固插杆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电磁铁对应的第二铁片,所述稳固缓冲槽侧壁与稳固缓冲杆通过第一伸缩杆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套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稳固缓冲槽内壁和稳固缓冲杆上,所述第一第一稳固插杆和第二稳固插杆通过复位拉簧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均与地震传感器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固定缓冲杆与缓冲槽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套有第三缓冲弹簧,所述第三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槽内壁和固定缓冲杆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数量为2-4个,且其均匀分布在第一T型缓冲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通过第一稳固插杆稳固连接固定缓冲杆和管体,确保了连接稳固性,另外缓冲套对管体底部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当地震发生时,地震传感器感应地震并将信号传递到第一电磁铁,从而第一电磁铁失电,第一稳固插杆在复位拉簧的作用下脱离第一稳固孔,从而在固定缓冲杆上套有第一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有效的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有效的避免了桩身弯剪破坏。2、缓冲套上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T型杆,管体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T型杆,管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缓冲T型杆和第二缓冲T型杆端头均置于第二滑槽中,第一缓冲T型杆端头开设有稳固缓冲槽,第二缓冲T型杆端头固定连接有与稳固缓冲槽对应的稳固缓冲杆,通过第二稳固插杆有效的稳固连接,当发生地震时,同理第二电磁铁失电和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进一步有效的减震,有效的避免了桩身弯剪破坏。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有效的避免桩身弯剪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缓冲套、3缓冲槽、4地震传感器、5固定缓冲杆、6第一电磁铁、7第一铁片、8第一稳固插槽、9第一稳固插杆、10第二伸缩杆、11第三缓冲弹簧、12第一稳固孔、13复位拉簧、14第二固定螺栓、15第二稳固插杆、16第二缓冲T型杆、17稳固缓冲杆、18第二稳固插槽、19第二铁片、20第二电磁铁、21第二稳固孔、22第二缓冲弹簧、23稳固缓冲槽、24第一伸缩杆、25第一缓冲T型杆、26第一固定螺栓、27第一滑槽、28第二滑槽、29第一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包括管体1,管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地震传感器4,管体1下端套有缓冲套2,管体1下端开设有与缓冲套2对应的缓冲槽3,缓冲槽3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7,缓冲套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缓冲杆5,固定缓冲杆5上套有第一缓冲弹簧29,第一缓冲弹簧2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套2和缓冲槽3内壁上,固定缓冲杆5远离缓冲套2的一端置于第一滑槽27中,管体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稳固插杆9,固定缓冲杆5上开设有与第一稳固插杆9对应的第一稳固孔12,缓冲槽3顶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稳固插杆9对应的第一稳固插槽8,第一稳固插槽8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6,第一稳固插杆9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6对应的第一铁片7,缓冲套2上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6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T型杆25,管体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T型杆16,管体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8,第一缓冲T型杆25和第二缓冲T型杆16端头均置于第二滑槽28中,第一缓冲T型杆25端头开设有稳固缓冲槽23,第二缓冲T型杆16端头固定连接有与稳固缓冲槽23对应的稳固缓冲杆17,管体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稳固插杆15,稳固缓冲杆17和第一缓冲T型杆25上均开设有与第二稳固插杆15对应的第二稳固孔21,第二滑槽28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二稳固插杆15对应的第二稳固插槽18,第二稳固插槽18中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20,第二稳固插杆15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电磁铁20对应的第二铁片19,稳固缓冲槽23侧壁与稳固缓冲杆17通过第一伸缩杆24相连,第一伸缩杆24上套有第二缓冲弹簧22,第二缓冲弹簧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稳固缓冲槽23内壁和稳固缓冲杆17上,第一第一稳固插杆9和第二稳固插杆15通过复位拉簧13相连,第一电磁铁6和第二电磁铁20均与地震传感器4电性相连。固定缓冲杆5与缓冲槽3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0,第二伸缩杆10上套有第三缓冲弹簧11,第三缓冲弹簧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地震传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下端套有缓冲套(2),所述管体(1)下端开设有与缓冲套(2)对应的缓冲槽(3),所述缓冲槽(3)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7),所述缓冲套(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缓冲杆(5),所述固定缓冲杆(5)上套有第一缓冲弹簧(29),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套(2)和缓冲槽(3)内壁上,所述固定缓冲杆(5)远离缓冲套(2)的一端置于第一滑槽(27)中,所述管体(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稳固插杆(9),所述固定缓冲杆(5)上开设有与第一稳固插杆(9)对应的第一稳固孔(12),所述缓冲槽(3)顶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稳固插杆(9)对应的第一稳固插槽(8),所述第一稳固插槽(8)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6),所述第一稳固插杆(9)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6)对应的第一铁片(7),所述缓冲套(2)上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6)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T型杆(25),所述管体(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T型杆(16),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8),所述第一缓冲T型杆(25)和第二缓冲T型杆(16)端头均置于第二滑槽(28)中,所述第一缓冲T型杆(25)端头开设有稳固缓冲槽(23),所述第二缓冲T型杆(16)端头固定连接有与稳固缓冲槽(23)对应的稳固缓冲杆(17),所述管体(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稳固插杆(15),所述稳固缓冲杆(17)和第一缓冲T型杆(25)上均开设有与第二稳固插杆(15)对应的第二稳固孔(21),所述第二滑槽(28)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二稳固插杆(15)对应的第二稳固插槽(18),所述第二稳固插槽(18)中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20),所述第二稳固插杆(15)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电磁铁(20)对应的第二铁片(19),所述稳固缓冲槽(23)侧壁与稳固缓冲杆(17)通过第一伸缩杆(24)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24)上套有第二缓冲弹簧(22),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稳固缓冲槽(23)内壁和稳固缓冲杆(17)上,所述第一稳固插杆(9)和第二稳固插杆(15)通过复位拉簧(13)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铁(6)和第二电磁铁(20)均与地震传感器(4)电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台上节桩内腔填芯抗震管桩,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地震传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下端套有缓冲套(2),所述管体(1)下端开设有与缓冲套(2)对应的缓冲槽(3),所述缓冲槽(3)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7),所述缓冲套(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缓冲杆(5),所述固定缓冲杆(5)上套有第一缓冲弹簧(29),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套(2)和缓冲槽(3)内壁上,所述固定缓冲杆(5)远离缓冲套(2)的一端置于第一滑槽(27)中,所述管体(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稳固插杆(9),所述固定缓冲杆(5)上开设有与第一稳固插杆(9)对应的第一稳固孔(12),所述缓冲槽(3)顶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稳固插杆(9)对应的第一稳固插槽(8),所述第一稳固插槽(8)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6),所述第一稳固插杆(9)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6)对应的第一铁片(7),所述缓冲套(2)上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6)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T型杆(25),所述管体(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T型杆(16),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8),所述第一缓冲T型杆(25)和第二缓冲T型杆(16)端头均置于第二滑槽(28)中,所述第一缓冲T型杆(25)端头开设有稳固缓冲槽(23),所述第二缓冲T型杆(16)端头固定连接有与稳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步清
申请(专利权)人:黄步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