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和一种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94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和一种设置有该无人机着线机构的无人机,包括动端卡线夹、静端卡线夹、扭力电机,以及与无人机本体连接的外壳。其中,动端卡线夹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线槽;静端卡线夹上设置有第二卡线槽,第二卡线槽和第一卡线槽位置相对;扭力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与螺纹孔适配的螺杆;静端卡线夹和扭力电机分别与外壳的两侧内壁固连,并且,动端卡线夹与外壳之间滑动配合,动端卡线夹相对外壳沿直线滑动时,其滑动方向与螺纹孔的中心轴线平行。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令无人机在线缆上实现停机和复飞,不受陆地复杂环境限制,无需另外设置无人机基地,在巡线作业时,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和巡检效率。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nding Mechanism and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nding mechanism and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landing mechanism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cluding a moving end clamp, a static end clamp, a torsion motor and a shell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One end of the clamp is provided with thread holes,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 slot; the static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lamp slot,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clamp slot; the driving end of the torsion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adapted to the thread holes; the static clamp and the torsion motor are respectively fixed to the inner walls of both sides of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dynamic clamp slot is fixed to the outer shell.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movable clamp is parallel to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threaded hole when it slides along a straight line with the outer shell.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the UAV can stop and fly again on the cable, not limited by the complex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and need not set up another UAV base, so it has high survivability and inspection efficiency in line patroll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和一种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以及一种设置有该无人机着线机构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我国电网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高压输电线路已超百万公里。然而,很多输电线路位于远离城镇、远离交通干线、人烟稀少的高山大岭地区,输电线路巡线作业每年都要进行多次,不仅巡检质量要求高、难度大,工作量浩大,而且面临各种复杂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可见,我国电网运维现状不容乐观。现有技术中,采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作业时,无人机需要依赖地面人员实时跟随操控,而且,无人机停车时对地面依赖性强,只能在平坦陆地着陆。从而,在远离城镇、远离交通干线、人烟稀少的高山大岭地区,无人机需要定时返回基地维护,无法实现长时远距离巡检,从而无法在无人、无基地停车的环境下进行自主巡检,巡检效率有很大限制。可见,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员跟随操控的无人机巡检方式,容易受到复杂环境影响,巡检效率难以得到提升,给电网安全管理带来许多隐患,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极为不利,已不能满足当前电网发展需求。因此,如何对复杂环境中的输电线路进行巡线作业,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和一种设置有该无人机着线机构的无人机,能够令无人机在线缆上实现停机和复飞,从而令无人机在进行巡检作业时具有较强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包括:动端卡线夹,所述动端卡线夹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线槽;静端卡线夹,所述静端卡线夹上设置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二卡线槽和所述第一卡线槽位置相对;扭力电机,所述扭力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螺杆;与无人机本体连接的外壳,所述静端卡线夹和所述扭力电机分别与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固连,并且,所述动端卡线夹与所述外壳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动端卡线夹相对所述外壳沿直线滑动时,其滑动方向与所述螺纹孔的中心轴线平行。优选地,在上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所述动端卡线夹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彼此配合的导航凸条和导航凹槽滑动配合。优选地,在上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所述外壳为长方体型外壳,所述长方体型外壳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导航凸条;并且,所述长方体型外壳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插入线缆的线缆入口,所述第二卡线槽的下侧边与所述线缆入口的一个侧边相接。优选地,在上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所述外壳外设置有着陆架,所述着陆架的底端为低于所述线缆入口的着陆支撑点,所述着陆架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无人机本体连接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在上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所述着陆架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左侧的第一V型支架,所述第一V型支架的V型折角处为低于所述线缆入口的左侧着陆支撑点,所述第一V型支架的两个顶点分别与所述无人机本体、所述线缆入口的左侧边固连;位于所述外壳右侧的第二V型支架,所述第二V型支架的V型折角处为低于所述线缆入口的右侧着陆支撑点,所述第二V型支架的两个顶点分别与所述无人机本体、所述线缆入口的右侧边固连。优选地,在上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所述连接结构为用于与所述无人机本体通过螺钉连接的连接圆孔。优选地,在上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所述第二卡线槽和所述第一卡线槽的卡接面上均设置有防滑橡胶。优选地,在上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所述第二卡线槽和所述第一卡线槽的卡接面均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曲率小于线缆横截面的曲率,两个所述弧形面相抵时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线缆横截面的直径。优选地,在上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座,所述扭力电机套设在所述卡座的圆形孔内;和/或,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静端卡线夹与所述固定柱固连。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如上文中所述的无人机着线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中设置有:用于控制飞行状态的飞控模块;用于拍摄图像的云台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以判断所述无人机着线机构和所述线缆之间位置关系的图像处理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所述飞控模块、所述无人机着线机构中的扭力电机分别信号连接的主控模块。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和设置有该无人机着线机构的无人机中,当扭力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能够驱动动端卡线夹在外壳内做直线滑动,从而令动端卡线夹的第一卡线槽和静端卡线夹的第二卡线槽彼此靠近或远离,二者靠近时夹紧线缆,远离时松开线缆。从而能够令无人机在线缆上实现停机和复飞,不受陆地复杂环境限制,无需另外设置无人机基地。而且,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可随时着线停车。从而令无人机在对复杂环境中的输电线路进行巡线作业时,具有较高的复杂环境(尤其是复杂地形环境、野外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和巡检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夹紧线缆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非工作状态时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夹紧粗线缆时的剖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夹紧细线缆时的剖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着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无人机本体,2-着陆架,3-外壳,4-可控卡线槽,5-线缆,101-云台模块,201-连接圆孔,202-着陆支撑点,301-卡座,302-导航凸条,303-固定柱,401-扭力电机,402-螺杆,403-动端卡线夹,404-防滑橡胶,405-导航凹槽,406-螺纹孔,407-静端卡线夹,501-线缆入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和一种设置有该无人机着线机构的无人机,能够令无人机在线缆上实现停机和复飞,从而令无人机在进行巡检作业时具有较强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夹紧线缆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非工作状态时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夹紧粗线缆时的剖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夹紧细线缆时的剖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着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包括动端卡线夹403、静端卡线夹407、扭力电机401,以及用于与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端卡线夹(403),所述动端卡线夹(40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406),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线槽;静端卡线夹(407),所述静端卡线夹(407)上设置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二卡线槽和所述第一卡线槽位置相对;扭力电机(401),所述扭力电机(401)的驱动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406)适配的螺杆(402);与无人机本体(1)连接的外壳(3),所述静端卡线夹(407)和所述扭力电机(401)分别与所述外壳(3)的两侧内壁固连,并且,所述动端卡线夹(403)与所述外壳(3)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动端卡线夹(403)相对所述外壳(3)沿直线滑动时,其滑动方向与所述螺纹孔(406)的中心轴线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着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端卡线夹(403),所述动端卡线夹(40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406),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线槽;静端卡线夹(407),所述静端卡线夹(407)上设置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二卡线槽和所述第一卡线槽位置相对;扭力电机(401),所述扭力电机(401)的驱动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406)适配的螺杆(402);与无人机本体(1)连接的外壳(3),所述静端卡线夹(407)和所述扭力电机(401)分别与所述外壳(3)的两侧内壁固连,并且,所述动端卡线夹(403)与所述外壳(3)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动端卡线夹(403)相对所述外壳(3)沿直线滑动时,其滑动方向与所述螺纹孔(406)的中心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卡线夹(403)与所述外壳(3)之间通过彼此配合的导航凸条(302)和导航凹槽(405)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为长方体型外壳,所述长方体型外壳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导航凸条(302);并且,所述长方体型外壳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插入线缆的线缆入口(501),所述第二卡线槽的下侧边与所述线缆入口(501)的一个侧边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外设置有着陆架(2),所述着陆架(2)的底端为低于所述线缆入口(501)的着陆支撑点(202),所述着陆架(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无人机本体(1)连接的连接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着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架(2)包括:位于所述外壳(3)左侧的第一V型支架,所述第一V型支架的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仁全武云发张斌徐雍周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