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73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包括:固定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防撞梁外板、加强板、防撞梁内板;所述防撞梁外板设置为两端有弧形过渡结构的矩形板,且防撞梁外板的背部设置有与防撞梁外板为一体式结构的防撞梁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的改进,具有中空结构的溃散区,为防撞梁提供了变形缓冲的空间,能吸收分散部分撞击力,减少了车身主体的受损程度,具有双层防撞缓能结构,能有效增强防撞梁的抗弯能力与弯曲变形吸能能力,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防撞梁整体结构的传导吸能效率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Kind of Inner Plate of Automobile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ner plate of an automobile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a first baffle, a second baffle, a third baffle, an outer plate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 reinforcing plate and an inner plate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the outer plate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s arranged as a rectangular plate with an arc transition structure at both ends, and the back of the outer plate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plate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ntegrated structure with the outer plat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ner plate of a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of an automobile, it has the collapse zone of a hollow structure, which provides the deformation buffer space for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bsorbs and disperses part of the impact force, reduces the damage degree of the body body body, has a double-deck anti-collision retarding structure,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bending capacity and bending deformation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nd realiz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passengers in the car. The advantages of conduction and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re improved, thereby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raised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i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结构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交通压力也随之增大,相对而言,汽车行驶在路上发生事故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这种形势下,汽车厂商以及购车的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对一辆车的安全来说,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必须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被动安全性能则和一款车型的车身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坚固并且具有有效缓冲能力的车身能大大降低碰撞对车内乘员所带来的伤害,而先进的设计理念、科学的设计结构和合理的用料则决定着车身是否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优化汽车最基本的车身结构是最经济实惠的“碰撞安全系统。”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而对于在日常行驶中多发的追尾事故来说,汽车保险杠则是尤其重要的安全屏障,然而保险杠,只是防撞梁的外皮,是塑料或者轻薄的铁皮做的,实验证明它不经撞,是为了美观,真正保护车内成员安全的,是内部的防撞梁,车辆应该有前后两根防撞钢梁,前面一根,汽车追尾时候起重要缓冲作用,后面一根,在被追尾的时候起重要缓冲作用,而如果没有这些防撞梁,保险杠的“保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注重前防撞梁材质、厚度等对其强度性能的影响,而从结构方面对防撞梁缓冲和吸能的影响考虑的比较少,未能充分利用碰撞压溃区的变形空间,碰撞吸能效率低,并且会导致碰撞时传递到乘员舱的力过大、加速度峰值偏高等问题,不利于乘员的安全保护。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未能充分利用碰撞压溃区的变形空间,碰撞吸能效率低,导致碰撞力度大,不利于车内乘员的安全保护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包括:固定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防撞梁外板、开口、吸能盒、加强板、防撞梁内板;所述防撞梁外板设置为两端有弧形过渡结构的矩形板,且防撞梁外板的背部设置有与防撞梁外板为一体式结构的防撞梁内板;所述防撞梁外板的前端左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相连接;所述防撞梁外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且加强板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相连接;所述防撞梁外板的右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三挡板,且第三挡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三挡板的前端均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防撞梁内板的背部两侧设置有吸能盒,且吸能盒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内板相连接;所述吸能盒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吸能盒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所述防撞梁外板与防撞梁内板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且防撞梁外板与防撞梁内板通过辊压点焊形成中间内凹上下两端凸出的密闭腔室。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侧视均呈与防撞梁外板相配合的ㄈ形状,且第一挡板与与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通过螺栓装配组合形成间隔式的弧形缓冲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所述开口至少设置有四处,且开口成左右对称方式分别排列在第一挡板与及第三挡板的前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所述加强板呈波纹状设置在第二挡板内部的上方,且加强板的宽度为第三挡板宽度的二分之一。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通过三处挡板的设置,与防撞梁外板固定后形成了中空结构的溃散区,为防撞梁提供了变形的空间,在车辆发生撞击时,能通过挡板的变形,缓冲吸收分散部分撞击力,减少了车身主体的受损程度,保障乘车人员的安全。2、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通过防撞梁内外板的配合设置,使防撞梁具有双层防撞缓能结构,能有效增强防撞梁的抗弯能力与弯曲变形吸能能力,能最大程度的吸收传导碰撞能量,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防撞梁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3、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通过加强板的设置,在车体发生碰撞时,能缓冲碰撞能量,并进行分散传递,减小碰撞能量对车体前端水箱的损伤,保证了车体内部结构的安全,减少了维修资本,提高了防撞梁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4、本技术通过对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的改进,具有中空结构的溃散区,为防撞梁提供了变形缓冲的空间,能吸收分散部分撞击力,减少了车身主体的受损程度,具有双层防撞缓能结构,能有效增强防撞梁的抗弯能力与弯曲变形吸能能力,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防撞梁整体结构的传导吸能效率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板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三挡板4、防撞梁外板5、开口6、吸能盒7、加强板8、防撞梁内板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包括:固定板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三挡板4、防撞梁外板5、开口6、吸能盒7、加强板8、防撞梁内板9;防撞梁外板5设置为两端有弧形过渡结构的矩形板,且防撞梁外板5的背部设置有与防撞梁外板5为一体式结构的防撞梁内板9;防撞梁外板5的前端左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一挡板2,且第一挡板2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相连接;防撞梁外板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二挡板3,且第二挡板3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包括:固定板(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三挡板(4)、防撞梁外板(5)、开口(6)、吸能盒(7)、加强板(8)、防撞梁内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外板(5)设置为两端有弧形过渡结构的矩形板,且防撞梁外板(5)的背部设置有与防撞梁外板(5)为一体式结构的防撞梁内板(9);所述防撞梁外板(5)的前端左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一挡板(2),且第一挡板(2)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相连接;所述防撞梁外板(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二挡板(3),且第二挡板(3)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所述第二挡板(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8),且加强板(8)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相连接;所述防撞梁外板(5)的右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三挡板(4),且第三挡板(4)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与第三挡板(4)的前端均开设有矩形开口(6);所述防撞梁内板(9)的背部两侧设置有吸能盒(7),且吸能盒(7)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内板(9)相连接;所述吸能盒(7)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板(1),且固定板(1)通过螺栓与吸能盒(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包括:固定板(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三挡板(4)、防撞梁外板(5)、开口(6)、吸能盒(7)、加强板(8)、防撞梁内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外板(5)设置为两端有弧形过渡结构的矩形板,且防撞梁外板(5)的背部设置有与防撞梁外板(5)为一体式结构的防撞梁内板(9);所述防撞梁外板(5)的前端左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一挡板(2),且第一挡板(2)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相连接;所述防撞梁外板(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二挡板(3),且第二挡板(3)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所述第二挡板(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8),且加强板(8)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相连接;所述防撞梁外板(5)的右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三挡板(4),且第三挡板(4)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5)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与第三挡板(4)的前端均开设有矩形开口(6);所述防撞梁内板(9)的背部两侧设置有吸能盒(7),且吸能盒(7)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廖金林王正金温旭涛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寅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