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和气柱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19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和气柱袋,该气柱袋包括袋体和多次使用双向气阀;袋体包括气柱腔,气柱腔的一端开设有用以与外界环境连通的进气口;多次使用双向气阀设置于进气口处,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包括上膜片、下膜片以及夹持于上膜片和下膜片之间的活动片;气柱袋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在充气状态,气柱腔充气膨胀,上膜片和下膜片夹紧活动片以封闭进气口;在放气状态,活动片轴向转动及/或活动片的内端活动伸出上膜片和下膜片的内端,以在上膜片与下膜片之间形成连通气柱腔与外界环境的放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提高气柱袋的使用便利性,并有利于环保和运输存储。

Repeated use of bi-directional valves and air column ba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ple-use bidirectional air valve and air column bag, which comprises a bag body and a multiple-use bidirectional air valve; the bag body comprises an air column chamber, one end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multiple-use bidirectional air valve is arranged at the air inlet, and the multiple-use bidirectional air valve includes an upper diaphragm, a lower diaphragm and an upper diaphragm and a lower diaphragm clamped on the upper diaphragm and the lower diaphr The movable sheet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diaphragms is in the state of inflating and deflating. In the state of inflating, the air column chamber inflates and expands,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diaphragms clamp the movable sheets to close the air intake. In the state of deflating, the movable sheets rotate axially and/or the inner ends of the movable sheets move out of the inner end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diaphragms to form a connecting air column chamber betwee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diaphragms to releas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ir passag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use convenience of the air column bag, and is beneficial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和气柱袋
本技术涉及物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次使用双向气阀以及具有该多次使用双向气阀的气柱袋。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以及快递物流的快速发展,其常见的防震包装材料气柱袋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对于目前常见的普通气柱袋,通常通过两层塑料薄膜热压形成多个并列排布的气腔。然而在使用时,普通气柱袋均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只有损坏薄膜才能放掉气腔内的气体,从而无法循环使用,不但造成很大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环保。而且,在运输存储的过程中,由于普通气柱袋的气腔处于充气状态,故其放置体积较大,从而极大增加了运输存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气柱袋的多次使用双向气阀,旨在提高气柱袋的使用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多次使用双向气阀专用于气柱袋,其中,气柱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气柱腔,所述气柱腔的一端开设有用以与外界环境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包括上膜片、下膜片以及夹持于上膜片和下膜片之间的活动片;所述气柱袋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气柱腔充气膨胀,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夹紧所述活动片以封闭所述进气口;在所述放气状态,所述活动片轴向转动及/或所述活动片的远离内端活动伸出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的内端,以在所述上膜片与所述下膜片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气柱腔与外界环境的放气通道。优选地,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活动片伸入所述气柱腔内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上膜片与所述下膜片位于所述气柱腔内的部分的长度;所述活动片的宽度为A,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的宽度为B,所述A和所述B的比值范围为1/5~1/3。优选地,所述活动片呈自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设置。优选地,所述活动片的厚度数值范围为0.1mm~0.2mm,所述活动片的宽度数值范围为2mm~5mm。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气柱袋,该气柱袋包括多次使用双向气阀,气柱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气柱腔,所述气柱腔的一端开设有用以与外界环境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包括上膜片、下膜片以及夹持于上膜片和下膜片之间的活动片;所述气柱袋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气柱腔充气膨胀,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夹紧所述活动片以封闭所述进气口;在所述放气状态,所述活动片轴向转动及/或所述活动片的远离内端活动伸出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的内端,以在所述上膜片与所述下膜片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气柱腔与外界环境的放气通道。优选地,所述气柱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气柱腔的长度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并行排列,每一气柱腔的所述进气口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多个气柱腔的进气口均设于所述气柱腔沿上下方向的同一侧,每一活动片的外端设有通孔;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还包括拉绳,所述拉绳依次穿设每一通孔,且所述拉绳的两自由端均伸出所述气柱袋的左右两侧边缘。优选地,所述拉绳并行设有两条,且两个拉绳的拉动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气柱袋还具有使用前真空状态,在所述使用前真空状态,所述气柱腔内抽成真空状态,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夹紧所述活动片以封闭所述进气口。优选地,所述袋体包括前片、底片、后片、上盖片以及左右两侧片,所述前片、所述底片、所述后片、所述上盖片以及两侧片上均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所述气柱腔,至少一个所述气柱腔上设有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所述前片、所述底片、所述后片、所述上盖片依次连接,两侧片分别连接于所述底片的左右两侧边缘,所述前片、所述后片以及两侧片可于与所述底片的连接处向上弯折以形成一上敞口的立式盒体,且所述上盖片可于与所述后片的连接处弯折而盖合所述上敞口。优选地,所述袋体采用可降解塑料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气柱袋在进气口处设有多次使用双向气阀,故气柱袋可以便利地实现在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之间的转换。在充气状态时,气体充入气柱腔使之膨胀,而活动片平行夹持于上膜片与下膜片之间,此时,由于气柱腔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使得上膜片与下膜片能将活动片夹紧而不存在通气间隙,故不会漏气;在放气状态时,首先轴向转动或朝向气柱腔的底部移动活动片,使活动片在上膜片与下膜片之间撑开一定间隙,以形成连通外界和气柱腔的放气通道,如此,气体就可从气柱腔中顺利排出。由以上状态转换的过程可知,本气柱袋可通过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实现对气柱袋的重复式充气和放气,且充放气过程操作十分便利;而当气柱袋中的气体放出后,气柱袋可折叠存放,从而可减小放置体积,有利于运输存储;综上所述,本气柱袋使用十分便利,且能循环使用,有利于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气柱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处于充气状态的气柱袋沿S1-S1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处于放气状态的气柱袋沿S1-S1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处于放气状态的气柱袋沿S2-S2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多次使用双向气阀以及具有该多次使用双向气阀的气柱袋。参照图1至图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气柱袋包括袋体11以及多次使用双向气阀12;袋体11包括气柱腔111,气柱腔111的一端开设有用以与外界环境连通的进气口112;多次使用双向气阀12设置于进气口112处,多次使用双向气阀12包括上膜片121、下膜片122以及夹持于上膜片121和下膜片122之间的活动片123;气柱袋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在充气状态,气柱腔111充气膨胀,上膜片121和下膜片122夹紧活动片123以封闭进气口112;在放气状态,活动片123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次使用双向气阀,用于气柱袋,所述气柱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气柱腔,所述气柱腔的一端开设有用以与外界环境连通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包括上膜片、下膜片以及夹持于上膜片和下膜片之间的活动片;所述气柱袋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气柱腔充气膨胀,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夹紧所述活动片以封闭所述进气口;在所述放气状态,所述活动片轴向转动及/或所述活动片的内端活动伸出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的内端,以在所述上膜片与所述下膜片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气柱腔与外界环境的放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次使用双向气阀,用于气柱袋,所述气柱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气柱腔,所述气柱腔的一端开设有用以与外界环境连通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包括上膜片、下膜片以及夹持于上膜片和下膜片之间的活动片;所述气柱袋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气柱腔充气膨胀,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夹紧所述活动片以封闭所述进气口;在所述放气状态,所述活动片轴向转动及/或所述活动片的内端活动伸出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的内端,以在所述上膜片与所述下膜片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气柱腔与外界环境的放气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活动片伸入所述气柱腔内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上膜片与所述下膜片位于所述气柱腔内的部分的长度;所述活动片的宽度为A,所述上膜片和所述下膜片的宽度为B,所述A和所述B的比值范围为1/5~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片呈自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次使用双向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片的厚度数值范围为0.1mm~0.2mm,所述活动片的宽度数值范围为2mm~5mm。5.一种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袋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次使用双向气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柱袋,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点筹农业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