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光路传输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656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光路传输组件。荧光成像系统包括产生激发光的激发光源、光路传输组件及成像装置。光路传输组件包括第一运动平台、第二运动平台、反射镜、安装架及物镜。第一运动平台可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运动平台设置于第一运动平台上,且相对第一运动平台可沿第二方向移动。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设置于第一运动平台上,第二反射镜设置于第二运动平台上。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于设置于第二运动平台上。物镜设置于安装架上。成像装置设置于安装架上,成像装置位于第二反射镜与物镜之间。激发光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反射后,能够通过物镜照射在样品上。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and its optical transmission modu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and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component thereof. The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includes an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an imaging device. The optical transmission module includes the first motion platform, the second motion platform, the mirror, the mounting frame and the objective lens. The first moving platform can move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second motion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motion platform and can move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first motion platform. The mirror includes a first mirror and a second mirror. The first mirro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moving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mirro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moving platform. The mounting frame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second motion platform. The objective lens is mount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The imag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and the imaging devic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econd mirror and the objective lens. After the excitation light is reflected by the first mirror and the second mirror in turn, it can be irradiated on the sample through the objective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光路传输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光路传输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荧光成像系统,主要通过二维移动样品,以实现二维荧光成像,但是,传统的荧光成像系统无法对位置固定的样品进行二维扫描。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一些荧光成像系统运用了光纤扫描技术或者反射振镜技术,使其能够对样品进行二维扫描。光纤扫描技术是将激光耦合进光纤,然后将光纤的另一端接上物镜并固定在二维移动平台上,通过移动光纤的位置实现激光在样品上二维扫描。反射振镜技术是采用反射振镜搭建的空间光路,通过控制振镜的倾角让光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到物镜上,最后聚焦在样品的不同位置,实现对样品的二维扫描。但是,对于光纤扫描技术,激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严重损失光强。此外,光纤对激光的偏振度有很大影响,不能应用在偏振分辨的荧光探测中。对于反射振镜技术,其扫描范围将受到物镜入射口尺寸的限制,当入射角偏大时,光斑会变形,严重影响荧光效率,因此反射振镜技术仅可以在微小范围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位置固定的样品进行二维扫描的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光路传输组件。一种光路传输组件,包括:第一运动平台,可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运动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平台上,所述第二运动平台相对所述第一运动平台可沿第二方向移动;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平台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平台上;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运动平台上;及物镜,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物镜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相对的两侧;其中,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及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能够通过所述物镜照射在样品上,移动所述第一运动平台及所述第二运动平台,所述激发光能够与所述物镜同步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通过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平台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及三维移动平台,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平台上,所述三维移动平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三维移动平台上,所述三维移动平台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安装架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激发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通过所述连通孔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镜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包括第二支撑柱及第二反射镜片,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反射镜片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侧板及顶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三维移动平台上,所述侧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侧板相连接,所述侧板开设有供所述激发光通过的通孔,所述物镜设置于所述侧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包括第一支撑柱及第一反射镜片,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平台上,所述第一反射镜片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发光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沿所述第二方向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镜上,所述激发光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沿第三方向通过所述物镜,且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三者之间两两垂直。一种荧光成像系统,包括: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光路传输组件;及成像装置,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成像装置位于第二反射镜及物镜之间,样品反射的光信号能够通过物镜被所述成像装置接收,以形成图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及第一半反半透镜,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半反半透镜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出的所述激发光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半反半透镜及所述物镜照射到所述样品上,所述样品反射的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物镜后,能够经过所述第一半反半透镜反射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以被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照明光源及第二半反半透镜,所述照明光源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照明光源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物镜之间,所述第二半反半透镜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第二半反半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半反半透镜与所述物镜之间,所述照明光源产生的照射光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半反半透镜反射后通过所述物镜照射到所述样品上,所述激发光及所述光信号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半反半透镜。上述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光路传输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反射后,然后通过物镜照射在样品上,样品反射的光信号能够通过物镜被成像装置接收,以形成图像。通过移动第一运动平台及第二运动平台,激发光与物镜同步运动,从而能够对样品进行二维扫描。荧光成像系统能够对位置完全固定的样品进行二维扫描,扫描区域较大,应用范围广。激光的光路为空间光路,避免了光纤带来的光强的损失,偏振损失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荧光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荧光成像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激发光在光路传输组件中传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3,一实施方式中的荧光成像系统,能够对位置固定的样品进行二维扫描,扫描范围较大,应用范围广。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该荧光成像系统包括激发光源(图未示)、光路传输组件10及成像装置20。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30,激发光30通过光路传输组件10传输后,能够照射在样品上。具体地,激发光源为激光器,激发光30为激光。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激发光源也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光路传输组件10包括第一运动平台100、第二运动平台200、移动组件300、反射镜、安装架500及物镜600。第一运动平台100可以沿着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运动平台200设置于第一运动平台100上,第二运动平台200相对第一运动平台100可沿第二方向移动。移动组件300包括固定板310及三维移动平台320。固定板310设置于第二运动平台200上,固定板310开设有供激发光30通过的连通孔312。三维移动平台320设置于固定板310上,三维移动平台320可以沿着三个不同的方向运动。一实施方式中,三维移动平台320能够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运动。并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三者之间两两垂直。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为Y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路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动平台,可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运动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平台上,所述第二运动平台相对所述第一运动平台可沿第二方向移动;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平台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平台上;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运动平台上;及物镜,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物镜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相对的两侧;其中,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及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能够通过所述物镜照射在样品上,移动所述第一运动平台及所述第二运动平台,所述激发光能够与所述物镜同步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路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动平台,可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运动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平台上,所述第二运动平台相对所述第一运动平台可沿第二方向移动;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平台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平台上;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运动平台上;及物镜,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物镜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相对的两侧;其中,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及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能够通过所述物镜照射在样品上,移动所述第一运动平台及所述第二运动平台,所述激发光能够与所述物镜同步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通过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平台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及三维移动平台,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平台上,所述三维移动平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三维移动平台上,所述三维移动平台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安装架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激发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通过所述连通孔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镜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路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包括第二支撑柱及第二反射镜片,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反射镜片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侧板及顶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三维移动平台上,所述侧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侧板相连接,所述侧板开设有供所述激发光通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