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025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包括输送管组件、多根平行设置的打捞管、电动隔膜泵;所述输送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连接管、多根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的管壁和第二管体的管壁贯通连接;所述打捞管为设有通孔的管体,所述打捞管设置在输送管组件的下面,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的管壁和打捞管的管壁贯通连接;所述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输送管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萃取车间澄清室移动,打捞的范围广;打捞过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操作简单。

A fishing device for flocculants produced in extraction proce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shing device for flocculants produced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onveyor pipe assembly,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fishing pipes and an electric diaphragm pump; the conveyor pipe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pipe body, a second pipe body,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connecting pipes, the first pipe body is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second pipe bod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pipe wall of the first pipe body and the pipe wall of the second pipe body. The fishing pipe is arranged below the conveyor pipe assembly,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ipe wall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pipe wall of the fishing pipe respectively, and the feed port of the electric diaphragm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yor pipe assembly through the third connect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moved in the clarification chamber of the extraction workshop, and the scope of salvage is wide. The salvage process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
本技术属于萃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提纯金属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因溶液中含有固体悬浮物、萃取前后溶液pH值变化、萃取过程生成萃合物等原因在有机相和水相之间形成大量絮凝物。若对其不及时处理,不仅延长萃取过程分相时间,影响产品质量,而且消耗大量萃取剂,增加生产成本。现有打捞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方法较多,如在萃取车间澄清室溢流堰安装自动泵吸系统打捞絮凝物,但该法仅能打捞有机相溢流堰处絮凝物,打捞区域有限;或者利用钢丝软管进行人工打捞,但该法由于钢丝软管管口与第三相接触面积小,且常常将萃余液和有机相一同打捞,三相打捞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输送管组件、多根平行设置的打捞管、电动隔膜泵;所述输送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连接管、多根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的管壁和第二管体的管壁贯通连接;所述打捞管为设有通孔的管体,所述打捞管设置在输送管组件的下面,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的管壁和打捞管的管壁贯通连接;所述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输送管组件连接。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与第一管体的任意一端或第二管体的任意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其它端和第二管体的其它端均封闭。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和第二管体的两端均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与第一个管体的任意一端或第二管体的任意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第一连接管形成“工”形结构。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面设有浮力装置,所述浮力装置为环形管体。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隔膜泵的出料口与絮凝物储槽的进料口通过第四连接管连接。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管的直径为30~50mm,打捞管上通孔的直径为30~50mm,通孔间的间距为300~500mm。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直径均为100~200mm。根据上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为钢丝软管,所述钢丝软管的直径为100~220mm。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本技术用于萃取车间澄清室打捞絮凝物,不影响萃取运行情况,捞出的絮凝物夹杂的水相和有机相较少;打捞管与絮凝物的接触面积大,打捞效率高;本技术可在萃取车间澄清室移动,打捞的范围广;打捞过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送管组件和打捞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输送管组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打捞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浮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包括输送管组件、多根平行设置的打捞管1、电动隔膜泵2、絮凝物储槽10;输送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3、第二管体4、第一连接管5、多根第二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的数量与打捞管的数量对应,第一管体3与第二管体4平行设置,第一连接管5为水平管,第一连接管5的一端与第一管体3的管壁贯通连接,第一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第二管体4的管壁贯通连接,第一管体3、第二管体4以及第一连接管5形成“工”形结构;打捞管1为管壁上设有通孔7的管体,打捞管的两端封闭,打捞管设置在输送管组件的下面,第二连接管6为竖直管,第二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门9(球阀),第二连接管6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5的管壁贯通连接,第二连接管6的下端与打捞管1的管壁贯通连接,优选,第二连接管6的下端与打捞管1的中部管壁贯通连接;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管8与输送管组件连接;电动隔膜泵的出料口与絮凝物储槽10的进料口通过第四连接管11连接,第四连接管为耐有机相腐蚀的管道,材质为不锈钢、PVC、PP或PE;第一连接管5的下面设有浮力装置12,用于提供浮力,浮力装置为密封的中空环形管体,优选圆环形,管体材质为塑料,管体材质为PVC、PP或PE,管体直径为0~500mm。电动隔膜泵2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管8与输送管组件连接的结构可以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管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第二管体的两端均封闭,第一管体开放的一端与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并连通;或者,第一管体的两端均封闭,第二管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第二管体开放的一端与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并连通;或者,第一管体的两端和第二管体的两端均设有控制阀门13(球阀),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与第一管体的任意一端连接并连通;或者,第一管体的两端和第二管体的两端均设有控制阀门,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与第二管体的任意一端连接并连通。电动隔膜泵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打捞管的直径为30~50mm,打捞管上通孔的直径为30~50mm,通孔间的间距为300~500mm;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直径均为100~200mm;第三连接管为钢丝软管,钢丝软管的直径为100~220mm。钢丝软管材质为PVC、PP或PE,打捞管、第二连接管、输送管组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电动隔膜泵(生产厂家:上海上诚泵阀制造有限公司,型号:DBY-50/2.2kw-4级电机)实施过程中,测量萃取车间澄清室中絮凝物的位置,打开第二连接管6上的球阀,调节打捞管1的位置,将打捞管置于澄清室有机相与水相之间的絮凝物中,用绳子或钢丝将输送管组件固定在澄清室内,将电动隔膜泵与电源连通,开启电动隔膜泵,澄清室中的絮凝物会自动被打捞到絮凝物储槽中。实施过程中,采用1个电动隔膜泵时,仅打开电动隔膜泵与输送管组件相连接处的球阀,其余球阀关闭;采用4个电动隔膜泵时,其中两个电动隔膜泵分别与输送管组件的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另外两个电动隔膜泵分别与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将第一管体两端的球阀和第二管体两端的球阀均开启,同时开启四个电动隔膜泵进行打捞;采用2台电动隔膜泵与输送管组件相连接时,则打开电动隔膜泵与输送管组件相连接处的2个球阀,另外2个球阀关闭;采用3台电动隔膜泵与输送管组件相连接时,则打开电动隔膜泵与输送管组件相连接处的3个球阀,另外1个球阀关闭。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输送管组件、多根平行设置的打捞管、电动隔膜泵;所述输送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连接管、多根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的管壁和第二管体的管壁贯通连接;所述打捞管为设有通孔的管体,所述打捞管设置在输送管组件的下面,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的管壁和打捞管的管壁贯通连接;所述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输送管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输送管组件、多根平行设置的打捞管、电动隔膜泵;所述输送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连接管、多根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的管壁和第二管体的管壁贯通连接;所述打捞管为设有通孔的管体,所述打捞管设置在输送管组件的下面,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的管壁和打捞管的管壁贯通连接;所述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输送管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与第一管体的任意一端或第二管体的任意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其它端和第二管体的其它端均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和第二管体的两端均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电动隔膜泵的进料口与第一个管体的任意一端或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姚刚刘俊康谢添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