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压辊装置和轮胎滚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064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压辊装置和轮胎滚压方法,其中,组合式压辊装置,用于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包括:框架;沿高度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框架上的多组压辊,多组压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胎面中心压辊、胎肩内侧压辊、胎圈压辊、胎面压辊、反包压辊和胎肩辅助压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存在滚压时间长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Combined roll pressing device and tire roll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bined roll pressing device and a tire rolling method, in which a combined roll pressing device is used for rolling a tire, including a frame, a plurality of rolls arranged on the frame at intervals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rollers including a tread center roll, a shoulder inner roll, a bead roll, a tread roll and a reverse wrapping roll arrang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ire shoulder assistant roller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ng rolling time and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combined roll pressing devic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压辊装置和轮胎滚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压辊装置和轮胎滚压方法。
技术介绍
在轮胎成型过程中,需要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相关技术中的组合式压辊装置通常为两组式或四组式,两组式组合压辊装置包括胎面压辊和胎侧压辊,四组式组合压辊装置包括胎面中心压辊、胎肩压辊、胎圈压辊和胎面压辊。但上述两种组合式压辊装置均存在滚压时间长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压辊装置和轮胎滚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存在滚压时间长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压辊装置,用于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包括:框架;沿高度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框架上的多组压辊,多组压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胎面中心压辊、胎肩内侧压辊、胎圈压辊、胎面压辊、反包压辊和胎肩辅助压辊。进一步地,胎肩内侧压辊包括:固定支座,固定支座的第一端与框架的顶部连接,固定支座的第二端朝向框架的靠近轮胎的一侧伸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设置在固定支座的第二端;伸出支架,伸出支架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胎肩内侧辊轮,胎肩内侧辊轮与伸出支架连接。进一步地,胎面中心压辊包括:摆转支架,摆转支架与伸出支架可枢转地连接;胎面中心辊轮,胎面中心辊轮与摆转支架连接;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伸出支架上,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摆转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摆转支架带动胎面中心辊轮相对于伸出支架摆动。进一步地,胎肩内侧压辊为两个,两个胎肩内侧压辊沿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摆转支架可枢转地连接在两个胎肩内侧压辊的两个伸出支架之间。进一步地,当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处于伸出状态时,胎面中心辊轮处于工作状态;当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处于缩回状态时,两个胎肩内侧辊轮处于工作状态。进一步地,胎圈压辊为两个,两个胎圈压辊沿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胎圈压辊包括: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与框架连接;伸出丝杆,伸出丝杆可枢转地设置在连接支座上;伸出螺母,伸出螺母套设在伸出丝杆上;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伸出螺母连接;第三气缸,第三气缸设置在安装支架上;胎圈辊轮,胎圈辊轮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伸出电机,伸出电机设置在连接支座上,伸出电机的输出端与伸出丝杆驱动连接。进一步地,组合式压辊装置还包括:伸进丝杆,伸进丝杆与框架连接,并沿轮胎的径向延伸;伸进螺母,伸进螺母套设在伸进丝杆上;伸进支架,伸进支架与伸进螺母连接;伸进电机,伸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伸进丝杆驱动连接;胎面压辊和反包压辊均设置在伸进支架上,伸进电机驱动胎面压辊和反包压辊同步沿轮胎的径向运动。进一步地,胎面压辊包括摆动电缸、第一支撑架和胎面辊轮,摆动电缸通过第一支撑架安装在伸进支架上,胎面辊轮与摆动电缸的输出端连接;反包压辊包括摆转气缸、第二支撑架和反包辊轮,摆转气缸通过第二支撑架安装在伸进支架上,反包辊轮与摆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胎面压辊为两个,两个胎面压辊沿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反包压辊为两个,两个反包压辊沿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胎面压辊的两个第一支撑架和两个反包压辊的两个第二支撑架均通过分合机构设置在伸进支架上,分合机构包括:双向分合丝杆,双向分合丝杆可枢转地设置在伸进支架上;第一分合螺母和第二分合螺母,第一分合螺母和第二分合螺母均套设在双向分合丝杆上,双向分合丝杆转动以使第一分合螺母和第二分合螺母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分合电机,分合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分合丝杆驱动连接;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支撑架和一个第二支撑架通过一个分合支架与第一分合螺母连接,相对应的另一个第一支撑架和另一个第二支撑架通过另一个分合支架与第二分合螺母连接,分合电机驱动两个胎面压辊和两个反包压辊沿轮胎的轴向同步分合。进一步地,胎肩辅助压辊为两个,两个胎肩辅助压辊沿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胎肩辅助压辊包括:安装支座,安装支座与框架连接;第四气缸,第四气缸设置在安装支座上;胎肩辅助辊轮,胎肩辅助辊轮与第四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滚压方法,利用上述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轮胎滚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控制组合式压辊装置的胎面中心压辊和胎圈压辊伸出,同时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步骤S2,胎面中心压辊对轮胎进行滚压设定圈数后,控制组合式压辊装置的胎面压辊伸出,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步骤S3,胎圈压辊和胎面中心压辊依次完成滚压操作后缩回;步骤S4,控制组合式压辊装置的胎肩内侧压辊伸出,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步骤S5,胎肩内侧压辊完成滚压操作后缩回;步骤S6,控制组合式压辊装置的胎肩辅助压辊伸出,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步骤S7,胎肩辅助压辊完成滚压操作后缩回;步骤S8,控制胎面压辊摆转设定时间后停止;步骤S9,控制组合式压辊装置的反包压辊摆转设定时间后停止;步骤S10,控制胎面压辊和反包压辊同步退回。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增加了反包压辊和胎肩辅助压辊,与胎面中心压辊、胎肩内侧压辊、胎圈压辊和胎面压辊配合使用,有利于缩短滚压时间,从而有利于提升轮胎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组合式压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框架;20、胎面中心压辊;21、摆转支架;22、胎面中心辊轮;23、第二气缸;30、胎肩内侧压辊;31、固定支座;32、第一气缸;33、伸出支架;34、胎肩内侧辊轮;40、胎圈压辊;42、伸出丝杆;45、第三气缸;46、胎圈辊轮;50、胎面压辊;51、摆动电缸;52、第一支撑架;53、胎面辊轮;60、反包压辊;63、反包辊轮;70、胎肩辅助压辊;71、安装支座;72、第四气缸;73、胎肩辅助辊轮;80、伸进丝杆;90、伸进螺母;100、伸进支架;110、导向杆;120、分合机构;121、双向分合丝杆;122、分合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存在滚压时间长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压辊装置和轮胎滚压方法。如图1所示,组合式压辊装置,用于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包括框架10和沿高度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框架10上的多组压辊,其中,多组压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胎面中心压辊20、胎肩内侧压辊30、胎圈压辊40、胎面压辊50、反包压辊60和胎肩辅助压辊70。在本申请中,增加了反包压辊60和胎肩辅助压辊70,与胎面中心压辊20、胎肩内侧压辊30、胎圈压辊40和胎面压辊50配合使用,有利于缩短滚压时间,从而有利于提升轮胎的生产效率。如图1所示,胎肩内侧压辊30包括固定支座31、第一气缸32、伸出支架33和胎肩内侧辊轮34,固定支座31的第一端与框架10的顶部连接,固定支座31的第二端朝向框架10的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压辊装置,用于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沿高度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上的多组压辊,所述多组压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胎面中心压辊(20)、胎肩内侧压辊(30)、胎圈压辊(40)、胎面压辊(50)、反包压辊(60)和胎肩辅助压辊(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压辊装置,用于对轮胎进行滚压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沿高度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上的多组压辊,所述多组压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胎面中心压辊(20)、胎肩内侧压辊(30)、胎圈压辊(40)、胎面压辊(50)、反包压辊(60)和胎肩辅助压辊(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内侧压辊(30)包括:固定支座(31),所述固定支座(31)的第一端与所述框架(10)的顶部连接,所述固定支座(31)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框架(10)的靠近所述轮胎的一侧伸出;第一气缸(32),所述第一气缸(32)设置在所述固定支座(31)的第二端;伸出支架(33),所述伸出支架(33)与所述第一气缸(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胎肩内侧辊轮(34),所述胎肩内侧辊轮(34)与所述伸出支架(3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中心压辊(20)包括:摆转支架(21),所述摆转支架(21)与所述伸出支架(33)可枢转地连接;胎面中心辊轮(22),所述胎面中心辊轮(22)与所述摆转支架(21)连接;第二气缸(23),所述第二气缸(23)设置在所述伸出支架(33)上,所述第二气缸(23)的输出端与摆转支架(2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摆转支架(21)带动所述胎面中心辊轮(22)相对于所述伸出支架(33)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内侧压辊(30)为两个,两个所述胎肩内侧压辊(30)沿所述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摆转支架(21)可枢转地连接在两个所述胎肩内侧压辊(30)的两个所述伸出支架(3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气缸(23)的输出端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胎面中心辊轮(22)处于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二气缸(23)的输出端处于缩回状态时,两个所述胎肩内侧辊轮(34)处于工作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压辊(40)为两个,两个所述胎圈压辊(40)沿所述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胎圈压辊(40)包括: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与所述框架(10)连接;伸出丝杆(42),所述伸出丝杆(42)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支座上;伸出螺母,所述伸出螺母套设在所述伸出丝杆(42)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伸出螺母连接;第三气缸(45),所述第三气缸(45)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胎圈辊轮(46),所述胎圈辊轮(46)与所述第三气缸(45)的输出端连接;伸出电机,所述伸出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支座上,所述伸出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伸出丝杆(42)驱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压辊装置还包括:伸进丝杆(80),所述伸进丝杆(80)与所述框架(10)连接,并沿所述轮胎的径向延伸;伸进螺母(90),所述伸进螺母(90)套设在所述伸进丝杆(80)上;伸进支架(100),所述伸进支架(100)与所述伸进螺母(90)连接;伸进电机,所述伸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伸进丝杆(80)驱动连接;所述胎面压辊(50)和所述反包压辊(60)均设置在所述伸进支架(100)上,所述伸进电机驱动所述胎面压辊(50)和所述反包压辊(60)同步沿所述轮胎的径向运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守涛邹建国周福德贾海玲殷启恩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