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直桩头钢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060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用于调直桩头钢筋的装置由固定架和吊耳所组成,调直头用于调直桩头钢筋。顶架的下端中部两侧对应设有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和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上端通过轴栓与顶架的下端中部轴接。两个调整架和固定架的下端通过两调距螺杆连成一体。上、下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一、第二矫正轮,调整架的内侧中部设第三矫正轮。提升杆用于提升调直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完成对桩头钢筋的调直,具有结构简单,省工省力,扳直效率高,保障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A Device for Straightening Reinforcement Bar at Pile Head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a device for straightening the reinforcing bar at the pile head,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ixing frame and a lifting lug, and the straightening head is used for straightening the reinforcing bar at the pile head. Two fixed frames with interval distance distribution and two adjusting frames with interval distance distribution are set on the lower and middle sides of the top frame. The upper end of the two adjusting racks with spacing distribution is ax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middle end of the top rack through the axle bolt. The lower ends of the two adjusting frames and fixing frames are connected together by two adjusting pitch screw rods. The first and second orthodontic wheels are axial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 part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wheelframes, and a third orthodontic wheel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adjusting frame. The lifting rod is used for lifting and straightening the head.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complete the straightening of the reinforcing bar at the pile head,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abor saving, high straightening efficiency, and good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调直桩头钢筋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调直桩头钢筋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桥梁施工中,桩基混凝土灌注完成后,为保证桩基施工质量,需要对桩头50~100cm的范围进行凿除。在桩头凿除过程中,无法保持桩头钢筋的原形笔直,受冲击力影响桩头钢筋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弯曲,而桩头钢筋需要和墩柱钢筋搭接,因此,为保证钢筋的搭接质量,桩头钢筋的调直工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般使用的钢筋调直方法有两种,一是火工加热矫正,是通过火焰加热作用,迫使钢筋反变形,这种方法虽然扳直效果较好,但会破坏钢筋的力学性能,同时这种方法还需要热源,作业难度较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效率较低;另一种方法是人工套钢管矫正,这种方法纯粹依靠人力将钢筋扳直,由于桩基主筋直径一般在25mm以上,人工扳直速度慢,且效率较低,往往扳直效果不理想。桩头钢筋的调直工序直接影响到后序工序的施工质量,可能导致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较低,影响桥梁结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调直桩头钢筋的装置,能快速完成对桩头钢筋的调直,具有结构简单,省工省力,扳直效率高,保障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为此,本技术由固定架和吊耳所组成,其中:调直头:用于调直桩头钢筋。顶架的上端中部两侧设有吊耳,顶架的下端中部两侧对应设有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和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上端通过轴栓与顶架的下端中部轴接。两个调整架和固定架的下端通过两调距螺杆连成一体。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内侧的上、下端对应设有轮架。上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一矫正轮,下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二矫正轮。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的内侧中部对应设有轮架,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三矫正轮。第三矫正轮设在第一、第二矫正轮之间。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的轮周面为凹槽面,通过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凹槽面的线为直线。提升杆:用于提升调直头。杠杆的前部与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支点轴轴接,支撑杆的下端设有底座,杠杆的前端设提升环,调直头的吊耳通过钢筋连接提升环。所述的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的轮径相同。所述的位于支撑杆前端的杠杆长度与位于支撑杆后端的杠杆长度比为1∶3~5。所述的杠杆的后端设手柄。上述结构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能快速完成对桩头钢筋的调直,具有结构简单,省工省力,扳直效率高,保障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原材料易取,制作方便,可重复使用。(2)本技术使三个凹槽轮上、下运动对钢筋进行扳直,在不会破坏对桩头钢筋的力学性能的同时,也能保证桩头钢筋较好的调直效果。(3)本技术的两个调整架采用可开合的形式,对于不同弯曲程度的钢筋都能适应,都能快速将桩头钢筋夹紧,适用性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调直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调直桩头钢筋的装置由固定架和吊耳所组成,其中:调直头用于调直桩头砼12的桩头钢筋15。顶架1的上端中部两侧设有吊耳2。顶架的下端中部两侧对应设有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11和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6。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上端通过轴栓4与顶架的下端中部轴接。两个调整架和固定架的下端通过两调距螺杆7连成一体,即两个调整架和固定架的下端设供两调距螺杆穿过的对应通孔,两调距螺杆的前端穿过对应的通孔后,再用两螺母9固定,以方便快速将桩头钢筋夹紧和调整两个调整架和固定架的间距,即调整第一、第二矫正轮与第三矫正轮的间距。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内侧的上、下端对应设有轮架21。上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8轴接第一矫正轮3,下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二矫正轮10。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的内侧中部对应设有轮架,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三矫正轮5。第三矫正轮设在第一、第二矫正轮之间。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的轮周面为凹槽面,即: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均为凹轮。通过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凹槽面的线为直线。如图3所示,提升杆用于提升调直头。杠杆18的前部与支撑杆17的上端通过支点轴16轴接。支撑杆的下端设有底座20,用于稳定支撑杆,杠杆的前端设提升环14,调直头的吊耳通过数根钢筋13连接提升环。所述的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的轮径相同。所述的位于支撑杆前端的杠杆长度与位于支撑杆后端的杠杆长度比为1∶3~5。所述的杠杆的后端设手柄19,以方便手握持。使用时,将固定两调距螺杆的螺母拧下,两个调整架即形成可开合的形式,将调直头置在桩头钢筋的下端,将第一、第二矫正轮的凹槽顶压桩头钢的一侧面后,再合上两个调整架,使第三矫正轮的凹槽亦顶压桩头钢筋的另一侧面后,将固定两调距螺杆连接两个调整架和固定架的下端,将固定两调距螺杆的螺母拧紧。将调直头的吊耳通过数根钢筋连接提升环后,操作人员上、下压动杠杆的后部手柄,即可通过杠杆原理省力带动调直头在桩头钢筋上亦上、下移动,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对桩头钢筋进行扳直,在不会破坏对桩头钢筋的力学性能的同时,也能保证桩头钢筋较好的调直效果。总之,本技术能快速完成对桩头钢筋的调直,具有结构简单,省工省力,扳直效率高,保障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调直桩头钢筋的装置,由固定架和吊耳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调直头:用于调直桩头钢筋,顶架的上端中部两侧设有吊耳,顶架的下端中部两侧对应设有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和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上端通过轴栓与顶架的下端中部轴接,两个调整架和固定架的下端通过两调距螺杆连成一体,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内侧的上、下端对应设有轮架,上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一矫正轮,下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二矫正轮,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的内侧中部对应设有轮架,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三矫正轮,第三矫正轮设在第一、第二矫正轮之间,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的轮周面为凹槽面,通过第一、第二矫正轮和第三矫正轮凹槽面的线为直线;提升杆:用于提升调直头,杠杆的前部与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支点轴轴接,支撑杆的下端设有底座,杠杆的前端设提升环,调直头的吊耳通过钢筋连接提升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调直桩头钢筋的装置,由固定架和吊耳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调直头:用于调直桩头钢筋,顶架的上端中部两侧设有吊耳,顶架的下端中部两侧对应设有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和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上端通过轴栓与顶架的下端中部轴接,两个调整架和固定架的下端通过两调距螺杆连成一体,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固定架内侧的上、下端对应设有轮架,上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一矫正轮,下端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二矫正轮,两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调整架的内侧中部对应设有轮架,两轮架前部之间通过轮轴轴接第三矫正轮,第三矫正轮设在第一、第二矫正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鸿杰赵远华于建郭恒马恒冲刘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