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拉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921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端子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拉料装置,自动拉料装置包括:注塑模具,注塑模具上设置有供端子料带移动的槽口;前端拉料装置,前端拉料装置设置于注塑模具的一端,前端拉料装置包括前流道板、拉料结构和第一定位结构;后端拉料装置,后端拉料装置设置于注塑模具的另一端,后端拉料装置包括后流道板和检测单元,前流道板、注塑模具上的槽口以及后流道板构成端子料带通道,检测单元包括到位感应器,到位感应器用于检测端子料带是否到位;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拉料结构带动端子料带在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在到位感应器检测到端子料带到位的情况下,控制拉料结构停止带动端子料带移动,并控制第一定位结构固定端子料带。

An Automatic Draw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rminal production, and discloses an automatic pull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n injection mould, a slot for the terminal material belt to move on the injection mould; a front-end pulling device, a front-end pulling device, a front-end pulling device, a front-end pulling device, a front runner plate, a pulling structure and a first positioning structure; a back-end pulling device, a back-end pulling device, and a back-end pull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injection mould, and the back-end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the back runner plate and the detection unit. The front runner plate, the slot on the injection mould and the back runner plate constitute the terminal feeding belt channel. The detection unit includes the in-place sensor, which is used to detect whether the terminal feeding belt is in place; the controll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pulling structure to drive the terminal feeding belt at the terminal. The feeding belt is moved on the feeding channel. When the terminal feeding belt is detected by the in-place inductor, the feeding structure is controlled to stop driving the terminal feeding belt to move, and the first positioning structure is controlled to fix the terminal feed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拉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端子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自动拉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中通常装设多个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不仅形状大多相同或相似,且其在电连接器中通常是呈规则性排列。为使导电端子的生产、后续电镀及装配工作能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在电连接器的生产中通常采用金属板片的料带,以连续冲模方式冲压出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连接的料带组合形式的中间产品(即端子料带),然后运用料带的承载输送与定位作用进行自动化的电镀及装配工作。目前工厂对端子料带进行注塑处理的时候通常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导致端子料带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端子料带的注塑工艺采用人工上料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拉料装置,该自动拉料装置包括注塑模具和设置在注塑模具两端的前端拉料装置和后端拉料装置,通过控制器前端拉料装置和后端拉料装置的控制以实现自动拉料和对端子料带的定位固定,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端子料带的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拉料装置,所述自动拉料装置包括: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上设置有供端子料带移动的槽口;前端拉料装置,所述前端拉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的一端,所述前端拉料装置包括前流道板、拉料结构和第一定位结构;后端拉料装置,所述后端拉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的另一端,所述后端拉料装置包括后流道板和检测单元,所述前流道板、所述注塑模具上的槽口以及所述后流道板构成端子料带通道,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到位感应器,所述到位感应器用于检测端子料带是否到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带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在所述到位感应器检测到端子料带到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停止带动端子料带移动,并控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固定端子料带。优选地,所述拉料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流道板的下方的棘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棘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棘轮用于带动端子料带移动,所述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带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包括: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棘轮转动以带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流道板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升降的第一驱动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固定端子料带包括: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升起以插入到端子料带上相应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气压驱动器、液压驱动器以及电机驱动器中的任意一者。优选地,所述自动拉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端拉料装置上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后流道板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升降的第二驱动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到位感应器用于检测到端子料带到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停止带动端子料带移动,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升起以插入到端子料带上相应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气压驱动器、液压驱动器以及电机驱动器中的任意一者。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缺料感应器,所述缺料感应器用于检测端子料带上是否缺少端子,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缺料感应器检测到端子料带上缺少端子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带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直至端子料带上缺少端子的部位移出所述注塑模具之外。优选地,所述到位感应器和所述缺料感应器分别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后流道板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到位感应器和/或所述缺料感应器包括光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霍尔传感器的任意一者。优选地,所述注塑模具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前端拉料装置和所述后端拉料装置分别通过至少一个固定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拉料装置包括注塑模具和设置在注塑模具两端的前端拉料装置和后端拉料装置,通过控制器前端拉料装置和后端拉料装置的控制以实现自动拉料和对端子料带的定位固定,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端子料带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拉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拉料装置的前端拉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拉料装置的后端拉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注塑模具2前端拉料装置3后端拉料装置4固定板5固定柱20前流道板21棘轮22驱动电机23第一定位销24第一驱动器30后流道板31到位感应器32第二定位销33第二驱动器34缺料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拉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拉料装置,如图1所示,该自动拉料装置可以包括:注塑模具1,注塑模具1上可以设置有供端子料带移动的槽口;前端拉料装置2,前端拉料装置2可以设置于注塑模具1的一端,前端拉料装置2可以包括前流道板20、拉料结构和第一定位结构;后端拉料装置3,后端拉料装置3可以设置于注塑模具1的另一端,后端拉料装置3可以包括后流道板30和检测单元,前端拉料装置2上的前流道板10、注塑模具1上的槽口以及后端拉料装置3上的后流道板30构成端子料带通道,端子料带可以在该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检测单元可以包括到位感应器31,到位感应器31可以用于检测端子料带是否到位;控制器,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拉料结构带动端子料带在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在到位感应器31检测到端子料带到位的情况下,控制拉料结构停止带动端子料带移动,并控制第一定位结构固定端子料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拉料装置包括注塑模具1和设置在注塑模具1两端的前端拉料装置2和后端拉料装置3,通过控制器对前端拉料装置2和后端拉料装置3的控制以实现自动拉料和对端子料带的定位固定,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端子料带的生产效率。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拉料装置的前端拉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前端拉料装置2的拉料结构可以包括设置于前流道板20的下方的棘轮以及用于驱动棘轮21转动的驱动电机22,棘轮21可以用于带动端子料带移动。具体地,控制器可以控制驱动电机22驱动棘轮21转动以带动端子料带在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如图2所示,前端拉料装置2的第一定位结构可以包括设置于前流道板2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23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23升降的第一驱动器24。具体地,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24驱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23升起以插入到端子料带上相应的定位孔,从而定位固定端子料带以进行下一步的注塑工艺。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拉料装置的后端拉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自动拉料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后端拉料装置3上的第二定位结构,该第二定位结构可以包括设置于后流道板30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32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32升降的第二驱动器33,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到位感应器31用于检测到端子料带到位的情况下,控制拉料结构停止带动端子料带移动,并控制第二驱动器33驱动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32升起以插入到端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拉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拉料装置包括:注塑模具(1),所述注塑模具(1)上设置有供端子料带移动的槽口;前端拉料装置(2),所述前端拉料装置(2)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1)的一端,所述前端拉料装置(2)包括前流道板(20)、拉料结构和第一定位结构;后端拉料装置(3),所述后端拉料装置(3)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1)的另一端,所述后端拉料装置(3)包括后流道板(30)和检测单元,所述前流道板(20)、所述注塑模具(1)上的槽口以及所述后流道板(30)构成端子料带通道,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到位感应器(31),所述到位感应器用于检测端子料带是否到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带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在所述到位感应器检测到端子料带到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停止带动端子料带移动,并控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固定端子料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拉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拉料装置包括:注塑模具(1),所述注塑模具(1)上设置有供端子料带移动的槽口;前端拉料装置(2),所述前端拉料装置(2)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1)的一端,所述前端拉料装置(2)包括前流道板(20)、拉料结构和第一定位结构;后端拉料装置(3),所述后端拉料装置(3)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1)的另一端,所述后端拉料装置(3)包括后流道板(30)和检测单元,所述前流道板(20)、所述注塑模具(1)上的槽口以及所述后流道板(30)构成端子料带通道,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到位感应器(31),所述到位感应器用于检测端子料带是否到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带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在所述到位感应器检测到端子料带到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停止带动端子料带移动,并控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固定端子料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流道板(20)的下方的棘轮(2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棘轮(21)转动的驱动电机(22),所述棘轮(21)用于带动端子料带移动,所述控制所述拉料结构带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包括: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2)驱动所述棘轮(21)转动以带动端子料带在所述端子料带通道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流道板(2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2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23)升降的第一驱动器(24),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固定端子料带包括: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24)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23)升起以插入到端子料带上相应的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拉料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峰邹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