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82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该贴合装置包括下模、驱动机构、上模及第一检测器,下模用于在远离下模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及待贴合产品,驱动机构与上模连接以驱动上模往复运动,进而使得上模至少两次压合于待贴合产品,以将待贴合件贴合于待贴合产品上,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从而防止出现待贴合产品被漏压的情况,提高待贴合件与待贴合产品的贴合可靠性。

An attachment device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fit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lower die, a driving mechanism, an upper die and a first detector. The lower die is used to carry the parts to be fitted and the products to be fitted in turn in the direction far from the lower die.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die to drive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the upper die, thereby enabling the upper die to be fitted to the product to be fitted at least twice. On the product, the first detector is used to detect the number of pressing times of the product to be bonded, so that when the number of pressing times of the product to be bonded is less than two times, a reminder is issued to prevent the leakage pressure of the product to be bonded and to improve the bonding reliability of the product to be bonded and the product to be bon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装置
本申请涉及产品加工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的Logo通常采用热压工艺粘接在电池盖上,在热压过程中,为了保证粘接可靠性的同时,防止电池盖变形,一般需要热压两次,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少压一次的情况,从而降低了Logo与电池盖的粘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下模、驱动机构、上模及第一检测器,所述下模用于在远离所述下模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及待贴合产品,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模往复运动,进而使得所述上模至少两次压合于所述待贴合产品,以将所述待贴合件贴合于所述待贴合产品上,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的贴合装置包括下模、驱动机构、上模及第一检测器,下模用于在远离下模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及待贴合产品,驱动机构与上模连接以驱动上模往复运动,进而使得上模至少两次压合于待贴合产品,以将待贴合件贴合于待贴合产品上,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从而防止出现待贴合产品被漏压的情况,提高待贴合件与待贴合产品的贴合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下模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下模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10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0包括下模11、驱动机构12、上模13及第一检测器14。共同参阅图1及图2,图2是图1中下模11的截面示意图,其中,下模11用于在远离下模11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101及待贴合产品102,可以理解的,一般情况下,待贴合件101及待贴合产品102承载于下模11之后呈水平状态。其中,下模11设有定位槽111,待贴合件101设置于定位槽111的底部,待贴合产品102设置于定位槽111内且被定位槽111定位,可以理解的,定位槽111的形状及大小与待贴合产品102相匹配。可选的,下模11还设有容置槽112,容置槽112设置于定位槽111的底部且与定位槽111连通,以使得待贴合产品102在定位槽111内被定位后,盖设于容置槽112。可选的,上述的定位槽111及容置槽112可通过冲压成型。可选的,待贴合件101为logo,待贴合产品102为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驱动机构12与上模13连接,以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可以理解的,一般情况下,驱动机构12在竖直方向上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进一步的,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使得上模13至少两次压合于待贴合产品102,以将待贴合件101贴合于待贴合产品,也即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向靠近待贴合产品102的方向运动,直至上模13运动至可压合于待贴合产品102的位置对待贴合产品102提供压力,然后驱动上模13远离待贴合产品102,再重复上述靠近、远离的步骤至少两侧,从而将待贴合件101贴合于待贴合产品102,比如待贴合件101为logo,待贴合产品为电子设备的电池盖,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压合待贴合产品102两次,在保证贴合可靠性的前提下,还能防止压合次数过多导致电池盖变形或电池盖掉漆的情况。其中,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在可压合的位置持续预设的压合时间,以保证贴合件101与待贴合产品102的贴合可靠性。可选的,该预设的压合时间为8~12秒。可选的,驱动机构12为气缸,通过气缸的直线型驱动方式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2也可以为电机,可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的方式,驱动上模13在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一检测器14用于检测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从而防止出现待贴合产品102被漏压的情况,提高待贴合件101与待贴合产品102的贴合可靠性。具体的,第一检测器14设置于容置槽112内,以使得待贴合产品102盖设于容置槽112的同时,遮盖第一检测器14,从而在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且待贴合产品102从下模11取出时,第一检测器14发出提醒。可以理解的,当待贴合产品102遮盖第一检测器14,且第一检测器14检测待贴合产品102未从下模11取出时,第一检测器14不发出提醒,防止在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且待贴合产品102未从下模11取出时,第一检测器14误发提醒。可选的,第一检测器14为红外传感器。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还包括底座15,底座15用于承载下模11,也即下模11设置于底座15上。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还包括操作台16,底座15设置于操作台16上。其中,操作台16设有操作面板161,该操作面板161用于输入操作指令,以使得驱动机构12根据该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下模、驱动机构、上模及第一检测器,所述下模用于在远离所述下模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及待贴合产品,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模往复运动,进而使得所述上模至少两次压合于所述待贴合产品,以将所述待贴合件贴合于所述待贴合产品上,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下模、驱动机构、上模及第一检测器,所述下模用于在远离所述下模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及待贴合产品,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模往复运动,进而使得所述上模至少两次压合于所述待贴合产品,以将所述待贴合件贴合于所述待贴合产品上,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待贴合产品盖设于所述容置槽,以在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且所述待贴合产品从所述下模取出时,所述第一检测器发出提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模往复运动的次数,以使得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模往复运动的次数为所述至少两次,且所述待贴合产品从所述下模取出时,所述第一检测器不发出提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设有定位槽,所述待贴合产品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被所述定位槽定位,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且与所述定位槽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以在所述第一检测器发出提醒时,锁定所述驱动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铝庆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