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18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6:51
本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包括承载管、面罩、雾化头、导气管、导流管,其中承载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上端面与面罩间相互连接,末端面设密封堵头,雾化头嵌于承载管内并与承载管内表面滑动连接,雾化头包括承载基体、导向杆及密封环,导气管、导流管末端均位于通过密封堵头位于承载管外部。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提高雾化作业的灵活性便捷性,可与多种设备雾化设备及药剂产品进行配套运行使用,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雾化是液滴直径的均匀性和雾化液滴产生的效率,并可对液滴直径起到良好的调节能力。

A disposable airflow atomizer

The new type relates to a disposable airflow atomizer,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tube, a mask, an atomizing head, a guide pipe and a guide pipe. The bearing tube is a hollow tubular structure, and the upper end 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sk. The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plug. The atomizing head is embedded in the bearing tube and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tube. The atomizing head includes a bearing base, a guide rod and a sealing ring. The ends of the pipes and diversion pipes are located outside the bearing pipe through the sealing plug. On the one hand, the new typ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 of atomization operation, and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variety of equipment atomization equipment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droplet diameter and the efficiency of droplet generation, and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regulating droplet dia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医疗救助等活动中,尤其时呼吸道疾病,经常需要将药液雾化后由患者直接随气流吸入到呼吸道内,以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而当前所只用的这类一次性雾化设备往往结构相对复杂且固定,一方面严重影响了雾化设备与不同辅助设备、药剂间的通用性,另一方面也无法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雾化后液滴直径和液滴产生效率,同时当前的雾化设备也存在制备液滴的直径均匀性差的缺陷,从而严重影响雾化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一次性雾化器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提高雾化作业的灵活性便捷性,可与多种设备雾化设备及药剂产品进行配套运行使用,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雾化是液滴直径的均匀性和雾化液滴产生的效率,并可对液滴直径起到良好的调节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包括承载管、面罩、雾化头、导气管、导流管,其中承载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上端面与面罩间相互连接,末端面设密封堵头,雾化头嵌于承载管内并与承载管内表面滑动连接,雾化头包括承载基体、导向杆及密封环,其中承载基体外侧面设至少两条密封环,并与密封环同轴分布,承载基体通过密封环与承载管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承载基体末端与导向杆相互连接,导向杆与承载基体和承载管轴线平行分布,且导向杆末端通过密封堵头位于承载管外,承载基体内设雾化腔,雾化腔与承载基体同轴分布,承载基体上端面均布若干导流口,且各导流口轴线与承载管轴线平行分布,承载基体下端面一个排液口和至少四个排气口,其中排液口与雾化腔同轴分布,排气口环绕排液口均布,且排气口轴线与排液口轴线呈0°—60°夹角,导流口、排液口和排气口均与雾化腔相互连通,排液口与导流管前端连通,排气口与导气管前端相互连通,导气管、导流管末端均位于通过密封堵头位于承载管外部。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管和面罩间通过柔性软管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雾化腔内侧壁上均布若干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环绕雾化腔轴线呈螺旋状均布。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环对应的承载基体外表面设承载槽,所述的承载槽深度为密封环厚度的2/3—3/4。进一步的,所述的雾化腔底部对应的承载基体表面设倒置等腰梯形的凹槽结构,且所述的排液口位于槽底位置,排气口位于槽壁位置,且所述的排气口上端面高出排液口上端面0—5毫米。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提高雾化作业的灵活性便捷性,可与多种设备雾化设备及药剂产品进行配套运行使用,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雾化是液滴直径的均匀性和雾化液滴产生的效率,并可对液滴直径起到良好的调节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包括承载管1、面罩2、雾化头3、导气管4、导流管5,其中承载管1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上端面与面罩2间相互连接,末端面设密封堵头6,雾化头3嵌于承载管1内并与承载管1内表面滑动连接,雾化头3包括承载基体31、导向杆32及密封环33,其中承载基体31外侧面设至少两条密封环33,并与密封环33同轴分布,承载基体31通过密封环33与承载管1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承载基体31末端与导向杆32相互连接,导向杆32与承载基体31和承载管1轴线平行分布,且导向杆32末端通过密封堵头6位于承载管1外,承载基体31内设雾化腔34,雾化腔34与承载基体31同轴分布,承载基体31上端面均布若干导流口35,且各导流口35轴线与承载管1轴线平行分布,承载基体31下端面一个排液口36和至少四个排气口37,其中排液口36与雾化腔34同轴分布,排气口36环绕排液口36均布,且排气口37轴线与排液口36轴线呈0°—60°夹角,导流口35、排液口36和排气口37均与雾化腔34相互连通,排液口36与导流管35前端连通,排气口37与导气管4前端相互连通,导气管4、导流管5末端均位于通过密封堵头6位于承载管1外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管1和面罩2间通过柔性软管7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腔34内侧壁上均布若干导流板8,所述的导流板8环绕雾化腔34轴线呈螺旋状均布。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环33对应的承载基体31外表面设承载槽9,所述的承载槽9深度为密封环33厚度的2/3—3/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腔34底部对应的承载基体31表面设倒置等腰梯形的凹槽结构,且所述的排液口36位于槽底位置,排气口37位于槽壁位置,且所述的排气口37上端面高出排液口36上端面0—5毫米。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根据使用需要对承载管、面罩、雾化头、导气管、导流管进行组装,然后将导流管通过输送泵与药液连通,将导气管通过增压泵与空气或氧气设备连通,最后将面罩定位在患者口腔和鼻腔位置处即可。在进行雾化时,药液和空气经过增压后通过导流管和导气管输送到雾化头处,并通过雾化头的排液口输送到雾化腔内,药液在高压气流作用下进行雾化,然后雾化后的液滴在气流作用下通过承载罐输送到面罩,供患者通过呼吸作用吸收。在进行雾化作业时,一方面可通过导向杆调整承载基体在承载管内的位置,通过调整承载管容积和气路长度达到对雾化气流速度和压力调整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导气管和导液管内气体与药液间的混合比例和压力,可有效达到对雾化液滴直径调整和雾化效率调整的目的。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提高雾化作业的灵活性便捷性,可与多种设备雾化设备及药剂产品进行配套运行使用,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雾化是液滴直径的均匀性和雾化液滴产生的效率,并可对液滴直径起到良好的调节能力。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包括承载管、面罩、雾化头、导气管、导流管,其中所述的承载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上端面与面罩间相互连接,末端面设密封堵头,所述的雾化头嵌于承载管内并与承载管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的雾化头包括承载基体、导向杆及密封环,其中所述的承载基体外侧面设至少两条密封环,并与密封环同轴分布,所述的承载基体通过密封环与承载管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承载基体末端与导向杆相互连接,所述的导向杆与承载基体和承载管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的导向杆末端通过密封堵头位于承载管外,所述的承载基体内设雾化腔,所述的雾化腔与承载基体同轴分布,所述的承载基体上端面均布若干导流口,且各导流口轴线与承载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承载基体下端面一个排液口和至少四个排气口,其中所述的排液口与雾化腔同轴分布,所述的排气口环绕排液口均布,且所述的排气口轴线与排液口轴线呈0°—60°夹角,所述的导流口、排液口和排气口均与雾化腔相互连通,所述的排液口与导流管前端连通,所述的排气口与导气管前端相互连通,所述的导气管、导流管末端均位于通过密封堵头位于承载管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包括承载管、面罩、雾化头、导气管、导流管,其中所述的承载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上端面与面罩间相互连接,末端面设密封堵头,所述的雾化头嵌于承载管内并与承载管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的雾化头包括承载基体、导向杆及密封环,其中所述的承载基体外侧面设至少两条密封环,并与密封环同轴分布,所述的承载基体通过密封环与承载管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承载基体末端与导向杆相互连接,所述的导向杆与承载基体和承载管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的导向杆末端通过密封堵头位于承载管外,所述的承载基体内设雾化腔,所述的雾化腔与承载基体同轴分布,所述的承载基体上端面均布若干导流口,且各导流口轴线与承载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承载基体下端面一个排液口和至少四个排气口,其中所述的排液口与雾化腔同轴分布,所述的排气口环绕排液口均布,且所述的排气口轴线与排液口轴线呈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亿信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