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政浩专利>正文

一种U型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230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型滑板,包括踏板,踏板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底座,两个底座的侧壁上均开有环槽,环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环,转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远离转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轮,转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远离转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轴,踏板的底部两侧均开有收纳槽,两个收纳槽的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远离收纳槽的一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转球,收纳槽的两侧均开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身体扭动,使得定向轮和两个转向轮与地面产生摩擦力,带动该装置前进,从而能够强健人的腰部力量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健身作用明显。

A U-shaped skatebo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type sliding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pedal, with a base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pedal, a ring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pedal, a rotating ring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rotation of the ring groove, a bracket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ing, a steering wheel connected by rotation at one end of the bracket away from the ring ring ring ring, a finite rod fixed at the outer wall of the ring ring ring ring, and a limit rod far away from the ring ring ring ring. Rotary connection of the finite position shaft, the bottom of the pedal is provided with receiving grooves, the interior of the two receiving grooves is connected with rotating rods through rotating axles, the end of the rotating rod far from the receiving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rotating balls through rotating connection blocks,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receiving groove are provided with sliding grooves. The utility model generates friction between the directional wheel and two steering wheels and the ground through torsion of the body, and drives the rotating ball. The device advances, so that the waist strength of a strong person can exercise the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of the body, and the fitness effect is obvi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滑板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为一种U型滑板。
技术介绍
滑板作为一款现代运动产品,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传统的滑板结构,每一块踏板加四个滚轮,滑行时需要一只脚踩在滑板上,另一只脚蹬地,驱动滑板前进,前进时再将两脚同时踏在滑板上,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稳定性和安全性都相对较差,现有蛇形板结构为两个踏板且每个踏板下加装一个轮子,由于每个踏板下只有一个轮子稳定性较差,且舌板需要使用者侧身操作使之前进,无法对身后情况进行观察。现有的滑板主要以锻炼下体肌肉的目的为主,如现有的剪型滑板通过双腿的来回摆动从而实现滑板的进行动作,主要的锻炼部位是腿部,缺乏对腰部等其他部位肌肉锻炼的功能,而且很多滑板的操作难度高、动作复杂、移动速度快,不适合儿童、女生及老年人以健身为目的的需求,另外在健身房或者公园进行运动健身虽然可以锻炼身体各个部位,但是始终处于环境不动的情况缺乏运动的趣味性。为此,提供一种U型滑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滑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型滑板,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形状为U型,且U型的开口与行进方向一致,且所述踏板的底部设有两个转向轮和一个定向轮,且所述两个转向轮对称的位于踏板底部前端两侧,定向轮位于踏板底部后端中间位置,且两个转向轮和一个定向轮的位置点连线呈等边三角形,所述踏板的顶面设有两个踩踏区,所述踩踏区位于等边三角形范围内,所述定向轮滚动方向与U型的开口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踏板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底座,两个底座的侧壁上均开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转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轮,所述转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转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槽开在弧形块的内部,两个弧形块均固定连接在踏板的底部两侧;所述踏板的底部两侧均开有收纳槽,两个收纳槽的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收纳槽的一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转球,所述收纳槽的两侧均开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弹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槽的内部,所述转槽开在转动杆的内部,两个转动杆的侧壁上均活动卡接有两个卡块,所述两个卡块转动连接在收纳槽的两侧位于踏板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提带,所述提带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贯穿踏板的侧壁并延伸至滑腔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滑腔开在踏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提带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滑腔的侧壁相互连接。优选的,两个弧形块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块,所述两个调节块的内部均开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通过第三弹簧滑动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两侧均贯穿空腔的侧壁并延伸至调节块的外部,所述拉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一端贯穿空腔的侧壁并延伸至调节块的外部并活动卡接在孔槽的内部,多个孔槽开在弧形块的外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上表面开有两个垫槽,两个垫槽的内部均设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踏板的宽度为40cm至55cm。优选的,所述踏板的离地高度为10至15cm。优选的,所述转动杆撑开后转球的离地高度为3至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身体扭动,使得定向轮和两个转向轮与地面产生摩擦力,带动该装置前进,从而能够强健人的腰部力量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锻炼全身肌肉健身作用明显,由于该装置通过自身扭动来前进,操作便捷速度适中运动幅度小,因此适合儿童、女生和老人操作,通过垫槽内部设有的防滑垫,可以避免练习者使用该装置时因板面平滑而摔倒,从而减少了练习者摔伤情况的发生,通过限位槽、限位轴与限位杆等限位结构,使两个转向轮的转动幅度最大为180度,防止使用者操作时两个转向轮的转动角度大于180度时行进方向发生改变而不好控制,在该装置的边缘有踩空区,踩空区的底部设有可收缩的支撑结构,不熟悉的使用者可将支撑结构打开,便于拐弯时底部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该装置的拐弯操作难度减小,娴熟的使用者可以将支撑装置收到收纳槽的内部,利用踩空区完成一些高难度特技动作,而且通过设有的提带便于携带该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I;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II;图3为本技术的转环与环槽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与支架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转动杆与支撑杆连接处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提带处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转动杆闭合时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踏板,2、底座,3、环槽,4、转环,5、支架,6、转向轮,7、限位杆,8、限位轴,9、弧形块,10、限位槽,11、收纳槽,12、转动杆,13、连接块,14、转球,15、转槽,16、支撑杆,17、第一滑块,18、滑槽,19、第一弹簧,20、卡块,21、固定块,22、提带,23、滑腔,24、第二滑块,25、第二弹簧,26、调节块,27、空腔,28、拉块,29、第三弹簧,30、卡柱,31、孔槽,32、定向轮,33、垫槽,34、防滑垫,35、踩踏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U型滑板,包括踏板1,所述踏板1的形状为U型,且U型的开口与行进方向一致,从外观即可观察到行进的方向,相比圆形减轻重量便于携带,同时U型的形状中间为空洞无法踩踏,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使用者双脚分开站在U型的两侧,且所述踏板1的底部设有两个转向轮6和一个定向轮32,且所述两个转向轮6对称的位于踏板1底部前端两侧,转向轮6是活动安装在踏板1底部本身可以滚动并且可以水平方向摆动,定向轮32位于踏板1底部后端中间位置,定向轮32无法水平方向摆动,滚动方向固定,且两个转向轮6和一个定向轮3的位置点连线呈等边三角形,所述踏板1的顶面设有两个踩踏区35,所述踩踏区35位于等边三角形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踩踏是稳定的,滑板不会发生侧翻,等边三角形之外的区域为踩空区,对踩空区进行施力,会让踏板1侧翻,当然熟练者可利用这个特性完成一些特技动作,所述定向轮32滚动方向与U型的开口方向一致,扭动过程中两个转向轮6会随着踏板1的左右摆动来回摆动,由于定向轮32的滚动方向不可变化与U型的开口方向一致,所以在定向轮32的作用下会将两个转向轮6左右的摆动转化为踏板1向前运动。具体的,所述踏板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底座2,两个底座2的侧壁上均开有环槽3,所述环槽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环4,转环4带着相对应的转向轮6转动,从而在使用者的扭动作用下让转环4连接的转向轮6进行摆动,所述转环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远离转环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轮6,使用者站在踏板1上,通过扭动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滑板,包括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的形状为U型,且U型的开口与行进方向一致,且所述踏板(1)的底部设有两个转向轮(6)和一个定向轮(32),且所述两个转向轮(6)对称的位于踏板(1)底部前端两侧,定向轮(32)位于踏板(1)底部后端中间位置,且两个转向轮(6)和一个定向轮(32)的位置点连线呈等边三角形,所述踏板(1)的顶面设有两个踩踏区(35),所述踩踏区(35)位于等边三角形范围内,所述定向轮(32)滚动方向与U型的开口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滑板,包括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的形状为U型,且U型的开口与行进方向一致,且所述踏板(1)的底部设有两个转向轮(6)和一个定向轮(32),且所述两个转向轮(6)对称的位于踏板(1)底部前端两侧,定向轮(32)位于踏板(1)底部后端中间位置,且两个转向轮(6)和一个定向轮(32)的位置点连线呈等边三角形,所述踏板(1)的顶面设有两个踩踏区(35),所述踩踏区(35)位于等边三角形范围内,所述定向轮(32)滚动方向与U型的开口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底座(2),两个底座(2)的侧壁上均开有环槽(3),所述环槽(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环(4),所述转环(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远离转环(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轮(6),所述转环(4)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远离转环(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轴(8),所述限位轴(8)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0)的内部,所述限位槽(10)开在弧形块(9)的内部,两个弧形块(9)均固定连接在踏板(1)的底部两侧;所述踏板(1)的底部两侧均开有收纳槽(11),两个收纳槽(11)的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远离收纳槽(11)的一端通过连接块(13)转动连接有转球(14),所述收纳槽(11)的两侧均开有滑槽(18),两个滑槽(18)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弹簧(19)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7),两个第一滑块(17)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远离第一滑块(1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槽(15)的内部,所述转槽(15)开在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浩
申请(专利权)人:陈政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