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针封胶套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062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针封胶套,套装在阀针的外围,包括阀针封胶套本体和铜元件,阀针封胶套本体至少部分嵌设于分流板内,阀针封胶套本体包括贴合分流板的底端以及相对的顶端;铜元件设置于阀针封胶套本体的外围,并且铜元件的顶端与阀针封胶套本体的顶端齐平,铜元件的高度小于阀针封胶套本体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上述阀针封胶套的热流道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阀针封胶套本体外设置铜元件,利用铜元件优良的散热性能,阀针封胶套其能与阀针方便稳定的安装,有效密封,降低流道板传导给阀针套上面的温度、防止渗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拆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针封胶套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流道
,涉及阀针封胶套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阀针封胶套是所有针阀式系统上的一个重要封胶配件。现有阀针式注塑设备中的阀针和阀针套通常都是简单的圆孔配合,阀针与圆孔下端出口处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磨损,尤其是当阀针在注塑过程中承受不平衡的注塑压力时,这种磨损将更加剧烈,圆孔磨损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漏胶,影响注塑效果,且浪费材料。阀针封胶套的中间精密孔为阀针配合孔,顶端外部外螺纹为拆卸螺纹,侧边有一个销孔为止转孔,下端精密部位也是封胶重要的位置。此结构为防止系统漏胶、拆卸方便而设计,但依旧有漏胶和拆卸困难情况出现。目前采用的阀针套存在如下缺点:1、阀针封胶套是过盈公差配合并且是人力敲打安装,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胶,导致无法生产,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2、维修拆卸比较困难,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成本;3、热流道系统的热量传导可能导致漏胶现象。CN206937850U通过将其阀针封胶套的下端改成螺纹式连接且底部增加配合位达到封胶效果,螺纹连接具有紧固性使其更加牢固避免漏胶,但是并没有克服因为热流道系统热量传递可能带来的漏胶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针封胶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阀针封胶套的热流道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阀针封胶套,套装在阀针的外围,包括阀针封胶套本体和铜元件,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至少部分嵌设于分流板内,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包括贴合所述分流板的底端以及相对的顶端;所述铜元件设置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外围,并且所述铜元件的顶端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顶端齐平,所述铜元件的高度小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元件构造为圆筒状的铜套,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外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自顶端到底端依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所述铜套至少套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套的外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相等。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于所述封胶套本体的底端且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三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部分的外周面设置有密封螺纹,且通过所述密封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分流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元件构造为铜片,所述铜片具有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外周面相同的曲率,且贴覆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外周面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分流板,位于所述分流板上端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分流板下端与所述驱动装置位置对应的热咀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热咀的阀针,所述阀针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活塞,所述分流板和驱动装置之间设有水路板,所述阀针上套设有上述的阀针封胶套,所述阀针封胶套位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分流板的连接位置并固定于所述分流板上,所述铜元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水路板内。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封胶套的底部具有凸缘,所述分流板表面具有与凸缘形状相匹配的凹部,所述阀针封胶套通过凸缘嵌合于所述凹部内以使所述阀针封胶套在所述分流板上固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上述阀针封胶套的热流道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阀针封胶套本体外设置铜元件,利用铜元件优良的散热性能,阀针封胶套其能与阀针方便稳定的安装,有效密封,降低流道板传导给阀针套上面的温度、防止渗胶,且本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拆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实施例1中阀针封胶套的侧视图;图2是实施例2中阀针封胶套的侧视图;图3是具有实施例1中的阀针封胶套的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例表示为:1-阀针封胶套;11-阀针封胶套本体;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3-第三部分;12-铜元件;12a-铜元件;121-第一铜套;122-第二铜套;2-阀针;3-分流板;4-水路板;5-水管。具体实施例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阀针封胶套1,如图1和图3所示,套装在阀针2的外围,包括阀针封胶套本体11和铜元件12,阀针封胶套本体11至少部分嵌设于分流板3内,阀针封胶套本体11包括贴合分流板3的底端以及相对的顶端;铜元件12设置于阀针封胶套本体11的外围;通过这种设置方式,阀针封胶套其能与阀针方便稳定的安装,有效密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铜元件12构造为圆筒状的铜套,铜套套设于阀针封胶套本体11的外周面;并且铜套的顶端与阀针封胶套本体11的顶端齐平,铜套的高度小于阀针封胶套本体11的高度。利用铜元件优良的导热性能,可以有效降低流道板传导给阀针套上面的温度、防止渗胶。在本实施例中,阀针封胶套本体11自顶端到底端依次包括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和第三部分113,第二部分112的外径大于第一部分111的外径,第三部分113的外径大于第二部分112;第三部分113设置于封胶套本体11的底端且与第二部分112连接;铜套套设于第一部分111,且铜套的外径与第二部分112的外径相等。进一步地,第三部分113的外周面设置有密封螺纹,且通过密封螺纹连接固定于分流板3上。在其他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三部分113还设置有封胶面,封胶面设置于第三部分113外周面的密封螺纹的下方,且贴合分流板3的底端。在其他可实施的方式中,铜元件12也可以构造为铜片,铜片具有与阀针封胶套本体11的外周面相同的曲率,且贴覆于阀针封胶套本体11的外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针封胶套,套装在阀针的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针封胶套本体和铜元件,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至少部分嵌设于分流板内,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包括贴合所述分流板的底端以及相对的顶端;所述铜元件设置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外围,并且所述铜元件的顶端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顶端齐平,所述铜元件的高度小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针封胶套,套装在阀针的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针封胶套本体和铜元件,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至少部分嵌设于分流板内,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包括贴合所述分流板的底端以及相对的顶端;所述铜元件设置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外围,并且所述铜元件的顶端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顶端齐平,所述铜元件的高度小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元件构造为圆筒状的铜套,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的外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自顶端到底端依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所述铜套至少套设于所述第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的外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针封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封胶套本体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于所述封胶套本体的底端且与所述第二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象烈
申请(专利权)人: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