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其主要在两相盖合的壳体及盖体间设置有一个与一齿轮相啮合传动的蜗杆,于蜗杆上形成有数道与齿轮相啮合的螺旋齿部,并且各螺旋齿部是呈非一体连接地连续排列在蜗杆外周缘,于各螺旋齿部间形成有一间隙,而借此可避免毛边的形成,并能提高操作顺畅性的拉绳旋转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是关于一种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尤指一种具良好操作顺畅性的拉绳旋转器。
技术介绍
一般通过改变百叶窗帘各帘片的角度,来调整百叶窗帘的透光性,于百叶窗帘上通常会设置一拉绳旋转器,如图5、6所示,传统的拉绳旋转器主要包含有两相互盖合的壳体30与盖体32,于壳体30上凸设形成有一可用以卡制定位于一轨道上的卡制座302,于壳体30与盖体32间设置有一齿轮33,及一个与齿轮33相啮合传动的蜗杆34,齿轮33中央形成有一非圆形孔,用以套接一传动杆,蜗杆34一端形成有传动齿部344,另设置有一转杆36,于转杆36一端亦形成有与蜗杆34的传动齿部344相啮合的传动齿部362,转杆36另端则伸出壳体30与盖体32外,并结合有一转轮38,转轮38上可绕设一拉绳(图中未示)。如此,当使用者拉动拉绳时,可带动转轮38转动,并且藉由转杆36及蜗杆34的传动来带动齿轮33转动,进而使传动杆转动,以透过设置在传动杆上的帘片调整装置,来改变帘片的角度。然而,此种传统的拉绳旋转器在结构及制造上,有下列各项缺点1.传统的蜗杆34上形成有一呈一体连续性的螺旋齿部342供与齿轮33相啮合传动,但因现有的蜗杆34是以压铸成型所制成,所以于蜗杆34上的螺旋齿部342上往往形成有因压铸成型模具开模处所造成的毛边,如此便会因螺旋齿部34上毛边的形成,而导致蜗杆34与齿轮33间啮合传动的不顺畅。2.如图7所示,现有蜗杆34与转杆36上的传动齿部344、362是呈三角形截面形状,如此不仅在制造上较为浪费材料,传动齿部344、362间的间隙亦较小,然而一旦在制造成型时尺寸略有误差,传动齿部344,362间的 3.传统的拉绳旋转器的壳体30与盖体32间并未设置有定位结构,所以在组装时,很容易会因一时的疏忽而未能将壳体30与盖体32完全对准,导致设置在壳体30与盖体32间的齿轮33、蜗杆34及转杆36间因位置无法准确定位导致相互啮合的不完全,会增加不良品的发生机率。4.现有拉绳旋转器的转轮38上并未设置有可供夹制拉绳端部的卡制结构,如此不仅会造成将拉绳绕设于转轮38上的不便外,更可能会发生拉绳自转轮38上脱落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其可避免蜗杆上形成毛边,来达到提高拉绳旋转器操作顺畅性的目的。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其包含有相盖合的壳体及盖体,于壳体上形成有一可用以卡制定位于一轨道上的卡制座,于壳体与盖体间设置有一齿轮及一个与齿轮相啮合传动的蜗杆,齿轮中央形成有一非圆形孔,于蜗杆一端形成有传动齿部,于壳体与盖体间另设置有一转杆,于转杆一端形成有与蜗杆的传动齿部相啮合的传动齿部,转杆另端则伸出壳体与盖体外,并结合有一可绕设拉绳的转轮,其特征在于于蜗杆上形成有数道与齿轮相啮合的螺旋齿部,其中各螺旋齿部是呈非一体连接地连续排列在蜗杆外周缘,于各螺旋齿部间形成有一间隙。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避免于蜗杆上的螺旋齿部上形成毛边,并让蜗杆与转杆的传动齿部间具有良好的啮合状况,来提高拉绳旋转器操作的顺畅性者。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蜗杆与转杆传动齿部的剖面图。图5是传统的拉绳旋转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传统的拉绳旋转器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传统的蜗杆与转杆传动齿部的剖面图。图7是传统的蜗杆与转杆传动齿部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请配合参看图1,2,由图中可看到,本技术的拉绳旋转器主要包含有相盖合的壳体10及盖体12,于壳体10上形成有一可用以卡制定位于一轨道上的卡制座102,于卡制座102一端可形成有一扩大状的卡制部,来借此提高卡制座102与轨道间的结合强度,又于壳体10与盖体12间相对设置有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包含有多数个凸设于壳体10上的凸柱104与凸片106,及多数个设置于盖体12上且分别相对于壳体10上凸柱104与凸片106的穿孔122及凹槽124,借此,当欲盖合壳体10与盖体12时,需让壳体10上的凸柱104及凸片106准确地对准盖体12上所相对的穿孔122及凹槽124,来提供壳体10与盖体12盖合时良好的定位效果。于壳体10与盖体12间设置有一齿轮13,及一个与齿轮13相啮合传动的蜗杆14,齿轮13中央形成有一非圆形孔,用以套接一传动杆,于蜗杆14上形成有数道与齿轮13相啮合的螺旋齿部142,其中各螺旋齿部142是以间断形式连续排列在蜗杆14外周缘,于各螺旋齿部142间形成有一间隙,又螺旋齿部142的数量可依不同的需求而改变,其可为如图1、2所示的两个,亦可如图3所示,于蜗杆14’上设置有四个螺旋齿部142’,另于蜗杆14一端形成有传动齿部144。于壳体10与盖体12间另设置有一转杆16,于转杆16一端形成有与蜗杆14的传动齿部144相啮合的传动齿部162,转杆16另端则伸出壳体10与盖体12外,并结合有一供绕设拉绳的转轮18,请再配合参看图4,由图中可看到,蜗杆14与转杆16上的传动齿部144,162呈长形截面,使传动齿部144162间具有一比传统的三角形截面较大的间隙。又于转轮18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可供拉绳穿出转轮的缺口182,并于转轮18上设置有两分别与两缺口182连通的卡槽184,于两卡槽184的内面上则分别凸设形成有一卡凸点186,如此通过卡凸点186的形成,可稳固地卡制拉绳端部所设置的绳结,除可提高拉绳缠绕于滚轮18时的便利性外,更可避免拉绳自滚轮18上脱离,使拉绳旋转器能维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借此,因于蜗杆14,14’上形成有多数道相互间形成有间隙的螺旋齿部142’,所以可将成型蜗杆14,14’的模具设置成其开模处是相对于蜗杆14,14’各螺旋齿部142’间隙的位置,如此便可避免于螺旋齿部142’上形成毛边,可让蜗杆14,14’与齿轮13间的啮合传动具有良好的顺畅性;其次,因蜗杆14与转杆16上的传动齿部144,162是呈长形截面具有较大的间隙,如此纵然在制造过程中,所成型的传动齿部144,162略有误差时,仍可令蜗杆14与转杆16上的传动齿部144,162具有良好的啮合状态,以避免传动不顺畅的情形产生。权利要求1.一种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包含有相盖合的壳体及盖体,于壳体上形成有一可用以卡制定位于一轨道上的卡制座,于壳体与盖体间设置有一齿轮及一个与齿轮相啮合传动的蜗杆,齿轮中央形成有一非圆形孔,于蜗杆一端形成有传动齿部,于壳体与盖体间另设置有一转杆,于转杆一端形成有与蜗杆的传动齿部相啮合的传动齿部,转杆另端则伸出壳体与盖体外,并结合有一供绕设拉绳的转轮,其特征在于于蜗杆上形成有复数道与齿轮相啮合的螺旋齿部,其中各螺旋齿部是以间断形式连续排列在蜗杆外周缘,于各螺旋齿部间形成有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其特征在于蜗杆与转杆上的传动齿部是呈长形截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其特征在于于壳体与盖体间相对设置有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包含有复数个凸设于壳体上的凸柱与凸片,及复数个设置于盖体上且相对于壳体上凸柱与凸片的穿孔及凹槽。4.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百叶窗帘的拉绳旋转器,包含有相盖合的壳体及盖体,于壳体上形成有一可用以卡制定位于一轨道上的卡制座,于壳体与盖体间设置有一齿轮及一个与齿轮相啮合传动的蜗杆,齿轮中央形成有一非圆形孔,于蜗杆一端形成有传动齿部,于壳体与盖体间另设置有一转杆,于转杆一端形成有与蜗杆的传动齿部相啮合的传动齿部,转杆另端则伸出壳体与盖体外,并结合有一供绕设拉绳的转轮,其特征在于: 于蜗杆上形成有复数道与齿轮相啮合的螺旋齿部,其中各螺旋齿部是以间断形式连续排列在蜗杆外周缘,于各螺旋齿部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泰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泰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