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37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内设有承重轴,承重轴的两端固定在反应釜本体的内侧两端;承重轴上套接设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反应釜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反应釜本体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搅拌轴连接;第三驱动装置与第二搅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将搅拌轴由一个整体、单侧传动改为两部分、两侧传动,整个装置能够在不抽出搅拌轴、不倾斜反应釜进行物料生产,同时能够提供高捏合力,提升产品质量,节约工时,能降低生产强度、规避生产操作风险。

A Reactor for Anode Material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ction kettl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kettle body, in which a load-bearing shaft is arrange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load-bearing shaft are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the load-bearing shaft is sleeved with a first stirring shaft and a second stirring shaft; the reaction kettle also comprises a first driving device, a second driving device and a third driving device;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and the third driving device are arranged in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The reactor body is connected; the second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tirring shaft; and the third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tirr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ction kettl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which changes the stirring shaft from an integral, unilateral transmission to two parts and two sides transmission. The whole device can produce materials without pulling out the stirring shaft and tilting the reaction kettle.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can provide high kneading force,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save working hours, reduce production intensity and avoid production operation ris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粉体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加热捏合造粒对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改性手段。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造粒设备主要分为立式反应釜与卧式反应釜两大类。立式釜包含搅拌釜、冷却釜、冷却水塔、气体交换装置、上料装置等多个结构组成,对厂房高度要求大,设备装配、维护难度大。卧式釜主要为加热釜体、内部搅拌装置及外部气路、水路,占地面积小,安装难度系数小,搅拌力度更大,特别是对于比重较大的原材料加工能力较高,缺点在于设备笨重,搅拌轴为一个整体,釜体内部物料始终只能朝一个方向运转,在上下料的过程中,加热釜体需要整体偏转,清理釜体时搅拌轴需要移出加热釜体,操作难度较高。二者的原理都是在于加热釜内的物料,实现物料的热活化,并通过施加一定的机械力让粉体颗粒表面之间接触、互相融合,最终成为所需要的二次颗粒结构的产品。其中卧式反应釜通过水平方向的转动,利用搅拌轴与反应釜壁之间的剪切力实现了物料的均匀混合,同时其生产过程的气密性好,生产的物料质量水平稳定,颗粒结构紧密,相对于立式反应釜而言是锂离子负极材料较好的生产加工设备。现有的卧式反应釜中的搅拌轴均为一个整体,单侧传动。另外,卧式反应釜体积大,设备笨重,在生产过程中,上下物料较为困难,特别是在下料的过程中,需要将搅拌轴从反应釜中抽出,再将反应釜倾斜下料,由于反应釜倾斜角度有限、物料热度较高,在人为清理反应釜内壁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人员的烫伤以及物料的滞留,从而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操作风险、降低了生产效率。CN201510710724.X公开了一种卧式反应釜,包括卧式反应釜的釜体,釜体内水平设有驱动主轴,驱动主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釜体内的主轴上设有至少两个螺带式搅拌器,两个螺带式搅拌器轴向反向安装,两个螺带式搅拌器之间形成剪切腔;螺带式搅拌器包括内螺带和外螺带,内螺带中心线沿着以驱动主轴为中心线的圆柱螺旋线绕制而成。该专利公开的反应釜仅设置一个驱动电机,捏合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将搅拌轴由一个整体、单侧传动改为左右两部分、两侧传动,使整个装置能够在不抽出搅拌轴、不倾斜反应釜主体的情况下进行物料生产,同时能够提供高捏合力,提升产品质量,节约工时,降低了生产强度、规避了生产操作风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有承重轴,所述承重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两端;所述承重轴上套接设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反应釜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反应釜本体连接,用于驱动反应釜本体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搅拌轴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第二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搅拌轴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围成的反应腔呈椭圆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以椭圆形反应腔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轴呈轴对称设置,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的高度分别由纵向中心线往其所在一端的端部递减。进一步地,所述承重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间均设置有滚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反应釜本体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传动杆带动第一搅拌轴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通过第三传动杆带动第二搅拌轴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分别连接至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外侧设置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包括外壳,热电阻、传热管道、加热介质、保温介质和温控组件;所述加热介质、热电阻、温控组件三者之间相互连接;所述传热管道与所述加热介质连接;所述外壳为金属铸件。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设置有上料口;所述上料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下料口中间部分向下呈凹型,所述上料口中间部分与所述下料口中间部分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接口,通过接口与其他外部设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设置有两个搅拌轴,两个搅拌轴与不同的驱动装置连接,将搅拌轴由一个整体、单侧传动改为左右两部分、两侧传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控制第一搅拌轴运转,第三驱动装置控制第二搅拌轴运转,调节搅拌轴运行方向,实现物料的背向运动,使反应釜本体内物料往反应釜本体内壁及其两边挤压捏合,从而实现物料的有效整合;反应结束后,通过调节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运转方向,实现物料的对向运动,使反应釜本体内物料由反应釜本体两端向其中间下料口方向流转,从而实现高效快速的排出物料;反应釜本体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实现驱动反应釜本体整体运转;由于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独立运转,另外,反应釜本体也可实现运转,在反应釜本体内捏合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实现高于单一驱动装置控制的捏合力,以及提供反应物料较好的流动性,从而达到物料的高效混合,防止其反应过程中滞留在釜内,从而影响产品的均一性,特别是在排出物料阶段,高速流转的物料能够对釜壁及桨叶进行冲刷,实现物料的有效排出,提升了收率,降低了工人清釜的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滚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搅拌轴示意图。附图标记:1反应釜本体、2第一驱动装置、3承重轴、4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6第一搅拌叶片、7第二搅拌叶片、8第二驱动装置、9第三驱动装置、10下料口、11上料口、12第二阀门、13第一阀门、14滚珠、15第一传动杆、16接口、17第二传动杆、18第三传动杆、19加热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内部呈椭圆形,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设有承重轴3,所述承重轴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侧两端;所述承重轴3上套接设有第一搅拌轴4和第二搅拌轴5;反应釜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8和第三驱动装置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与所述反应釜本体1连接,用于驱动反应釜本体1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与第一搅拌轴4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搅拌轴4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9与第二搅拌轴5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搅拌轴5运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均为交流电机。具体地,所述第一搅拌轴4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6;所述第二搅拌轴5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7。具体地,所述反应釜本体1围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有承重轴,所述承重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两端;所述承重轴上套接设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反应釜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反应釜本体连接,用于驱动反应釜本体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搅拌轴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第二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搅拌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有承重轴,所述承重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侧两端;所述承重轴上套接设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反应釜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反应釜本体连接,用于驱动反应釜本体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搅拌轴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第二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搅拌轴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围成的反应腔呈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以椭圆形反应腔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轴呈轴对称设置,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的高度分别由纵向中心线往其所在一端的端部递减。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反应釜本体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欢张言齐士博陈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