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逸哲专利>正文

新型隔声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437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居住或工作在噪声较大的房间的新型隔声窗帘。包括有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其不同之处在于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设置有塑料薄膜包裹空气的中间层,所述的中间层均匀布置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所述的中间层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重量轻、隔声量大、质软、美观。2)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居住或工作在噪声较大的房间的新型隔声窗帘。技术背景目前,很多建筑物包括住宅、办公大楼等大多离马路较近,由交通噪声引起的污染问题 越来越严重,直接干扰人们的正常休息与工作,而目前的窗帘隔声量很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一种新型隔声窗帘,其既具有传 统窗帘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较高的隔声降噪效果。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解决方案为新型隔声窗帘,包括有上棉麻织 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其不同之处在于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设置有塑料薄膜 包裹空气的中间层。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中间层均匀布置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中间层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 重量轻、隔声量大、质软、美观。2) 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隔声窗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隔声窗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隔声窗帘与普通窗帘隔声量比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进一步加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隔声窗帘,包括有上棉麻织物层3和下棉麻织物层 1,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均勾布置有塑料薄膜包裹空气的中间层2,上棉麻织 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表面为平整形,中间层截面为椭圆形。图3表示的是本技术隔声窗 帘与普通窗帘隔声量的对比,显然,采用本技术的隔声窗帘其隔声量要增大许多。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隔声窗帘,包括有上棉麻织物层6和下棉麻织物层 4,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均匀布置有塑料薄膜包裹空气的中间层5,上棉麻织 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表面为波浪形,中间层截面为椭圆形。权利要求1、新型隔声窗帘,包括有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其特征在于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设置有塑料薄膜包裹空气的中间层。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声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均匀布置在上棉麻织 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隔声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截面为圆形或椭 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居住或工作在噪声较大的房间的新型隔声窗帘。包括有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其不同之处在于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设置有塑料薄膜包裹空气的中间层,所述的中间层均匀布置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所述的中间层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重量轻、隔声量大、质软、美观。2)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文档编号E06B5/00GK201015527SQ20072008514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黄逸哲 申请人:黄逸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隔声窗帘,包括有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其特征在于在上棉麻织物层和下棉麻织物层之间设置有塑料薄膜包裹空气的中间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逸哲
申请(专利权)人:黄逸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