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96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其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多排立柱、位于立柱顶端用于连接立柱的连接杆,所述的每排立柱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每相临的两排立柱通过多根连杆围成多个封闭的方形框,所述的青枣种植在封闭方框内的中心处,所述的火龙果种植在横杆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原来大棚结构进行改装后同时符合了青枣、为龙果的种植,节省了种植成本。

A greenhouse for mixed cultivation of jujube and Pitay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xed planting greenhouse for green jujube and pitaya frui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frame, the fram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ows of columns, a connecting rod at the top of the column for connecting the columns, each row of columns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a horizontal bar, the two rows of columns adjacent to each other are surrounded by a plurality of closed square frames through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rods, and the green jube planted in a sealing posi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closed box, the pitaya fruit is planted below the cross bar. The utility model utilizes the original greenhouse structure for refitt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forms to the cultivation of jujube and dragon fruit, thereby saving the plant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水果种植大棚,尤其涉及到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青枣生长快,挂果量大,枝条软,定植后应立竹架等进行支撑;修剪的主要工作为,在定植后及时注意选留5~6个主枝,并抹除或剪除其余芽、枝。进入结果阶段,在果径2厘米大小时须对较粗壮的新梢摘心。注意每次采收完最后一批果后应在嫁接口以上30~50厘米处剪截,以培育第二年的壮枝管理;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栽培时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围种植3-4株火龙果苗,让火龙果植株沿着立柱向上生长的栽培方式。种植规格双季节柱的株行距为1.5米×2米,按每柱周围栽4株苗计算,每667平方米可植750株。随着城市的发展,农田用地的减少,混合栽种成的了一个时代的流行以节省用地成本,同时这几年采摘园的流行,对采摘的园区的管理、结构应当更趋于采摘员的采摘,休闲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大棚式的青枣炎龙果混合栽培,以使该青枣炎龙果在棚风栽种,抵抗了外界的气候的影响同时也方便的采摘员雨天也可以采摘、游乐;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其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多排立柱、位于立柱顶端用于连接立柱的连接杆,所述的每排立柱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每相临的两排立柱通过多根连杆围成多个封闭的方形框,所述的青枣种植在封闭方框内的中心处,所述的火龙果种植在横杆的下方。一较佳技术特征:所述的每排立柱最下端的横杆与地面距离为90公分到11CM且该横杆位于火龙果植株位的正上方,所述的立柱两侧横杆设有火龙果长果支条的承托装置,该承托装置高度低于横杆高度。一较佳技术特征:所述的多个封闭的方形框的立柱离中心点的距离为1.5-2M。一较佳技术特征:所述每排立柱上的横杆为1-2根,所述的的连杆架设在每排立柱上的横杆上且数量与横杆相同,所述的横杆上设有连杆端处的锁定装置。一较佳技术特征:所述的承托装置包括多个承托面,每一承托面的一端连接在每排的相临或相间的两立柱之间且为可开合式的连接。一较佳技术特征:所述的承托装置包括每一排立柱最下端的横杆上具向两侧面倾斜向下延伸的延伸杆、连接在延伸端的承托面;所述的延伸端能相对立柱折叠,所述的延伸杆位于立柱头尾端。一较佳技术特征:所述的承托面包括由多根条带在两延伸端缠绕而成。一较佳技术特征:还包括一个可开合遮雨顶棚,所述的顶棚包括遮雨布、连接在遮雨布滑轮、连接在连接杆的上的滑道,所述的滑道呈圆形管状,所述的滑道正方具有一个条形缺口。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1、大棚起到遮风挡雨的同时也能作为固定青枣技条的作用。2、在大棚上立柱下方栽种火龙种,起到土地的合理化利用,且每排立柱下端设有横杆,且该横杆位于火龙果植株的上方,该结构使大棚多功能化了通过大棚的立柱、横杆取代现有技术给火龙果藤条攀援的水泥柱,节省了水泥柱成本且增大了其攀援面积。2、本技术在横杆的下方立柱的两柱设有承托装置,由于火龙果是攀援植物,横杆的设置是方便火龙果的攀援,但是火龙果只有向下垂时,其下垂部才会开花长果,但是火龙果的果实大,在风吹或人碰撞有可能出现掉果现象,而本技术的承托装置是用来承托该下垂的长果支条,避免了果实上述原因的掉落,为了适应火龙果长果支条的下垂,本承托装置的承托面也为倾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每一排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5为本技术连杆的托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7为本技术大棚顶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2、3、4、5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由多排立柱1、位于立柱顶端用于连接立柱的连接杆2组成的大棚架体,所述的每一排立柱由上往下由多根横杆3固定连接;上述的大棚还包括多根连杆4,该连杆4分别架设在立柱的横杆3上并构成多个封闭的方形区域;最好,该连杆4与横杆3架设处设有将连杆与横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可以是夹子或线绳绑定。本方案中的青枣应当种植在多个封闭的方形区域内,种杆处最好在中心处,考虑到青枣的树枝长势,本技术方案中的青枣种植点与两相临的核横杆3距离为1.5M-2M,所述的连杆为了起到青枣树枝的固定或矫正作用,该连杆4可以在横杆的自由选择固定点,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青枣树枝长势来调整连杆在横杆上的位置以靠近或远离青枣种植点。对于连杆4的位置,连杆4除了架设在横杆上的一种形式外还可以固定在立柱1上,即在立柱上设有一个托举结构5,该托举结构包括托举端51、夹紧部52,所述的夹紧部52固定在立柱1上,所述的托举端51包括具有连杆4放置槽,所述的托举端51通过一个托举臂52连接夹紧部53,所述的夹紧部52包括固定连接在托举臂母块521、与母块锁合连接的子块522;所述的母块521、子块522都设有一个相匹配的环形的槽口、位于环形的槽口两端向外延伸的连接耳523,所述的连接上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的母块、子块通过连接耳上的内螺纹孔用螺杆进行锁合。上述的每排立柱1上的横杆3为1到2根,且上下布置,上述的每一根横杆3长度默认为与每排立柱的长度相同。为了整合土地资源共用,增大土地的利用率,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结构改造以用来混合种植火龙果,其具体结构为:所述的立柱1上最下端的横杆3位于火龙果植株位的正上方,其横杆供火龙果藤条固定及攀爬,所述的立柱两侧设有火龙果长果支条的承托装置6,该承托装置高度不高于横杆高度,该承托装置6倾斜设置以适应火龙果长果支条的特性;所述的立柱最下端的横杆跟地面的距离为90CM-110CM。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承托装置6包括每一排立柱最下端的横杆上具向两侧倾斜向下延伸的延伸杆61、连接在延伸端的承托面62;所述的延伸杆61能相对立柱1开合;其具体有两种结构:1、所述的延伸杆61为两个且位于横杆3的头尾端,所述的承托面62为一个且两端连接在延伸杆61上;2、所述的延伸杆61为多根且均匀分布;所述的承托面62为多个,每一个承托面62位于每两根延伸杆61之间。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承托面62可以用绳直接在两延伸杆直接缠绕形成,也可以为一平面板,该平面板两端有挂钩,该延伸端具有挂槽,这样平面板可能通过挂钩挂在延伸端的挂槽内。见图5、6所示:所述的大棚还包括一个可开合的遮雨顶棚,所述的顶棚7包括遮雨布71、连接在遮雨布的滑圈72、连接在横杆上的滑道73。所述的滑道横截面呈C字形并位于大棚两侧边上连接杆上,该C字形滑道的开口向外;所述的滑道内设有滑轮731,所述的滑轮向滑道口外延伸连接勾732,所述的遮雨布的滑圈72连接在滑轮的连接勾上;所述的滑动轮为滚珠,所述的滑道缺口的宽度小于滚珠直径,以使滚珠限制在滑槽沿槽的长度滚动;所述的滑圈地为多个,相对应的滑轮也为多个;所述的遮雨布两端部设有牵引线74,该牵引线的自由端延伸到棚底下,即通过该牵引线的自由端拉扯使滑动轮移动从而带动整个遮雨布收纳或敞开。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其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多排立柱、位于立柱顶端用于连接立柱的连接杆,每排立柱通过横杆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排立柱通过多根连杆围成多个封闭的方形框,所述的青枣种植在封闭方框内的中心处,所述的火龙果种植在横杆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其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多排立柱、位于立柱顶端用于连接立柱的连接杆,每排立柱通过横杆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排立柱通过多根连杆围成多个封闭的方形框,所述的青枣种植在封闭方框内的中心处,所述的火龙果种植在横杆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排立柱最下端的横杆与地面距离为90公分到11CM且该横杆位于火龙果植株位的正上方,所述的立柱两侧横杆设有火龙果长果支条的承托装置,该承托装置高度低于横杆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封闭的方形框的立柱离青枣种植中心处的距离为1.5-2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枣火龙果混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立柱上的横杆为1-2根,所述的连杆架设在每排立柱上的横杆上且数量与横杆相同,所述的横杆上设有连杆端处的锁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仙游县百信农林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