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倩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22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包括浮板、水槽、尾板和拨条,所述浮板的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且无刷电机的下方安装有竖轴,所述套杆上安装有第一叶板,且第一叶板通过套杆与竖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位于尾板的内部,且尾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拨条位于安装槽的内侧,且拨条位于套筒的外侧,所述尾板上开设有开口,且尾板的外侧设置有挂钩。该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无刷电机、竖轴、套杆和第一叶板构成的驱动装置在带动该清理装置进行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将水分从该清理装置外侧拨动到水槽内,方便水分通过水槽排放到该清理装置后方形成推动力,同时有利于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拨动。

A Cleaning Device for Convenient Collection of Surface Was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leaning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ollecting surface garbage, including a floating board, a water tank, a tail plate and a dialing bar. The inner part of the floating board is equipped with a brushless motor, and a vertical shaft is installed below the brushless motor. The first blade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sleeve bar, and the first bla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shaft through the sleeve bar. The first conical gear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tail plate, and the tail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rushless motor. An installation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ard, and the dialing bar is locat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dialing bar is loca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leeve. An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tail plate, and a hook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tail plate. The cleaning device is convenient for collecting surface garbage, while the driving device composed of brushless motor, vertical shaft, sleeve rod and first blade plate drives the cleaning device to move, water can also be moved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cleaning device to the tank, so that water can be discharged through the tank to the rear of the cleaning device to form a driving forc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nducive to collecting and allocating surface garbage. M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环保
,具体为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被人为制造出来,而城市中公园水池,郊区河道等水域普遍受到了垃圾的污染,同时还有漂浮物浮在水面上影响美观,传统的清理方法是由人工进行水面漂浮物和垃圾的收集处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清理效率低下,例如公开号为CN207644588U和CN106284259B的对比文件的垃圾清理装置,不方便在水域范围内进行移动清理,只能够清理某一范围内的垃圾,从而导致清理效果不理想,再如公开号为CN206374943U对比文件中的清理装置,需要人工操作该装置进入水域对垃圾进行清理,操作复杂以及结构复杂,并且工人容易掉落水中造成人身伤害,同时造价高,不方便用户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清理方法是由人工进行水面漂浮物和垃圾的收集处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清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包括浮板、水槽、尾板和拨条,所述浮板的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且无刷电机的下方安装有竖轴,所述竖轴位于浮板的下方,且竖轴的外侧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上安装有第一叶板,且第一叶板通过套杆与竖轴相互连接,所述浮板的左端分别安装有接收器和电调器,且浮板的右端安装有锂电池,并且接收器、电调器和锂电池均位于浮板的内部,所述水槽位于浮板的下方,且水槽的内部安装有舵机,所述舵机位于第一叶板的下方,且舵机上连接有舵板,并且舵板位于水槽的下方,所述尾板位于浮板的外侧,且尾板与浮板相互连接,所述尾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叶板,且第二叶板位于竖杆的外侧,所述竖杆位于尾板的内侧,且竖杆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位于尾板的内部,且尾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拨条位于安装槽的内侧,且拨条位于套筒的外侧,所述拨条通过套筒与横轴相互连接,且横轴位于尾板的内部,所述横轴的左端和右端均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且横轴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与竖杆相互连接,所述尾板上开设有开口,且尾板的外侧设置有挂钩。优选的,所述第一叶板在套杆的外侧等角度分布,且套杆与竖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叶板、无刷电机、竖轴和套杆构成驱动装置,且该驱动装置设置有两个,并且2个驱动装置关于水槽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2个驱动装置旋转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水槽与浮板构成“凹”字型结构,且水槽与浮板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水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叶板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二叶板在竖杆上等角度分布,且第二叶板通过竖杆与尾板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叶板、竖杆和第一锥形齿轮构成联动装置,且该联动装置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联动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拨条为弧形结构,且拨条与套筒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套筒与横轴之间为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1、无刷电机、竖轴、套杆和第一叶板构成的驱动装置在带动该清理装置进行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将水分从该清理装置外侧拨动到水槽内,方便水分通过水槽排放到该清理装置后方形成推动力,同时有利于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拨动;2、方便利用配套的遥控器控制该清理装置在水面进行移动,提高了该清理装置进行运动的灵活性,方便对水域内不同位置的水面垃圾进行清理,避免出现清理不彻底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3、第二叶板、竖杆和第一锥形齿轮构成的联动装置能够利用在水槽内冲刷的水分带动横轴和拨条进行旋转,从而方便拨条带动漂浮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避免垃圾发生堆积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俯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叶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尾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拨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板;2、无刷电机;3、竖轴;4、套杆;5、第一叶板;6、接收器;7、电调器;8、锂电池;9、水槽;10、舵机;11、舵板;12、尾板;13、第二叶板;14、竖杆;15、第一锥形齿轮;16、安装槽;17、拨条;18、套筒;19、横轴;20、第二锥形齿轮;21、开口;22、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包括浮板1、水槽9、尾板12和拨条17,浮板1的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2,且无刷电机2的下方安装有竖轴3,竖轴3位于浮板1的下方,且竖轴3的外侧连接有套杆4,套杆4上安装有第一叶板5,且第一叶板5通过套杆4与竖轴3相互连接,第一叶板5在套杆4的外侧等角度分布,且套杆4与竖轴3固定连接,有利于竖轴3通过套杆4带动功能第一叶板5进行旋转,第一叶板5、无刷电机2、竖轴3和套杆4构成驱动装置,且该驱动装置设置有两个,并且2个驱动装置关于水槽9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2个驱动装置旋转方向相反,有利于对水分以及垃圾进行推动;浮板1的左端分别安装有接收器6和电调器7,且浮板1的右端安装有锂电池8,并且接收器6、电调器7和锂电池8均位于浮板1的内部,水槽9位于浮板1的下方,且水槽9的内部安装有舵机10,水槽9与浮板1构成“凹”字型结构,且水槽9与浮板1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水槽9的深度大于第一叶板5的高度,方便第一叶板5推动水分和垃圾从水槽9内通过,舵机10位于第一叶板5的下方,且舵机10上连接有舵板11,并且舵板11位于水槽9的下方,第二叶板13在竖杆14上等角度分布,且第二叶板13通过竖杆14与尾板12构成旋转结构,方便利用水槽9内的水分的流动势能带动第二叶板13进行旋转;尾板12位于浮板1的外侧,且尾板12与浮板1相互连接,尾板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叶板13,且第二叶板13位于竖杆14的外侧,第二叶板13、竖杆14和第一锥形齿轮15构成联动装置,且该联动装置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联动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方便该联动装置通过横轴19带动拨条17进行旋转,竖杆14位于尾板12的内侧,且竖杆14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5,第一锥形齿轮15位于尾板12的内部,且尾板12上开设有安装槽16,拨条17位于安装槽16的内侧,且拨条17位于套筒18的外侧,拨条17通过套筒18与横轴19相互连接,且横轴19位于尾板12的内部,拨条17为弧形结构,且拨条17与套筒18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套筒18与横轴19之间为焊接连接,有利于推动垃圾进行收集,避免垃圾发生堵塞,横轴19的左端和右端均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20,且横轴19通过第二锥形齿轮20和第一锥形齿轮15与竖杆14相互连接,尾板12上开设有开口21,且尾板12的外侧设置有挂钩22。工作原理:根据图1所示,首先将网兜通过挂钩22挂在尾板12上,接着将该清理装置放置到需要清理的水域上,该清理装置通过浮板1在水面上进行漂浮,接着用户使用配套的型号为MT305的遥控器对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包括浮板(1)、水槽(9)、尾板(12)和拨条(17),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的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2),且无刷电机(2)的下方安装有竖轴(3),所述竖轴(3)位于浮板(1)的下方,且竖轴(3)的外侧连接有套杆(4),所述套杆(4)上安装有第一叶板(5),且第一叶板(5)通过套杆(4)与竖轴(3)相互连接,所述浮板(1)的左端分别安装有接收器(6)和电调器(7),且浮板(1)的右端安装有锂电池(8),并且接收器(6)、电调器(7)和锂电池(8)均位于浮板(1)的内部,所述水槽(9)位于浮板(1)的下方,且水槽(9)的内部安装有舵机(10),所述舵机(10)位于第一叶板(5)的下方,且舵机(10)上连接有舵板(11),并且舵板(11)位于水槽(9)的下方,所述尾板(12)位于浮板(1)的外侧,且尾板(12)与浮板(1)相互连接,所述尾板(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叶板(13),且第二叶板(13)位于竖杆(14)的外侧,所述竖杆(14)位于尾板(12)的内侧,且竖杆(14)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5)位于尾板(12)的内部,且尾板(12)上开设有安装槽(16),所述拨条(17)位于安装槽(16)的内侧,且拨条(17)位于套筒(18)的外侧,所述拨条(17)通过套筒(18)与横轴(19)相互连接,且横轴(19)位于尾板(12)的内部,所述横轴(19)的左端和右端均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20),且横轴(19)通过第二锥形齿轮(20)和第一锥形齿轮(15)与竖杆(14)相互连接,所述尾板(12)上开设有开口(21),且尾板(12)的外侧设置有挂钩(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清理装置,包括浮板(1)、水槽(9)、尾板(12)和拨条(17),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的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2),且无刷电机(2)的下方安装有竖轴(3),所述竖轴(3)位于浮板(1)的下方,且竖轴(3)的外侧连接有套杆(4),所述套杆(4)上安装有第一叶板(5),且第一叶板(5)通过套杆(4)与竖轴(3)相互连接,所述浮板(1)的左端分别安装有接收器(6)和电调器(7),且浮板(1)的右端安装有锂电池(8),并且接收器(6)、电调器(7)和锂电池(8)均位于浮板(1)的内部,所述水槽(9)位于浮板(1)的下方,且水槽(9)的内部安装有舵机(10),所述舵机(10)位于第一叶板(5)的下方,且舵机(10)上连接有舵板(11),并且舵板(11)位于水槽(9)的下方,所述尾板(12)位于浮板(1)的外侧,且尾板(12)与浮板(1)相互连接,所述尾板(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叶板(13),且第二叶板(13)位于竖杆(14)的外侧,所述竖杆(14)位于尾板(12)的内侧,且竖杆(14)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5)位于尾板(12)的内部,且尾板(12)上开设有安装槽(16),所述拨条(17)位于安装槽(16)的内侧,且拨条(17)位于套筒(18)的外侧,所述拨条(17)通过套筒(18)与横轴(19)相互连接,且横轴(19)位于尾板(12)的内部,所述横轴(19)的左端和右端均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20),且横轴(19)通过第二锥形齿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倩
申请(专利权)人:文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