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自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凹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自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前方,自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一凸肋,凸肋位于第三凹槽的后方;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外且填充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导线;一第二绝缘壳,包覆成型于第一绝缘壳外且越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填充第三凹槽,凸肋嵌设于第二绝缘壳内,增强了第一绝缘壳、第二绝缘壳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结合力,防止第一绝缘壳、第二绝缘壳与绝缘本体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如今,线缆连接器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子行业内研发人员利用线缆良好的弯曲性能和密封性,可使线缆连接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稳定的电力和讯号的传输。以汽车的线缆连接器为例,一般包括一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多个接线端子以及一线缆,所述线缆具有多根导线,所述接线端子一端与汽车插座相插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线相连接,以进行电力或讯号传输,所述绝缘本体外壁面凹设一凹槽,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凹槽以将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导线固定于一体,一第二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以形成所述线缆连接器。然而,消费者在使用所述线缆连接器的过程中,会经常插拔所述线缆连接器,使得所述线缆连接器经常受到外力的拉扯。由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一绝缘壳仅通过所述凹槽进行配合固定,但是为了保证所述绝缘本体的结构强度,所述凹槽凹设的深度和延伸的长度均有限,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绝缘壳一大部分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仅一小部分进入所述凹槽与所述凹槽的侧面相结合,从而使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一绝缘壳的结合力较弱,另外,由于所述绝缘本体未设置任何结构与所述第二绝缘壳配合,使得所述第二绝缘壳仅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以进行固定,使得所述第二绝缘壳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与所述第一绝缘壳脱离。如此,当所述线缆连接器受到频繁的外力拉扯时,所述第一绝缘壳和所述第二绝缘壳之间容易开裂产生缝隙甚至脱胶,使外界的水汽容易进入所述线缆连接器内部,导致所述线缆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差,并且被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的导线容易暴露在所述绝缘本体外而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与破坏,影响了所述线缆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线缆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绝缘本体上凹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供第一绝缘壳填充以增加第一绝缘壳与绝缘本体的结合力,并且在绝缘本体凹设第三凹槽以供第二绝缘壳填充以及在绝缘本体上增设凸肋以嵌设于第二绝缘壳内以增强与第二绝缘壳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结合力的线缆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前方,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一凸肋,所述凸肋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后方;至少一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一线缆,具有至少一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所述导线;一第二绝缘壳,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且越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凸肋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内。进一步,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凸设形成所述凸肋,自所述凸肋的后端面向前贯穿设有至少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三凹槽沿前后方向相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凸肋的后方,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凸肋的前方,所述第一凹槽自后向前贯穿所述凸肋的下方以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的后边缘向后超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后边缘,所述第一凹槽的前边缘向前超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前边缘,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进一步,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横向方向上间隔排列,每一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多个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一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将多个所述第一填充部连接为一体。进一步,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凹设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后方,多个所述凹陷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横向方向上交替设置,且每一所述凹陷部与其相邻的每一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多个所述凹陷部形成多个桥接部,每一所述桥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填充部。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设有一挡止壁,所述第二绝缘壳具有一第三填充部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挡止壁挡止于所述第三填充部的外侧。进一步,所述第二填充部位于所述第三填充部和所述凸肋之间,且所述第二填充部的后边缘与所述凸肋的前边缘位于同一竖直面上。进一步,至少一端子槽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凹设且向后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收容于所述端子槽,所述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侧面,至少一所述侧面向前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一第一接触部,所述侧面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后方向后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一导接部,自所述导接部向后且朝向所述端子槽的侧壁延伸形成一抵持部,所述端子槽的侧壁对应设有一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挡止于所述抵持部的后端。进一步,所述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连接两个所述侧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向内凸设形成一第二接触部。进一步,所述端子自至少一所述侧面沿竖直方向凸设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抵持部的后方,所述端子槽的侧壁沿所述竖直方向设有一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挡止于所述限位部的前端。进一步,所述端子槽的上端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一隔栏,所述端子槽的下端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二隔栏,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隔栏与所述第二隔栏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距。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配合部,自所述基部的外壁面从后向前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自所述基部四周凸设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环绕于所述配合部外围,且与所述配合部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自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向后凹设一环形凹槽,一防水圈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进一步,所述线缆具有一外绝缘层及外露出所述外绝缘层的多根所述导线,所述端子具有多个,多根所述导线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端子电性连接,一防水胶涂布于多个所述导线的外围且填充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线之间的缝隙,所述防水胶与所述外绝缘层相邻接,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所述防水胶,所述第二绝缘壳具有向下弯折延伸的一线缆穿出部供所述线缆穿过,所述线缆穿出部自上向下宽度渐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自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且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如此不仅增大了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的结合力增强,而且由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不同,使得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均能够结合牢固,避免发生开裂的问题,保证所述第一绝缘壳能够稳固的包覆固定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所述导线,提高所述线缆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并且所述凸肋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所述凸肋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壳的外侧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壳,避免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前方,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一凸肋,所述凸肋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后方;至少一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一线缆,具有至少一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所述导线;一第二绝缘壳,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且越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凸肋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前方,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一凸肋,所述凸肋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后方;至少一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一线缆,具有至少一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所述导线;一第二绝缘壳,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且越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凸肋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凸设形成所述凸肋,自所述凸肋的后端面向前贯穿设有至少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三凹槽沿前后方向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凸肋的后方,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凸肋的前方,所述第一凹槽自后向前贯穿所述凸肋的下方以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后边缘向后超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后边缘,所述第一凹槽的前边缘向前超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前边缘,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横向方向上间隔排列,每一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多个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一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将多个所述第一填充部连接为一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凹设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后方,且多个所述凹陷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横向方向上交替设置,每一所述凹陷部与其相邻的每一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多个所述凹陷部形成多个桥接部,每一所述桥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填充部。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设有一挡止壁,所述第二绝缘壳具有一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祖国,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