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88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包括控制器、电解池装置、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水泵、污垢回收槽和循环水槽,水泵的进液口与电解装置出液口连通,水泵的出液口分别与污垢回收槽和循环水槽的进液口连通,污垢回收槽和循环水槽的出液口分别与电解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污垢回收槽用隔膜分成污垢离子区和污垢回收液区,电解装置还包括转换开关,循环水槽和污垢回收槽还分别设置有电动阀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水处理及除垢,加快水处理效率,自动清洗极板污垢,保证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大大节省人力和时间。

An Automatic Electro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and Scale Remova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electro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and scale remov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ler, an electrolytic cell device, a liquid level detection device for an electrolytic cell, a first conductivity detection device, a second conductivity detection device, a water pump, a fouling recovery tank and a circulating tank. The liquid inlet of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electrolytic device, and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uling recovery tank and the circulating tank respectively. The liquid inlet is connected,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fouling recovery tank and the circulating water tan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of the electrolysis device. The membrane of the fouling recovery tank is divided into the fouling ion zone and the fouling recovery liquid zone. The electrolysis device also includes a switch. The circulating water tank and the fouling recovery tank are also equipped with electric valves. The automatic electro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and descal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self-operation. Dynamic water treatment and scale removal, speed up 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 automatic cleaning of plate dirt,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o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device, greatly save manpower and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除垢电解池通常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电解使钙镁离子在阴极上结垢,从而达到软化硬水的目的。经过发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阴极上形成的污垢层会影响后续结垢,甚至会在一次处理流程未结束时停止水处理,需要对极板上的污垢层进行处理后才能继续工作。而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人为监测处理效果及极板结垢情况,及时清理极板。这样不仅降低了电化学水处理的处理效率,同时也消耗大量的用电量以及人力,极大地限制了电化学法的工程应用。现有的电化学处理设备多采用机械刮刀处理阴极结垢,或者采用将电化学处理设备置于循环水池中一定时间后取出进行清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弊端,机械刮刀的方式容易损害电极表面,且随着磨损的不断发生会导致运行不稳定,而在循环水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出进行清理无法实现连续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依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包括控制器、电解装置、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水泵、循环水槽和污垢回收槽;所述电解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底部,所述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的进液口处,所述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的出液口处;所述水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电解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循环水槽的进液口和所述污垢回收槽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循环水槽的出液口与所述污垢水槽的出液口均与所述电解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解装置、所述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所述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和所述水泵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化学作用使循环水中的污垢离子在电极板上结垢,从而减少循环水的硬度,在电解池因极板污垢层的积累导致水处理效率降低甚至停止水处理时,通过电解装置的阴阳极互换,改变电场方向,同时在污垢回收液的冲洗溶解作用下,自动清洗极板污垢,保证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污垢离子形成污垢后,会降低循环水的电导率,通过检测电解装置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液体的电导率值变化,自动判断循环水的处理程度和除垢程度以及是否进行水处理或除垢。全过程无需人力监控,减少了电解装置的低效和无效工作时间,提高电化学水处理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池、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和转换开关,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竖直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电解池内;所述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极板、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二极板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直流电流或第二直流电源与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转换开关的连接,可以实现极性转换电路。在循环水电解处理时,转换开关将第一极板与第一直流电源导通,第一极板为阴极,第二极板为阳极,电场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同,循环水中的钙镁等污垢离子通过电化学作用下更容易在第一极板上形成污垢层,提高了水处理效率。在清洗极板污垢时,转换开关将第一极板与第二直流电源导通,第一极板为阳极,第二极板为阴极,在电场方向的改变以及污垢回收液的作用下,第一极板上的污垢层溶解脱落,此时电场方向与污垢回收液流动方向相反,污垢离子无法到达阴极即第二极板上,只能随污垢回收液进入污垢回收槽。进一步,所述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循环水槽的进液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循环水槽的出液口与所述电解装置的进液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第一电动阀门和所述第二电动阀门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污垢回收槽的进液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电动阀门,所述污垢回收槽的出液口与所述电解装置的进液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电动阀门,所述第三电动阀门和所述第四电动阀门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循环水槽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污垢回收槽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电动阀门,可以自动地对循环水槽和污垢回收槽的开关进行实时监控,无需人为操作,即可自动完成电化学水处理及除垢过程。进一步,所述循环水槽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电动阀门之间还设置过滤网。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过滤网的设置,可以保证循环水槽中的循环水在进入电解池中已经经过初步过滤。进一步,所述污垢回收槽内部还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污垢回收槽的内部空间划分为污垢离子区和污垢回收液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污垢回收液经过电解装置的出液口排出后,并通过水泵、第三电动阀门和污垢回收槽的进液口进入到污垢离子区,污垢回收液经过隔膜进入到污垢回收液区,并依次污垢回收槽的出液口、第四电动阀门和电解装置的进液口进入电解装置中;经过污垢回收槽中的隔膜将污垢离子和污垢回收液分离开,有利于污垢回收液的循环利用,减少成本,促进电化学法的工程应用。进一步,所述隔膜为纳滤膜或者反渗透膜。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纳滤膜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反渗透膜能截留大于0.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通过纳滤膜或者反渗透膜的过滤作用,进入到污垢回收槽中的污垢离子无法进入到污垢回收液区,被阻隔在污垢离子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的电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的循环水及污垢回收液流向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控制器,2、电解装置,3、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4、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5、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6、水泵,7、循环水槽,8、污垢回收槽;21、电解池,23、第一极板,24、第二极板,25、第一直流电源,26、第二直流电源,27、转换开关,71、第一电动阀门,72、第二电动阀门,81、第三电动阀门,82、第四电动阀门,83、污垢离子区,84、污垢回收液区,85、隔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下面将结合图1-2对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进行详细地介绍。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包括控制器1、电解装置2、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3、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4、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5、水泵6、循环水槽7和污垢回收槽8;所述电解装置2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电解池液位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电解装置(2)、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3)、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4)、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5)、水泵(6)、循环水槽(7)和污垢回收槽(8);所述电解装置(2)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底部,所述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4)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的进液口处,所述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5)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的出液口处;所述水泵(6)的进液口与所述电解装置(2)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水泵(6)的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循环水槽(7)的进液口和所述污垢回收槽(8)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循环水槽(7)的出液口与所述污垢回收槽(8)的出液口均与所述电解装置(2)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电解装置(2)、所述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3)、所述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4)、所述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5)和所述水泵(6)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电解装置(2)、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3)、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4)、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5)、水泵(6)、循环水槽(7)和污垢回收槽(8);所述电解装置(2)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底部,所述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4)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的进液口处,所述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5)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的出液口处;所述水泵(6)的进液口与所述电解装置(2)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水泵(6)的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循环水槽(7)的进液口和所述污垢回收槽(8)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循环水槽(7)的出液口与所述污垢回收槽(8)的出液口均与所述电解装置(2)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电解装置(2)、所述电解池液位检测装置(3)、所述第一电导率检测装置(4)、所述第二电导率检测装置(5)和所述水泵(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电化学水处理与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2)包括电解池(21)、第一极板(23)、第二极板(24)、第一直流电源(25)、第二直流电源(26)和转换开关(27),所述第一极板(23)和所述第二极板(24)竖向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电解池(21)内;所述转换开关(27)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所述第一极板(23)、所述第一直流电源(25)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九阳陈琦林纬汪威程航吴礼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鑫丞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