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52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丝机,包括放线装置、拉丝装置和收线装置;放线装置至少包括放线盘和放线导轮,放线导轮用于将来自放线盘的坯线引导至拉丝装置内;拉丝装置至少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塔轮,坯线逐层绕设于塔轮的各直径层级上,随塔轮的转动实现拉丝操作;收线装置至少包括定速轮组和收线盘,其中,定速轮组用于将拉丝完成的坯线引导至收线盘进行收卷;其中,收线盘沿其转轴往复运动,从而进行线材的平整收卷,且放线盘和收线盘为主动转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有效的保证线束拉力的相对稳定性,实现了从放线到拉丝,再到收线的自动化操作,有效的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了废品率,保证了生产质量。

A Wire Draw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wire draw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wire drawing device, a wire drawing device and a wire drawing device; the wire drawing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a wire drawing disc and a wire drawing guide wheel, which is used to guide the blank wire from the wire drawing disc into the wire drawing device; the wire drawing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parallel tower wheels, and the blank wire is wound layer by layer at each diameter level of the tower wheel. On the top, the drawing operation is realized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tower wheel; the take-up device includes at least a set of constant speed wheels and a take-up disc, in which the set of constant speed wheels is used to guide the finished blank wire to the take-up disc for take-up; in which, the take-up disc moves back and forth along its rotating axis, so that the flat take-up of the wire is carried out, and the take-up disc and take-up disc rotate actively.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wire harness tension is effectively guaranteed, and the automatic operation from setting-out to drawing and then to receiving is realized. The labor cost i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reject rate is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quality is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丝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拉丝机。
技术介绍
拉丝机广泛应用于钢丝、制绳丝、预应力钢丝和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预加工处理,然而目前较为常用的拉丝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由于线束直径变化而带来的局部线速度变化而造成线材拉断,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拉丝机,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丝机,有效的保证线束拉力的相对稳定性,降低了废品率,保证了生产质量,从而降低人力成本。第一方面,一种拉丝机,包括:放线装置、拉丝装置和收线装置;放线装置至少包括放线盘和放线导轮,放线导轮用于将来自放线盘的坯线引导至拉丝装置内;拉丝装置至少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塔轮,坯线逐层绕设于塔轮的各直径层级上,随塔轮的转动实现拉丝操作;收线装置至少包括定速轮组和收线盘,其中,定速轮组用于将拉丝完成的坯线引导至收线盘进行收卷;其中,收线盘沿其转轴往复运动,从而进行线材的平整收卷,且放线盘和收线盘为主动转动。进一步地,放线导轮包括轮体和聚线块,其中,聚线块设置有孔洞,孔洞用于多股坯线的聚拢,轮体上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对坯线进行放置。进一步地,聚线块两端通过两夹板固定,其中,聚线块的两端设置有凸台,形成台阶面,台阶面与夹板内侧贴合设置,凸台贯穿夹板,凸台端部设置有螺纹段,聚线块通过与所述螺纹段连接的螺母进行挤压固定。进一步地,拉丝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塔轮进行放置的水箱,其中水箱的进水管末端包括螺旋段,螺旋段用于使得进水水流形成涡旋状。进一步地,在坯线拉丝过程中,还设置有至少一眼模,用于对线束进行整形。进一步地,定速轮组包括固定轮和调节轮;其中,固定轮的第一转轴固定设置,调节轮的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且二者间的距离根据线材的拉力弹性变化。进一步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间的距离根据线材的拉力弹性变化具体为,第一转轴固定设置,第二转轴固定于滑块上,滑块设置于滑槽内,且沿直线靠近或远离第一转轴,其中,滑槽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滑块的弹簧。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有效的保证线束拉力的相对稳定性,实现了从放线到拉丝,再到收线的自动化操作,有效的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了废品率,保证了生产质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拉丝机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放线导轮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放线装置1、放线盘11、放线导轮12、轮体12a、聚线块12b、夹板12c、拉丝装置2、塔轮21、水箱22、进水管22a、收线装置3、定速轮组31、固定轮31a、调节轮31b、收线盘32、坯线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中的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如图1~3所示,一种拉丝机,包括:放线装置1、拉丝装置2和收线装置3;放线装置1至少包括放线盘11和放线导轮12,放线导轮12用于将来自放线盘11的坯线4引导至拉丝装置2内;拉丝装置2至少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塔轮21,坯线4逐层绕设于塔轮21的各直径层级上,随塔轮21的转动实现拉丝操作;收线装置3至少包括定速轮组31和收线盘32,其中,定速轮组31用于将拉丝完成的坯线4引导至收线盘32进行收卷;其中,收线盘32沿其转轴往复运动,从而进行线材的平整收卷,且放线盘11和收线盘32为主动转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拉丝机在工作时,一股或多股坯线4依次经过放线导轮12实现定向的导向和坯线4的聚拢,随后通过各塔轮21进行拉丝操作,此部分为现有技术,具体的拉伸前后的线束直径比可通过塔轮21数量的合理选择控制,拉伸完成的线束通过定速轮组31的导向而达到收线盘32,其中定速轮组31的设置,可起到速度的缓冲作用,通过其与线束的摩擦作用来缓和线束的速度波动,从而使得收线盘32的收线更加均匀且稳定,收线盘32往复运动,可使得线束逐层的平整卷绕,将放线盘11和收线盘12设置为主动轮,可通过对二者转速的控制,有效的保证线束拉力的相对稳定性,通过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有效的实现了从放线到拉丝,再到收线的自动化操作,有效的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了废品率,保证了生产质量。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放线导轮12包括轮体12a和聚线块12b,其中,聚线块12b设置有孔洞,孔洞用于多股坯线4的聚拢,轮体12a上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对坯线4进行放置。上述优化方案中,有效的保证了坯线4的传输位置精度,从而使得线材在整个拉丝过程中的拉力更加均匀,具体的,通过控制孔洞的直径大小,可保证多股坯线4聚拢后的位置精度,通过卡槽的两侧壁对坯线4进行两侧的限位,可避免因左右窜动而引起的拉力不稳定问题。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聚线块12b两端通过两夹板12c固定,其中,聚线块12b的两端设置有凸台,形成台阶面,台阶面与夹板12c内侧贴合设置,凸台贯穿夹板12c,凸台端部设置有螺纹段,聚线块12b通过与螺纹段连接的螺母进行挤压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使得整个聚线块12b可进行角度的调节,从而根据入线方向对孔洞的转轴与地面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坯线4与孔洞的转轴角度平行,避免由于聚线块12b与坯线4间的摩擦力过大而引起的拉力不稳定问题。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拉丝装置2还包括用于对塔轮21进行放置的水箱22,其中水箱22的进水管22a末端包括螺旋段,螺旋段用于使得进水水流形成涡旋状。通过螺旋段的设置,可使得水箱内的冷却水形成搅动模式,从而使得热量均匀的分布,提高冷却效果,避免因冷却水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拉丝质量不稳定问题,保证拉丝效果。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在坯线4拉丝过程中,还设置有至少一眼模,用于对线束进行整形。通过眼模的设置,保证拉丝质量,对线束的截面形状进行稳定的控制。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定速轮组31包括固定轮31a和调节轮31b;其中,固定轮31a的第一转轴固定设置,调节轮31b的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且二者间的距离根据线材的拉力弹性变化。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间距离的弹性变化,可对线束的拉力变化进行缓冲,避免在收线端线束处于较小直径状态时的拉断现象。具体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间的距离根据线材的拉力弹性变化具体为,第一转轴固定设置,第二转轴固定于滑块上,滑块设置于滑槽内,且沿直线靠近或远离第一转轴,其中,滑槽内设置有连接第一转轴和滑块的弹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装置(1)、拉丝装置(2)和收线装置(3);所述放线装置(1)至少包括放线盘(11)和放线导轮(12),所述放线导轮(12)用于将来自所述放线盘(11)的坯线(4)引导至所述拉丝装置(2)内;所述拉丝装置(2)至少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塔轮(21),所述坯线(4)逐层绕设于所述塔轮(21)的各直径层级上,随所述塔轮(21)的转动实现拉丝操作;所述收线装置(3)至少包括定速轮组(31)和收线盘(32),其中,所述定速轮组(31)用于将拉丝完成的所述坯线(4)引导至所述收线盘(32)进行收卷;其中,所述收线盘(32)沿其转轴往复运动,从而进行线材的平整收卷,且所述放线盘(11)和所述收线盘(32)为主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装置(1)、拉丝装置(2)和收线装置(3);所述放线装置(1)至少包括放线盘(11)和放线导轮(12),所述放线导轮(12)用于将来自所述放线盘(11)的坯线(4)引导至所述拉丝装置(2)内;所述拉丝装置(2)至少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塔轮(21),所述坯线(4)逐层绕设于所述塔轮(21)的各直径层级上,随所述塔轮(21)的转动实现拉丝操作;所述收线装置(3)至少包括定速轮组(31)和收线盘(32),其中,所述定速轮组(31)用于将拉丝完成的所述坯线(4)引导至所述收线盘(32)进行收卷;其中,所述收线盘(32)沿其转轴往复运动,从而进行线材的平整收卷,且所述放线盘(11)和所述收线盘(32)为主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导轮(12)包括轮体(12a)和聚线块(12b),其中,所述聚线块(12b)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用于多股所述坯线(4)的聚拢,所述轮体(12a)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对所述坯线(4)进行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线块(12b)两端通过两夹板(12c)固定,其中,所述聚线块(12b)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宗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鼎天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