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39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该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云梯,所述旋转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控制杆,所述第一云梯位于液压伸缩杆的背面,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云梯。该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通过第一云梯、液压伸缩杆、第二云梯、连接杆、滑槽、滑块、承载板、围栏、安全门、支撑柱、活动杆、竖板、第一弹簧、弧形板、耐磨层、第二弹簧和液压控制杆的配合使用,从而使该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的工作效率提高。

A stable fire lad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re-fighting ladder with stable us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stable fire fighting ladder, including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base, the top of the rotating base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adder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bas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control rod. The first cloud ladder is located on the back of the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and the hydraulic pressure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The top of the telescopic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ladder. The use of a stable fire-fighting ladder, through the first ladder, hydraulic expansion rod, second ladder, connecting rod, slider, bearing plate, fence, safety door, support column, movable rod, vertical plate, first spring, arc plate, wear-resistant layer, second spring and hydraulic control rod, so that the use of a stable fire-fighting ladder 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具体为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
技术介绍
云梯消防车设有液压升高平台,供消防人员进行登高扑救高层建筑、高大设施、油罐等火灾,营救被困人员,抢救贵重物资以及完成其他救援任务,车上设有伸缩式云梯,可带有升降斗转台及灭火装置,供消防人员登高进行灭火和营救被困人员,适用于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当代消防云梯工作高度规范为32~52米,这个高度范围内的消防云梯销路看好,在我国已有50辆这种铭牌的消防云梯车投入服役,更高的消防云梯车,则造价昂贵,销路也相应减少,在众多消防救助设备之中,最为安全、可靠、机动性能最好的应为消防云梯车,不同于救生滑杆与救生绳,消防云梯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与救生直升机相比,消防云梯的机动性能更为灵活,虽然消防云梯有如此多的特点,但是它同样也存在着缺点,目前现有的消防云梯结构复杂,伸缩时间长,影响救援时间,考虑当时危险的环境情况,从而导致该救助工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解决了消防云梯升降速度缓慢,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云梯,所述旋转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控制杆,所述第一云梯位于液压伸缩杆的背面,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云梯,所述第二云梯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云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云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云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正面、背面以及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围栏,所述承载板正面的围栏通过合页铰接有安全门,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第一云梯内部开设的滑槽并延伸至滑槽的外部,所述支撑柱远离滑块的一侧插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靠近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竖板的一端与支撑柱内腔靠近滑块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远离活动杆的一侧与第一云梯的内壁相搭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云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层。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的直径与第一云梯内壁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弧形板为半圆形。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与第一云梯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两侧均设置有照明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竖板的直径与支撑柱内壁的直径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长度大于围栏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云梯靠近第二云梯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直径相适配的条形孔,所述弧形板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有益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通过第一云梯、液压伸缩杆、第二云梯、连接杆、滑槽、滑块、承载板、围栏、安全门、支撑柱、活动杆、竖板、第一弹簧、弧形板、耐磨层、第二弹簧和液压控制杆的配合使用,使该装置升降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从而能够快速的进行救援的工作,继而使该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的工作效率提高。2、该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通过在承载板上设置了竖杆以及照明装置,能够使工作人员在夜晚救援工作不会受黑夜的影响,从而扩大了工作人员在夜晚的视野范围,继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夜晚救援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其中,1底座、2旋转底座、3第一云梯、4液压伸缩杆、5连接板、6第二云梯、7连接杆、8滑槽、9滑块、10承载板、11围栏、12安全门、13支撑柱、14活动杆、15竖板、16第一弹簧、17弧形板、18耐磨层、19液压控制杆、20第二弹簧、21竖杆、22照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底座2,旋转底座2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云梯3,旋转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4,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控制杆19,第一云梯3位于液压伸缩杆4的背面,液压伸缩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云梯6,第二云梯6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第一云梯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8,第一云梯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8,通过滑块9在第一云梯3内部的滑槽8上下移动,从而使弧形板17也在第一云梯3内部上下移动,当弧形板17通过第一弹簧16的复位作用力始终对第一云梯3的内壁有向外伸张的力,继而能够起到一个保护第一云梯3的作用力,使该装置的性能比更加的稳定,同时也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连接杆7远离第二云梯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第一云梯3靠近第二云梯6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7直径相适配的条形孔,所述弧形板17的直径大于连接杆7的直径,滑块9的外表面与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远离滑块9的一端与第一云梯3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该第二弹簧20始终为压缩弹簧,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弹簧20的复位作用力加快滑块9在滑槽8内向上移动的速度,从而使装置上升的时间大大的缩短,继而能够快速和及时的进行救援工作,继而使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第二云梯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承载板10的正面、背面以及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围栏11,承载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21,竖杆21的两侧均设置有照明装置22,所述竖杆21的长度大于围栏11的长度,能够使工作人员在夜晚救援工作不会受黑夜的影响,从而扩大了工作人员在夜晚的视野范围,继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夜晚救援的工作效率,承载板10正面的围栏11通过合页铰接有安全门12,滑块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远离滑块9的一端贯穿第一云梯3内部开设的滑槽8并延伸至滑槽8的外部,支撑柱13远离滑块9的一侧插接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靠近支撑柱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15,竖板15的直径与支撑柱13内壁的直径相适配,通过该结构特征,能够使活动杆14在支撑柱13内部左右移动的时候,不会出现上下晃动的情况,继而使活动杆14在支撑柱13内部只能做左右水平移动的情况,从而使弧形板17能够更加稳定的对第一云梯3的内壁起到一个向外伸张的作用力,继而能够使滑块9在滑槽8内部上下移动的时候更加的稳定,从而能够使第二云梯6上升下降的过程更加的稳定,因此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竖板15远离活动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远离竖板15的一端与支撑柱13内腔靠近滑块9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旋转底座(2),所述旋转底座(2)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第一云梯(3),所述旋转底座(2)的上表面连接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连接有液压控制杆(19),所述第一云梯(3)位于液压伸缩杆(4)的背面,所述液压伸缩杆(4)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顶部连接有第二云梯(6),所述第二云梯(6)背面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第一云梯(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8),所述连接杆(7)远离第二云梯(6)的一端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外表面与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云梯(6)的顶部连接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的正面、背面以及侧面均连接有围栏(11),所述承载板(10)正面的围栏(11)通过合页铰接有安全门(12),所述滑块(9)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远离滑块(9)的一端贯穿第一云梯(3)内部开设的滑槽(8)并延伸至滑槽(8)的外部,所述支撑柱(13)远离滑块(9)的一侧插接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靠近支撑柱(13)的一侧连接有竖板(15),所述竖板(15)远离活动杆(1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远离竖板(15)的一端与支撑柱(13)内腔靠近滑块(9)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动杆(14)远离竖板(15)的一端连接有弧形板(17),所述弧形板(17)远离活动杆(14)的一侧与第一云梯(3)的内壁相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旋转底座(2),所述旋转底座(2)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第一云梯(3),所述旋转底座(2)的上表面连接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连接有液压控制杆(19),所述第一云梯(3)位于液压伸缩杆(4)的背面,所述液压伸缩杆(4)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顶部连接有第二云梯(6),所述第二云梯(6)背面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第一云梯(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8),所述连接杆(7)远离第二云梯(6)的一端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外表面与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云梯(6)的顶部连接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的正面、背面以及侧面均连接有围栏(11),所述承载板(10)正面的围栏(11)通过合页铰接有安全门(12),所述滑块(9)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远离滑块(9)的一端贯穿第一云梯(3)内部开设的滑槽(8)并延伸至滑槽(8)的外部,所述支撑柱(13)远离滑块(9)的一侧插接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靠近支撑柱(13)的一侧连接有竖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保剑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高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