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铁民专利>正文

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09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气垫a和下气垫b在充满气状态下为三角形,上气垫a和下气垫b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上方铺有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均设有充放气连接管道口,述充放气连接管道口上连接有控气管,控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控气装置,所述控气装置安装在床板下端,控气装置内部装有控制板和充放气泵,通过对上气垫a、下气垫b气垫三角形的充放气设计来达到左右翻身的目的,可以实现快速交换侧翻身,并更好地避免充气泵频繁使用而出现的各类故障。

Intelligent anti-pressure sore mattr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anti-pressure sore air cushion mattress, which consists of a wavy flat air cushion, an upper air cushion a and a lower air cushion B. The upper air cushion a and a lower air cushion B are triangular in full air state. The upper air cushion a and a lower air cushion B are stacked together to form a square. The upper air cushion a is covered with a wavy flat air cushion, and the slope between the upper air cushion a and the lower air cushion B is fixed, and the wavy flat air cushion a and B are arranged The lower air cushion B is equipped with an air-filling connection pipe opening, the air-filling connection pipe opening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gas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trol gas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controlling device. The air-controlling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bed plate. The air-controlling device is internally equipped with a control plate and an air-filling pump. Through the air-filling and air-discharging design of the triangular shape of the upper air cushion a and the lower air cushion b, the purpose of turning over from left to right can be achieved Speed switching rollover, and better avoid all kinds of faults caused by frequent use of inflatable pu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危重、意识不清或自身活动障碍病人(偏瘫、截瘫、长期卧床等病人)的治疗床,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
技术介绍
很多人由于活动障碍或病情等原因,需长时间卧床。医院和家庭为防止压疮的发生,需定时为其翻身。这对医院而言,需要投入大量的护理人力、精力和物力;对家庭而言,需要人专门护理且不能远离左右。可以说翻身成本大,若翻身不及时会极大增加压疮发生可能,而夜间翻身则会打扰患者休息。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可通过电脑控制,自动翻身的气垫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医院现有气垫床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脑控制,按设定程序能定期翻身的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气垫床垫含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气垫a和下气垫b在充满气状态下为三角形,上气垫a和下气垫b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上方铺有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均设有充放气连接管道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放气连接管道口上连接有控气管,控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控气装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气装置安装在床板下端,控气装置内部装有控制板和充放气泵,充放气泵连接所述波浪形扁平气垫气、所述上气垫a和所述下气垫b,控制板控制充放气泵工作,控制板远程连接电脑,电脑连接在控制显示台上。作为优选方案,于控气装置外侧还连接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板相互连接,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手动控制按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垫床垫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支架固定所述控气装置,支架的两外侧分别连接在床沿上,支架的边侧设有连接孔,所述控气管穿过连接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波浪形扁平气垫中端表面装有压力感受器,人平躺在波浪形扁平充气垫上,臀部刚好在压力感受器上,所述压力感受器连接在所述控气装置上,压力感受器与控气装置内部的所述控制板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压力感受器为两片,每片的压力感受器的面积范围与人体臀部相匹配,主要检测双侧臀部的压力。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压力检测系统,压力检测系统包括压力检测器和安装在电脑上的接收芯片,所述浪形扁平气垫、所述上气垫a和所述下气垫b内均设有压力检测器,压力检测器将信号发送给接收芯片,接收芯片安装在所述电脑内,并在所述控制显示台上显示,实时检测气垫内压力,调整气垫软硬度,调整波形扁平气垫的内压力,可直接调整病人平躺时臀部的受力面积和臀部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对上气垫a、下气垫b气垫三角形的充放气设计来达到左右翻身的目的;2.在上气垫a和下气垫b充放气帮助患者进行侧身的时候,波浪形扁平充气垫具有三大作用:(1)调节气压,增加患者臀部接触面积,以减少髂后上棘及尾骶骨的压力;(2)增加摩擦力,在患者侧身时不致于侧滑;(3)增加长期卧床患者的通气性。3.三个独立设有的充放气泵,较单一充气泵而言,可以实现快速交换侧翻身,并更好地避免充气泵频繁使用而出现的各类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压力感受器1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气垫a3放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下气垫b4放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手动控制按纽1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支架17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远程控制的原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控制显示台11的远程控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1-9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包括气垫床垫1,气垫床垫包括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在充满气状态下均为三角形,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3的上方铺有所述的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所述上气垫a3、下气垫b4和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的侧边上均设有所述的充放气连接管道口5,充放气连接管道口5上均连接有控气管6,控气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控气装置8,控气装置8内装有三个独立的充放气泵13和控制板9,控制板9与充放气泵13相互连接,控制板9由外侧在所述电脑内,并在所述控制显示台11上显示。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1的高度为25-30cm左右,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厚度为6cm,所述上气垫a3和所述下气垫b4的厚度为19-24cm左右,所述上气垫a3和所述下气垫b4的宽度为90~100cm,床长200cm。使用中,先是所有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都充满气,气垫床垫1处于水平状态,在气垫床垫1上方平铺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根据实际病人的情况通过控制显示台11对话操作,控制显示台11通过电脑发出远程信号给控制板9,控制其中对应的充放气泵13,针对发出信号对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进行充放气操作,三个为独立连接的充放气泵13,在充放气上速率快。操作中,根据防止压疮护理常规,可对自动翻身控制系统进行时段设置,如设置为2小时翻身1次,即左侧卧2小时,平躺2小时,右侧卧2小时,整个流程6小时。以上是自动翻身控制系统对充放气泵进行控制,通过对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进行充放气来实现的。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翻身时间在1-4小时内进行选择,实现对患者翻身的自动控制。还可以通过对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的压力进行调节,来实现对患者侧翻身角度的控制,电脑显示台11上显示侧翻角度。实施例2所述气垫床垫1的底部连接有支架17,支架17固定所述控气装置8,支架17的两外侧分别连接在床沿上,支架17的边侧设有连接孔18,所述控气管6穿过连接孔18。控气装置8放置在床尾的床板下端上,用支架17进行固定。实施例3在实施1的基础上,所述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端装有压力感受器7,人平躺在波浪形充气垫2上,臀部刚好在压力感受器7上,所述压力感受器7为两片,每片的压力感受器7的外轮廓与人体臀部相匹配,所述压力感受器7接在所述控气装置8上,压力感受器7控气装置8内部的所述控制板9连接。在实施过程中,压力感受器7好处于臀部下方。患者平躺状态下,压力感受器7示的压力过高,控制显示台11会根据受力数值对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的气压进行调节,减少尾骶部和髂后上棘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压力。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控气装置8的外侧还连接有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与所述控制板9相互连接,控制面板10上设置手动控制按纽14。患者可以直接打开控制面板10,切换成手动模式,直接控制手动控制按纽14对上气垫a3、下气垫b4和波浪形充气垫2进行充放气操作,控制显示台11可以同步观察到充放气的过程。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还设有压力检测系统16,压力检测系统16包括压力检测器15和接收芯片12,各三个充放气泵13的气导管连结气垫气囊侧上均装有压力检测器15,压力检测器15连接有压力检测系统16,压力检测系统16连接控制板9,可以随时在控制面板10上显示各气垫气囊的压力状况,控制板9发送信号给电脑内的接收芯片12,由电脑传送给控制显示台11进行显示,以确保各气垫气囊压力及侧翻角度调整。电脑内装接收芯片12与控制板9远程控制为现有技术,主要是增加压力检测系统16,在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气垫床垫含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气垫a和下气垫b在充满气状态下为三角形,上气垫a和下气垫b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上方铺有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均设有充放气连接管道口。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气垫床垫含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气垫a和下气垫b在充满气状态下为三角形,上气垫a和下气垫b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上方铺有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均设有充放气连接管道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连接管道口上连接有控气管,控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控气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气装置安装在床板下端,控气装置内部装有控制板和充放气泵,充放气泵连接所述波浪形扁平气垫气、所述上气垫a和所述下气垫b,控制板控制充放气泵工作,控制板远程连接电脑,电脑连接在控制显示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气装置外侧还连接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板相互连接,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手动控制按纽。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铁民
申请(专利权)人:韦铁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