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25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结构,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可以调整装置的使用位置,包括支架杆组合体、升降组合体、外支撑杆、中间支撑杆和内支撑杆,第一滑板、中间滑板和第二滑板从左向右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的前端面,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均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的内壁上,支架杆本体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轴,第一滑板可方便滑柱Ⅱ的滑动;第二滑板可方便滑柱Ⅰ的滑动;中间滑板可方便与转杆螺纹连接;通过卡杆与外支撑杆本体的间隙配合连接,可实现卡杆对外支撑杆本体的支撑;转杆上的凸台和上限位套管可对转杆在固定板上的转动进行限制,使得转杆不脱离固定板;转盘上固定连接有把手,可方便手动转动转盘。

A Lifting Structure of Escape Port for Safety and Safety Rescu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o a lifting structure of an escape port of a safety and rescue device, which can adjust the use position of the device, including a support rod assembly, a lifting assembly, an external support rod, an intermediate support rod and an internal support rod. The first slide plate, an intermediate slide plate and a second slid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upport rod body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first one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upport rod body. The hinged rod and the second hinged rod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upport rod body. The lower side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support rod body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slide plate can facilitate the sliding of the slide column II; the second slide plate can facilitate the sliding of the slide column I; the middle slide plate can be easily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of the rotary rod; and the clamp rod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upport rod thr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clamp rod and the outer support rod body. The support of the body; the convex platform on the rotary bar and the upper limit sleeve can restrict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ry bar on the fixed plate, so that the rotary bar does not break away from the fixed plate; the rotary tabl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handle to facilitate manual rotation of the rotary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结构,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为CN201621473949.4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由滑板、轨道、驱动轴和驱动槽构成;滑板有两组,底部有直线导块在轨道中移动,其平面设置有多组贯通的结构相同的驱动槽,驱动槽成曲线形结构;与驱动槽一一匹配的驱动轴,驱动轴一端与开闭部件固定连接;驱动轴还通过轴承与驱动槽滑动配合。本技术针对重量大、厚度超厚、形体笨重的逃生口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尤其适用于平放结构的逃生口设置,其传动平稳性和同步性好,能实现完全的密封,根据不同的逃生口要求在同一滑板平面可设置多组同时驱动的驱动槽和驱动轴结构,使任何条件下的启闭均满足平稳、同步、均衡密封的要求,但是该技术的缺点是没有办法调整装置的使用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可以调整装置的使用位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包括支架杆组合体、升降组合体、外支撑杆、中间支撑杆和内支撑杆,所述支架杆组合体包括支架杆本体、第一滑板、中间滑板、第二滑板、卡杆、限位套管、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滑板、中间滑板和第二滑板从左向右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的前端面,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均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的内壁上,支架杆本体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轴,卡杆转动连接在支架杆本体上的转轴上,限位套管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上的转轴的下端,卡杆位于限位套管和支架杆本体之间;所述升降组合体包括固定板、滑柱Ⅰ、滑柱Ⅱ、上限位套管、转杆和转盘,滑柱Ⅰ和滑柱Ⅱ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下端面的左右两端,上限位套管和转盘分别固定连接在转杆的上下两端,转杆上设置有凸台,转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板的中端,固定板位于转杆上的凸台和上限位套管之间;所述滑柱Ⅰ和滑柱Ⅱ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板和第一滑板上,转杆通过螺纹连接在中间滑板上,支架杆本体位于固定板和转盘之间;所述外支撑杆包括外支撑杆本体和两个外梯形滑块,两个外梯形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外支撑杆本体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间支撑杆包括中间支撑杆本体、右梯形滑槽Ⅰ、左梯形滑槽Ⅱ、中间梯形滑块Ⅰ和中间梯形滑块Ⅱ,右梯形滑槽Ⅰ和左梯形滑槽Ⅱ分别设置在中间支撑杆本体外壁的右左两侧,中间梯形滑块Ⅰ和中间梯形滑块Ⅱ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支撑杆本体内壁前端的右左两侧;两个外梯形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右梯形滑槽Ⅰ和左梯形滑槽Ⅱ内,右梯形滑槽Ⅰ和左梯形滑槽Ⅱ的后端均设置有挡块Ⅰ,两个外梯形滑块均位于挡块Ⅰ的前端;所述内支撑杆包括内支撑杆本体、左梯形槽Ⅱ和右梯形槽Ⅱ,左梯形槽Ⅱ和右梯形槽Ⅱ分别设置在内支撑杆本体外壁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间梯形滑块Ⅰ滑动连接在左梯形槽Ⅱ内,中间梯形滑块Ⅱ滑动连接在右梯形槽Ⅱ内,左梯形槽Ⅱ和右梯形槽Ⅱ的后端均设置有挡块Ⅱ,中间梯形滑块Ⅰ和中间梯形滑块Ⅱ均位于挡块Ⅱ的前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所述转盘上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所述外支撑杆还包括外把手,外把手的左右两端均铰接连接在外支撑杆本体后端面的下侧。本技术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第一滑板可方便滑柱Ⅱ的滑动;第二滑板可方便滑柱Ⅰ的滑动;中间滑板可方便与转杆螺纹连接;通过卡杆与外支撑杆本体的间隙配合连接,可实现卡杆对外支撑杆本体的支撑;转杆上的凸台和上限位套管可对转杆在固定板上的转动进行限制,使得转杆不脱离固定板;转盘上固定连接有把手,可方便手动转动转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支架杆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升降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外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中间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内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杆组合体1;支架杆本体1-1;第一滑板1-2;中间滑板1-3;第二滑板1-4;卡杆1-5;限位套管1-6;第一铰接杆1-7;第二铰接杆1-8;升降组合体2;固定板2-1;滑柱Ⅰ2-2;滑柱Ⅱ2-3;上限位套管2-4;转杆2-5;转盘2-6;外支撑杆3;外支撑杆本体3-1;外把手3-2;外梯形滑块3-3;中间支撑杆4;中间支撑杆本体4-1;右梯形滑槽Ⅰ4-2;左梯形滑槽Ⅱ4-3;中间梯形滑块Ⅰ4-4;中间梯形滑块Ⅱ4-5;内支撑杆5;内支撑杆本体5-1;左梯形槽Ⅱ5-2;右梯形槽Ⅱ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本装置中所述的固定连接是指通过焊接、螺纹固定等方式进行固定,结合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所述的转动连接是指通过将轴承烘装在轴上,轴或轴孔上上设置有弹簧挡圈槽,通过将弹性挡圈卡弹簧挡圈槽内在实现轴承的轴向固定,实现转动;所述的滑动连接是指通过滑块在滑槽或导轨内的滑动进行连接;所述的铰接是指通过在铰链、销轴和短轴等连接零件上进行活动的连接方式;所述的铆接均是通过敲打或冲压铆钉端,敲打或冲压铆钉端部或尖端使镦部或尖端使镦粗成头,集中全力,用铆钉把金属物连在一起;所需密封处均是通过密封圈或O形圈实现密封。下面结合图1、2、3、4、5、6、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包括支架杆组合体1、升降组合体2、外支撑杆3、中间支撑杆4和内支撑杆5,所述支架杆组合体1包括支架杆本体1-1、第一滑板1-2、中间滑板1-3、第二滑板1-4、卡杆1-5、限位套管1-6、第一铰接杆1-7和第二铰接杆1-8,第一滑板1-2、中间滑板1-3和第二滑板1-4从右向左依次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的前端面,第一铰接杆1-7和第二铰接杆1-8均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内壁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支架杆本体1-1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轴,卡杆1-5转动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上的转轴上,限位套管1-6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上的转轴的下端,卡杆1-5位于限位套管1-6和支架杆本体1-1之间;第一滑板1-2可方便滑柱Ⅱ2-3的滑动;第二滑板1-4可方便滑柱Ⅰ2-2的滑动;中间滑板1-3可方便与转杆2-5螺纹连接;通过卡杆1-5与外支撑杆本体3-1的间隙配合连接,可实现卡杆1-5对外支撑杆本体3-1的支撑;所述升降组合体2包括固定板2-1、滑柱Ⅰ2-2、滑柱Ⅱ2-3、上限位套管2-4、转杆2-5和转盘2-6,滑柱Ⅰ2-2和滑柱Ⅱ2-3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下端面的左右两端,上限位套管2-4和转盘2-6分别固定连接在转杆2-5的上下两端,转杆2-5上设置有凸台,转杆2-5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1的中端,固定板2-1位于转杆2-5上的凸台和上限位套管2-4之间;转杆2-5上的凸台和上限位套管2-4可对转杆2-5在固定板2-1上的转动进行限制,使得转杆2-5不脱离固定板2-1;转盘2-6上固定连接有把手,可方便手动转动转盘2-6;所述滑柱Ⅰ2-2和滑柱Ⅱ2-3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包括支架杆组合体(1)、升降组合体(2)、外支撑杆(3)、中间支撑杆(4)和内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组合体(1)包括支架杆本体(1‑1)、第一滑板(1‑2)、中间滑板(1‑3)、第二滑板(1‑4)、卡杆(1‑5)、限位套管(1‑6)、第一铰接杆(1‑7)和第二铰接杆(1‑8),第一滑板(1‑2)、中间滑板(1‑3)和第二滑板(1‑4)从右向左依次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的前端面,第一铰接杆(1‑7)和第二铰接杆(1‑8)均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内壁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支架杆本体(1‑1)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轴,卡杆(1‑5)转动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上的转轴上,限位套管(1‑6)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上的转轴的下端,卡杆(1‑5)位于限位套管(1‑6)和支架杆本体(1‑1)之间;所述升降组合体(2)包括固定板(2‑1)、滑柱Ⅰ(2‑2)、滑柱Ⅱ(2‑3)、上限位套管(2‑4)、转杆(2‑5)和转盘(2‑6),滑柱Ⅰ(2‑2)和滑柱Ⅱ(2‑3)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下端面的左右两端,上限位套管(2‑4)和转盘(2‑6)分别固定连接在转杆(2‑5)的上下两端,转杆(2‑5)的中端设置有凸台,转杆(2‑5)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1)的中端,固定板(2‑1)位于转杆(2‑5)上的凸台和上限位套管(2‑4)之间;所述滑柱Ⅰ(2‑2)和滑柱Ⅱ(2‑3)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板(1‑4)和第一滑板(1‑2)上,转杆(2‑5)通过螺纹连接在中间滑板(1‑3)上,支架杆本体(1‑1)位于固定板(2‑1)和转盘(2‑6)之间;所述外支撑杆(3)包括外支撑杆本体(3‑1)和两个外梯形滑块(3‑3),两个外梯形滑块(3‑3)分别固定连接在外支撑杆本体(3‑1)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间支撑杆(4)包括中间支撑杆本体(4‑1)、右梯形滑槽Ⅰ(4‑2)、左梯形滑槽Ⅱ(4‑3)、中间梯形滑块Ⅰ(4‑4)和中间梯形滑块Ⅱ(4‑5),右梯形滑槽Ⅰ(4‑2)和左梯形滑槽Ⅱ(4‑3)分别设置在中间支撑杆本体(4‑1)外壁的右左两侧,中间梯形滑块Ⅰ(4‑4)和中间梯形滑块Ⅱ(4‑5)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支撑杆本体(4‑1)内壁前端的右左两侧;两个外梯形滑块(3‑3)分别滑动连接在右梯形滑槽Ⅰ(4‑2)和左梯形滑槽Ⅱ(4‑3)内,右梯形滑槽Ⅰ(4‑2)和左梯形滑槽Ⅱ(4‑3)的后端均设置有挡块Ⅰ,两个外梯形滑块(3‑3)均位于挡块Ⅰ的前端;所述内支撑杆(5)包括内支撑杆本体(5‑1)、左梯形槽Ⅱ(5‑2)和右梯形槽Ⅱ(5‑3),左梯形槽Ⅱ(5‑2)和右梯形槽Ⅱ(5‑3)分别设置在内支撑杆本体(5‑1)外壁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间梯形滑块Ⅰ(4‑4)滑动连接在左梯形槽Ⅱ(5‑2)内,中间梯形滑块Ⅱ(4‑5)滑动连接在右梯形槽Ⅱ(5‑3)内,左梯形槽Ⅱ(5‑2)和右梯形槽Ⅱ(5‑3)的后端均设置有挡块Ⅱ,中间梯形滑块Ⅰ(4‑4)和中间梯形滑块Ⅱ(4‑5)均位于挡块Ⅱ的前端;所述第一铰接杆(1‑7)和第二铰接杆(1‑8)均铰接在内支撑杆本体(5‑1)的前端,卡杆(1‑5)间隙配合连接在外支撑杆本体(3‑1)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防救生装置逃生口升降结构,包括支架杆组合体(1)、升降组合体(2)、外支撑杆(3)、中间支撑杆(4)和内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组合体(1)包括支架杆本体(1-1)、第一滑板(1-2)、中间滑板(1-3)、第二滑板(1-4)、卡杆(1-5)、限位套管(1-6)、第一铰接杆(1-7)和第二铰接杆(1-8),第一滑板(1-2)、中间滑板(1-3)和第二滑板(1-4)从右向左依次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的前端面,第一铰接杆(1-7)和第二铰接杆(1-8)均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内壁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支架杆本体(1-1)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轴,卡杆(1-5)转动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上的转轴上,限位套管(1-6)固定连接在支架杆本体(1-1)上的转轴的下端,卡杆(1-5)位于限位套管(1-6)和支架杆本体(1-1)之间;所述升降组合体(2)包括固定板(2-1)、滑柱Ⅰ(2-2)、滑柱Ⅱ(2-3)、上限位套管(2-4)、转杆(2-5)和转盘(2-6),滑柱Ⅰ(2-2)和滑柱Ⅱ(2-3)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下端面的左右两端,上限位套管(2-4)和转盘(2-6)分别固定连接在转杆(2-5)的上下两端,转杆(2-5)的中端设置有凸台,转杆(2-5)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1)的中端,固定板(2-1)位于转杆(2-5)上的凸台和上限位套管(2-4)之间;所述滑柱Ⅰ(2-2)和滑柱Ⅱ(2-3)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板(1-4)和第一滑板(1-2)上,转杆(2-5)通过螺纹连接在中间滑板(1-3)上,支架杆本体(1-1)位于固定板(2-1)和转盘(2-6)之间;所述外支撑杆(3)包括外支撑杆本体(3-1)和两个外梯形滑块(3-3),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兴刚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果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