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11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包括固定框架和升降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维修支撑杆,所述维修支撑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维修支撑杆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升降框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耳,所述支耳亦与维修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维修支撑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有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维修支撑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维修支撑杆、斜支撑杆和顶升气缸,解决了传统的重型偏心升降台维修不便,稳定性差的问题。

A Heavy Eccentric Lifting Platform for Easy Maintenan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vy eccentric lifting platform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including a fixed frame and a lifting frame. The side of the fixed frame is fixed with a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second support plate. A maintenance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One end of the maintenance support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hrough a pin shaft. The other end is overlapped on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frame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ear, which is also fixed by bolts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tenance support rod.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maintenance support rod, and an inclined support rod is inserted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one end of the inclined support rod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maintenance support rod through bolts. By setting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the maintenance support rod, the oblique support rod and the jack-up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inconvenience in maintenance and poor st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heavy eccentric lift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
本技术涉及偏心升降台
,具体为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
技术介绍
目前输送机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近年来在露天矿和地下矿的联合运输系统中输送机又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滚床输送机是车间物流生产线中的一种输送设备,结构简单紧凑,形式多样,在物流输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偏心升降滚床,利用偏心结构实现滚床在较小高度范围内升降,实现不同高度线体间工件的移动,更进一步扩展了滚床输送线的应用范围,但是传统的重型偏心升降台维修困难,在维修过程中,升降台稳定性差,故本技术设计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来解决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3033710U,授权公告2013.07.03公开了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体,支撑轮转动安置在台体下部;偏心轮位于支撑轮下方与支撑轮接触,通过固定的支承座支承并可进行偏心转动,以便通过支撑轮推动台体上升或下降,同时公开了升降台的升降结构,该升降台升降机构设计简单,且运行平稳,效率高。该专利中的升降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升降台在维修时,上框架与下框架结构不稳定,受力集中,上框架容易发生滑移,维修杆容易折断,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解决了传统的重型偏心升降台维修不便,稳定性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包括固定框架和升降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维修支撑杆,所述维修支撑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维修支撑杆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升降框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耳,所述支耳亦与维修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维修支撑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有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维修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升降框架底部的安装座铰接。优选的,所述维修支撑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维修支撑杆呈矩形状均匀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四周。优选的,所述升降框架同一侧的斜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斜支撑杆对称设置在升降框架的两端。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夹。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侧面亦固定设置有导向支撑板,所述导向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升降框架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套相配合的导向杆。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正面上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均转动设置在轴承座内,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套设有摆臂,所述摆臂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支撑轮抵接,所述支撑轮转动设置在安装架内,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升降框架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正面上亦固定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顶升气缸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架的正面两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使用时,当需要对固定框架上的驱动设备进行维修时,控制顶升气缸上升,使得支撑轮与偏心轮脱离,转动维修支撑杆,使得维修支撑杆的另一端从第二支撑板转动至支耳处,并通过螺栓与支耳固定住,转动斜支撑杆,使得两个斜支撑杆的端部分别转动至维修支撑杆上的通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再将顶升气缸复位,此时便可以对设备进行维修。(2)本技术通过设置斜支撑杆,使得整个维修支撑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偏移损坏,本技术亦具有单元施工快捷、使用维护方便、增容扩展容易和综合成本低等多种优势。(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夹,使得维修支撑杆不使用时,将其固定在第二支撑板处,避免其晃动,影响升降台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图中:1、固定框架;2、输出轴;3、轴承座;4、摆臂;5、偏心轮;6、支撑轮;7、安装架;8、升降框架;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维修支撑杆;12、通孔;13、支耳;14、斜支撑杆;15、安装座;16、固定夹;17、顶升气缸;18、导向支撑板;19、导向套;20、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包括固定框架1和升降框架8,固定框架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维修支撑杆11,维修支撑杆11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板9铰接,维修支撑杆11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支撑板10上,第二支撑板1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夹16,通过设置固定夹16,使得维修支撑杆11不使用时,将其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0处,避免其晃动,影响升降台的使用,升降框架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耳13,支耳13亦与维修支撑杆1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维修支撑杆11上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内插入有斜支撑杆14,斜支撑杆1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维修支撑杆11固定连接,斜支撑杆14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升降框架8底部的安装座15铰接,通过设置斜支撑杆14,使得整个维修支撑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偏移损坏,维修支撑杆11设置有四个,四个维修支撑杆11呈矩形状均匀设置在固定框架1的四周,升降框架8同一侧的斜支撑杆14设置有两个,两个斜支撑杆14对称设置在升降框架8的两端,固定框架1的侧面亦固定设置有导向支撑板18,导向支撑板1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导向套19,升降框架8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与导向套19相配合的导向杆20,固定框架1的正面上设置有输出轴2,输出轴2的两端均转动设置在轴承座3内,输出轴2的端部固定套设有摆臂4,摆臂4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轮5,偏心轮5与支撑轮6抵接,支撑轮6转动设置在安装架7内,安装架7固定设置在升降框架8的底部,固定框架1的正面上亦固定设置有顶升气缸17,顶升气缸17设置有两个,两个顶升气缸17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架1的正面两侧。使用时,当需要对固定框架1上的驱动设备进行维修时,控制顶升气缸17上升,使得支撑轮6与偏心轮5脱离,转动维修支撑杆11,使得维修支撑杆11的另一端从第二支撑板10转动至支耳13处,并通过螺栓与支耳13固定住,转动斜支撑杆14,使得两个斜支撑杆14的端部分别转动至维修支撑杆11上的通孔12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再将顶升气缸17复位,此时便可以对设备进行维修,通过设置斜支撑杆14,使得整个维修支撑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偏移损坏,通过设置固定夹16,使得维修支撑杆11不使用时,将其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0处,避免其晃动,影响升降台的使用。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维修支撑杆11、斜支撑杆14和顶升气缸17,解决了传统的重型偏心升降台维修不便,稳定性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包括固定框架(1)和升降框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维修支撑杆(11),所述维修支撑杆(11)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板(9)铰接,所述维修支撑杆(11)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支撑板(10)上,所述升降框架(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耳(13),所述支耳(13)亦与维修支撑杆(1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维修支撑杆(11)上设置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内插入有斜支撑杆(14),所述斜支撑杆(1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维修支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杆(14)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升降框架(8)底部的安装座(15)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包括固定框架(1)和升降框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维修支撑杆(11),所述维修支撑杆(11)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板(9)铰接,所述维修支撑杆(11)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支撑板(10)上,所述升降框架(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耳(13),所述支耳(13)亦与维修支撑杆(1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维修支撑杆(11)上设置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内插入有斜支撑杆(14),所述斜支撑杆(1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维修支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杆(14)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升降框架(8)底部的安装座(15)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支撑杆(1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维修支撑杆(11)呈矩形状均匀设置在固定框架(1)的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重型偏心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8)同一侧的斜支撑杆(1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斜支撑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明卢普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来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