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水、旱田耕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水、旱田耕作机,该耕作机的减速器采用直齿、伞齿轮组相结合的两级减速;并通过调整和控制柴油机在机架滑槽中的相对位置,实现皮带与皮带轮的离合;飞轮的旋转平面位于耕作机的轴线方向上;机壳后还带有一导向片。与传统机型相比,省去了离合器、减轻了重量、降低了重心,提高了工作时的稳定性和直线行走行,成本下降13~15%。且克服了传统机型左右摆动大,易造成复耕,脱耕及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弊病。(*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中的一种耕作机,特别是一种用于水、旱田的微型耕作机。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的微型水、旱田耕作机,其减速装置均采用直齿齿轮减速器,柴油机飞轮的旋转平面与耕作机前进方向呈垂向布置,柴油机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上;而离合器则采用摩擦离合或牙嵌离合。如威远共华耕作机厂和本厂(威远县国营机械厂)生产的SCL型系列水、旱田耕作机就属于此类机型。该类机型由于减速器传动轴多达五根,相应的轴承用量大,箱体上轴承座(孔)多,减速箱体积大,结构复杂,加工量也大;由于采用直齿减速,减速输出轴与柴油机主轴必须平行布置,柴油机飞轮旋转平面就只能垂直于动力输出轴设置,即与耕作机前进方向垂直,加之这类水耕机重心较高,工作时在飞轮离心力的影响下机体左右摆动大,稳定性和直线行走性差,因此易因机体倾斜滑沟而造成漏耕和重耕;机手劳动强度也大,对于平整度较差的田还得前后两从掌握方向。而采用牙嵌式或摩擦离合器,结构复杂,材质和制造精度要求较高,操作使用较困难,同时亦增加整机重量和制造成本。因此该类机型具有重心高、离合机构复杂,机体较重、稳定性和直线行走性差,机手劳动强度大,耕作时易造成漏耕和重耕等弊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通过调整柴油机在机架上的相对位置来控制其与执行机构的离、合;采用伞齿轮与直齿相结合的减速器以实现减速并将动力输出;并将飞轮的旋转平面置于耕作机轴线方向上等,以达到降低耕作机的重量和重心,减化离合机构、提高耕作时的稳定性和直线行走性,及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等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在于,采用由一对直齿轮及两对大小相同且对称布置的伞齿轮组等构成的两级减速机构,作为减速器。该减速器还包括一根动力输入轴,一根中间轴、两根动力输出轴及箱体、箱盖等。输入轴与中间轴上、下平行布置,而与输出轴相互垂直布置;小直齿轮(主动轮)位于输入轴的内端,皮带轮位于输入轴的外端;大直齿轮(从动轮)位于中间轴的中部;两个小伞齿轮则对称地置于中间轴的两端;分别与小伞齿轮啮合的两个大伞齿轮则分别位于两输出轴上。将柴油机底座活动地固定于机架的滑槽中,在滑槽上方采用两限位板控制其上、下的自由度,柴油机皮带轮由传动皮带与减速器皮带轮连接以传递动力。柴油机通过固定于机体上的拉杆座、拉杆等在操作杆的作用下,可在滑槽内前后滑动以调节柴油机皮带轮与减速箱皮带轮(从动轮),之间的距离,实现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离、合。柴油机活动固定于机架上,而机架牢固地联接于减速箱盖上。为了保证耕作机的直线行走性好,本技术还在船体形机壳的后下侧的中部,设置一导向片。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因采用直齿轮与伞齿轮相结合的两级减速,减小了减速箱的体积、降低了高度,从而使耕作机的重心下降了100mm;而将柴油机活动地固定于机架的滑槽中并通过操作杆等。调整并控制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而实现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离、合的目的,从而省去了专用的牙嵌或摩擦离合器。这不但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而且减轻了整机的重量;飞轮的旋转方向与耕作机前进方向一致,消除了垂向布置时因惯性力的作用,造成耕作机左、右摆动大而造成复耕、脱耕及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弊病;导向片的设置又改善了耕作机的直线行走性能。因此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重心低、行走平稳直线行走行能好、在较平稳的旱田中仅需一人即可操作等特点,生产成本与同类机型比较低13~15%,整机重量下降10%左右。附图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A局部视图;图3为减速箱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机架与柴油机底座相互关系示意图;图5为B向视图;图6为后机壳两输出轴孔及导向片相互位置示意图。图中:1为减速箱,2为前扶手,3、船型机壳、4、柴油机、5、拉杆座,6、操作杆,7、拉杆,8、定位板,9、后扶手,10、底座,11、机架,12、耕作器,13、导向片(尾舵),14、皮带轮,15、螺母,16、拉杆套,17、减速箱体,18、皮带轮(大),19、输入轴,20、小直齿轮,21、后轴承盖,22、(输出轴)后轴承,23、大伞齿轮,24、小伞齿轮,25、(中间轴)轴承,26、大直齿轮,27、(输出轴)前轴承,28、油封;29、输出轴,30、前轴承盖,31、中间轴,32、滑槽,33、限位板,34、(机架)横梁,35、输出轴孔。实施例以5马力双轴螺旋水、旱田耕作机为例:柴油机4、前、后扶手2、9,船型机壳3,螺旋耕作器12等均与常规机型同。拉杆座5、定位板8均采用6mmA3钢板制成,通过螺栓分别与柴油机4和后扶手紧固联结,定位板8上钻两个φ10mm通孔作为控制皮带轮与皮带离、合的定位孔;拉杆7,一端固定于拉杆座5上,另一端通过拉杆套16及一对锁紧螺母15与操作杆6联接,并通过螺母调节工作状态时皮带的张紧度;操作杆6则通过活动销固定于定位板8的下部,该操作杆靠定位板8一侧还设有一固定销,以与定位板上的两个销孔(通孔)配合,分别将柴油机在离或合的位置上固定下来。柴油机4通过底座-->10置于机架11的滑槽32内,并通过两限位板33限制其在滑槽内的垂向自由度,底座采用6mm(底板)与4mm(前后侧板)焊接而成,并通过螺栓与机体紧固联结,长×宽:215×75mm。操作杆6通过拉杆7及拉杆座5控制柴油机前后滑动的位置,从而实现皮带与皮带轮的离与合。滑槽32及机架横梁34和整个机架均采用2.5#角钢相互焊接而成;机架11置于减速箱体17上并与之固定,而减速箱则通过螺栓与壳体紧固联接。减速箱体17,上盖长380mm,宽169mm,高107mm,下座长、宽与上盖同,高为66mm。高采用6mm厚的A3钢板经焊接后,加工制成。输入轴19,输出轴29,中间轴31。均采用45#钢精加工制得,输入轴长243mm,与皮带轮18联接处直径φ24mm,两轴承处直径φ25mm;小直齿轮20,大直齿轮26及大、小伞齿轮23、24均采用45#钢,经热处理,齿面硬度HRC40~45度,其中大、小直齿轮模数为2.5、0压力角200;小齿轮20齿顶圆直径φ50mm,内孔20mm,齿数18齿;大齿轮26,齿数为45、齿顶圆φ117.5mm,内孔φ30mm;中间轴31的轴长126.5,小伞齿轮处直径φ22。两轴承采用205滚珠轴承;输出轴29长为328mm,齿轮处直径φ36mm,经调质处理HB210~250;前轴承27、型号为307,后轴承型号7209;大、小伞齿轮模数为3,齿形角200、齿顶高系数1;大伞齿轮23齿数40齿,长31.35mm,外圆直径122.89mm,内孔φ36mm,锥角61011’;小伞齿轮24的齿数22齿,长31mm,锥角28049’;外圆直径71.26mm。后轴承盖21外径φ105mm,内径φ72mm;前轴承盖30、外径φ105mm轴承孔φ72mm,深6mm,油封孔φ56mm;本技术油封28采用骨架油封。导向片13(即尾舵)采用A3钢板焊于壳体后中下部,板厚为4mm,长145mm,高85mm。-->使用时,当操作杆6的定位销卡于定位板8的下孔中(即处于附图1、2中的位置)时皮带处于张紧状态,耕作机工作;将操作杆6向上搬动,柴油机在操作杆及拉杆7的作用下向后运动,当拉杆的定位销卡于定位板上销孔时,皮带松弛,柴油机传递动力切断(但不熄火)、耕作机(耕作器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水、;旱田耕作机,包括柴油机、减速器、离合及操作机构、机架、耕作器、机壳、前后扶手等,其特征在于该耕作机机壳后下侧的中部还包含一导向片(即尾舵);减速器则是由一对直齿轮,两对大小相同且对称布置的伞齿轮组等构成的两级减速器;离合及操作机构则包含滑槽,柴油机底座、拉杆座、拉杆、定位板、操作杆、传动皮带及皮带轮组等;柴油机飞轮的旋转平面位于耕作机的轴线方向;导向片通过焊接与机壳联结,柴油机底座活动地固定于机架滑槽中,并通过两限位板控制其上、下的自由度,柴油机皮带轮由传动皮带与减速器皮带轮连接以传递动力;机架则牢固地联结于减速器箱盖上,减速器通过螺栓与壳体紧固联接;操作杆通过定位板、拉杆、拉杆座与柴油机连接以控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离合;定位板则通过螺栓固定于后扶手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水、旱田耕作机,包括柴油机、减速器、离合及操作机构、机架、耕作器、机壳、前后扶手等,其特征在于该耕作机机壳后下侧的中部还包含一导向片(即尾舵);减速器则是由一对直齿轮,两对大小相同且对称布置的伞齿轮组等构成的两级减速器;离合及操作机构则包含滑槽,柴油机底座、拉杆座、拉杆、定位板、操作杆、传动皮带及皮带轮组等;柴油机飞轮的旋转平面位于耕作机的轴线方向;导向片通过焊接与机壳联结,柴油机底座活动地固定于机架滑槽中,并通过两限位板控制其上、下的自由度,柴油机皮带轮由传动皮带与减速器皮带轮连接以传递动力;机架则牢固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任廖代岳钟仔达刘梦祥付正泉
申请(专利权)人:威远县国营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