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115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属于农业施肥机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包括支撑行走系统以及对称固定在其上的两组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其中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的位置均可调节并相互配合实现定量定位施肥;其中施肥系统中的光电传感器接收外界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贯通式电磁铁的拉缩,拉动主动连杆以旋转轴旋转进而打开施肥挡片,同时从动连杆随旋转轴的旋转使量肥挡片关闭,把量肥挡片与施肥挡片间储肥施向沟槽内;通过调节量肥挡片的不同位置,调节量肥挡片与施肥挡片间的距离实现施肥的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玉米中期定株点穴式施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施肥过程中机械对玉米植株的损伤。

A controllable photoelectric top dresser for maize hole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rollable photoelectric corn hole fertilizer applicato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fertilizer applicator.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supporting walking system and two groups of fertilization systems and ditching systems symmetrically fixed thereon,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fertilization system and ditching system can be adjusted and coordinated to achieve quantitative positioning fertilization; the photoelectric sensor in the fertilization system receives external signals, controls the te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through electromagnet through relays, and pulls the active connecting rod to rotate the rotation axis.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lower connecting rod rotates with the rotating axis to close the fertilizer gauge and apply fertilizer storage between the gauge and the fertilizer gauge into the groov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gauge gauge and the fertilizer gauge can be adjusted by adjusting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gauge gaug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gauge gauge and the fertilizer gaug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mid-term fixed-plant point fertilization of maize,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ertilizer, saves labor force, and reduces the mechanical damage to maize plants in the process of fert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属于农业施肥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玉米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是大喇叭口期,该阶段的玉米对养分需求也是最大的。因此,在大喇叭口期对玉米追施化肥,对其产量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植株高大,施肥机械难以进地。因此,在传统作业上,人们往往采用人工追肥或者小型追肥器追肥。人工施肥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在人工施肥过程中,玉米对漫洒在地表的肥料利用率低,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小型追肥器施肥一般靠人工操作完成,劳动强度大,施肥量难以精确控制,容易造成施肥不足或者施肥过量问题,玉米对化肥的利用率差。在追肥作业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一些农业专家学者们结合中耕作业,研制出了集深松、除草和追肥于一体的中耕追肥机,决定在玉米拔节期左右进行追肥。但是,在中耕追肥机械田间作业过程中,发现存在伤根、伤苗现象,严重影响了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影响了玉米终期产量。目前出现的仍是依靠碰撞玉米茎秆来触发施肥装置开关的闭合的施肥机。传统的玉米变量穴施(或点堆)追肥机械使用寿命低,容易对玉米茎秆造成破坏性影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用于解决现在玉米中期施肥肥料利用率低,伤根、伤苗现象,没有配套的光电施肥机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包括支撑行走系统以及对称固定在其上的两组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其中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的位置均可调节并相互配合实现定量定位施肥;所述施肥系统包括肥箱32、导肥管15和控量施肥装置,肥箱32固定在机架22的后端上方,肥箱32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导肥管15连通至控量施肥装置,控量施肥装置安装在固定架34上且可沿固定架34左右伸缩调节,固定架34安装在支撑行走系统上;所述控量施肥装置由控肥管1、下支架2、光电传感器3、主动连杆4、施肥挡片5、上支架6、旋转轴7、从动连杆8、量肥挡片9、复位弹簧10、轴承座11、贯通式电磁铁12、电磁铁底座13组装而成,控肥管1的上端开口与导肥管15的出口相连,控肥管1的下端开口对准开沟器16,控肥管1的下端固定有下支架2,上端固定有上支架6,光电传感器3和贯通式电磁铁12固定在下支架2上,光电传感器3和贯通式电磁铁12分别与固定在支撑行走系统上的继电器14相连,旋转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1固定在下支架2和上支架6上,旋转轴7上固定有主动连杆4和从动连杆8,从动连杆8位于主动连杆4的上方,主动连杆4靠近控肥管1的一侧上固定有施肥挡片5,另一端与贯通式电磁铁12相连,从动连杆8靠近控肥管1的一侧上固定有量肥挡片9,控肥管1上开设有若干凹槽,其中最下方的凹槽与施肥挡片5对应,其余凹槽与调节至不同位置的量肥挡片9对应,复位弹簧10套设在主动连杆4和下支架2之间的旋转轴7上;所述开沟系统包括开沟器16和调节架18,调节架18固定在开沟器16上,调节架18包括竖杆和横杆,横杆固定在支撑行走系统上且可沿左右方向伸缩调节。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行走系统包括行走轮19、机架22、防护板23、支撑轮36、电动机30、电池组31,其中防护板23固定在机架22上,防护板23包括一水平板和两个竖直侧板,行走轮19固定在两个竖直侧板之间,电动机30和电池组31固定在水平板上,电动机30上固定有主动链轮27,行走轮19上固定有从动链轮29,主动链轮27和从动链轮29之间通过传动链28相连;机架22的前端固定有防护罩26和拖拉架25,机架22的后端下方固定有支撑架35,支撑轮36固定在支撑架35上,机架22的后端上方固定有扶手架3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轮36用其他覆土镇压机构替代。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34上横向开设有条形的调节孔Ⅱ39,螺栓Ⅱ37穿过调节孔Ⅱ39以及下支架2将固定架34和控量施肥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18的横杆上开设有条形的调节孔Ⅰ38,螺栓Ⅰ17穿过调节孔Ⅰ38将横杆固定在支撑行走系统上。进一步的,所述控肥管1为不锈钢管,所述导肥管15为波纹管。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玉米穴施追肥机利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玉米秸秆的存在,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前方有玉米秸秆时,通过继电器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方式来控制贯通式电磁铁的拉缩,拉动主动连杆以旋转轴旋转进而将施肥挡片从控肥管从拉出,同时从动连杆随旋转轴的旋转使量肥挡片插入控肥管上的凹槽内,阻断来自肥箱的肥料,把量肥挡片与施肥挡片间储肥施向开沟器开出的沟槽内,完成一次施肥后由复位弹簧将控量施肥装置复位;通过更换量肥挡片的插在控肥管上不同位置的凹槽,调节量肥挡片与施肥挡片间的距离,可实现施肥的控量,通过调节两侧控量施肥装置的间距以及两侧开沟器之间的间距可以适应不同垄距的玉米植株,同时实现两垄玉米的开沟施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机利用光电传感器感测玉米植株,来控制施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时仅需一人进行操作。2、该施肥机结构简单,机身较轻,可以在玉米行间灵活作业。3、该施肥机的开沟器和控量施肥装置都通过左右调节来调节作业幅宽,满足不同农户对玉米种植不同行距的要求。4、该施肥机的覆土镇压轮的位置可以更换,满足不同农化的不同要求。5、该施肥机成本较低,维修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6、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保证玉米中期施肥的作业要求,避免了施肥过程中对玉米植株的损伤,大大的提高了移栽作业效率和施肥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量施肥装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开沟器装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控肥管、2-下支架、3-光电传感器、4-主动连杆、5-施肥挡片、6-上支架、7-旋转轴、8-从动连杆、9-量肥挡片、10-复位弹簧、11-轴承座、12-贯通式电磁铁、13-底座、14-继电器、15-导肥管、16-开沟器、17-螺栓Ⅰ、18-调节架、19-行走轮、20-轴承、21-冲压轴承座、22-机架、23-防护板、24-传动链通过孔、25-拖拉架、26-防护罩、27-主动链轮、28-传动链、29-从动链轮、30-电动机、31-电池组、32-肥箱、33-扶手架、34-固定架、35-支撑架、36-支撑轮、37-螺栓Ⅱ、38-调节孔Ⅰ、39-调节孔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包括支撑行走系统以及对称固定在其上的两组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其中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的位置均可调节并相互配合实现定量定位施肥;每个部分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施肥系统包括肥箱32、导肥管15和控量施肥装置,肥箱32固定在机架22的后端上方,肥箱32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导肥管15连通至控量施肥装置,控量施肥装置安装在固定架34上且可沿固定架34左右伸缩调节,固定架34安装在支撑行走系统上;所述控量施肥装置由控肥管1、下支架2、光电传感器3、主动连杆4、施肥挡片5、上支架6、旋转轴7、从动连杆8、量肥挡片9、复位弹簧10、轴承座11、贯通式电磁铁12、电磁铁底座13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行走系统以及对称固定在其上的两组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其中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的位置均可调节并相互配合实现定量定位施肥;所述施肥系统包括肥箱(32)、导肥管(15)和控量施肥装置,肥箱(32)固定在机架(22)的后端上方,肥箱(32)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导肥管(15)连通至控量施肥装置,控量施肥装置安装在固定架(34)上且可沿固定架(34)左右伸缩调节,固定架(34)安装在支撑行走系统上;所述控量施肥装置由控肥管(1)、下支架(2)、光电传感器(3)、主动连杆(4)、施肥挡片(5)、上支架(6)、旋转轴(7)、从动连杆(8)、量肥挡片(9)、复位弹簧(10)、轴承座(11)、贯通式电磁铁(12)、电磁铁底座(13)组装而成,控肥管(1)的上端开口与导肥管(15)的出口相连,控肥管(1)的下端开口对准开沟器(16),控肥管(1)的下端固定有下支架(2),上端固定有上支架(6),光电传感器(3)和贯通式电磁铁(12)固定在下支架(2)上,光电传感器(3)和贯通式电磁铁(12)分别与固定在支撑行走系统上的继电器(14)相连,旋转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1)固定在下支架(2)和上支架(6)上,旋转轴(7)上固定有主动连杆(4)和从动连杆(8),从动连杆(8)位于主动连杆(4)的上方,主动连杆(4)靠近控肥管(1)的一侧上固定有施肥挡片(5),另一端与贯通式电磁铁(12)相连,从动连杆(8)靠近控肥管(1)的一侧上固定有量肥挡片(9),控肥管(1)上开设有若干凹槽,其中最下方的凹槽与施肥挡片(5)对应,其余凹槽与调节至不同位置的量肥挡片(9)对应,复位弹簧(10)套设在主动连杆(4)和下支架(2)之间的旋转轴(7)上;所述开沟系统包括开沟器(16)和调节架(18),调节架(18)固定在开沟器(16)上,调节架(18)包括竖杆和横杆,横杆固定在支撑行走系统上且可沿左右方向伸缩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行走系统以及对称固定在其上的两组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其中施肥系统和开沟系统的位置均可调节并相互配合实现定量定位施肥;所述施肥系统包括肥箱(32)、导肥管(15)和控量施肥装置,肥箱(32)固定在机架(22)的后端上方,肥箱(32)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导肥管(15)连通至控量施肥装置,控量施肥装置安装在固定架(34)上且可沿固定架(34)左右伸缩调节,固定架(34)安装在支撑行走系统上;所述控量施肥装置由控肥管(1)、下支架(2)、光电传感器(3)、主动连杆(4)、施肥挡片(5)、上支架(6)、旋转轴(7)、从动连杆(8)、量肥挡片(9)、复位弹簧(10)、轴承座(11)、贯通式电磁铁(12)、电磁铁底座(13)组装而成,控肥管(1)的上端开口与导肥管(15)的出口相连,控肥管(1)的下端开口对准开沟器(16),控肥管(1)的下端固定有下支架(2),上端固定有上支架(6),光电传感器(3)和贯通式电磁铁(12)固定在下支架(2)上,光电传感器(3)和贯通式电磁铁(12)分别与固定在支撑行走系统上的继电器(14)相连,旋转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1)固定在下支架(2)和上支架(6)上,旋转轴(7)上固定有主动连杆(4)和从动连杆(8),从动连杆(8)位于主动连杆(4)的上方,主动连杆(4)靠近控肥管(1)的一侧上固定有施肥挡片(5),另一端与贯通式电磁铁(12)相连,从动连杆(8)靠近控肥管(1)的一侧上固定有量肥挡片(9),控肥管(1)上开设有若干凹槽,其中最下方的凹槽与施肥挡片(5)对应,其余凹槽与调节至不同位置的量肥挡片(9)对应,复位弹簧(10)套设在主动连杆(4)和下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庆辉贾广鑫王国富洪方伟刘雄佩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