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459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8:53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城市建筑物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所述居民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通过设置居民标记物、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三者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式监控平台能够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采集到的行人图像信息和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匹配,若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城市居民个人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便能够自动控制固定式监控平台拍照、录像,从而能够对可疑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管,对城市管理效率而言,必将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A Method of Using Intelligent Federation of Thing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t City

A method of using an intelligent City-based Federation of things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residential markers installed on the body of each city resident, and a plurality of fixed monitoring platforms and servers installed on the city buildings respectively. The residential markers store the correspon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urban residents. By setting up resident markers, fixed monitoring platform and server, the fixed monitoring platform can match the pedestrian image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the receiving range of the monitoring platform with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urban residents to the server. If there is no matching between the pedestrian image information and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urban residents, the server can be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The fixed monitoring platform can take photos and videos so as to supervise suspicious people effectively, which will sur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rban management qualita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管理系统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现今存在不能全面采集分析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身份信息等情况,从而不能对事故案件及不安全问题及时发现、迅速报案、准确查证、妥善处置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及其运用方法(公开号CN106886970A),其包括多个门禁主机、多个物业管理机、多个用户终端、多个警务终端、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分别通过网络与门禁主机、物业管理机、用户终端、警务终端网络连接,所述门禁主机包括控制主板及与其相连的门禁卡读卡器、网络模块、摄像头、安防预警模块,所述门禁主机通过网络模块与服务器连接。该专利技术针对城中村的治理现状,依托预警数据分析、云平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集成应用,为警务人员、社区村委、物业人员、户主用户提供的一套完善的综合人员管理系统,实现了警务、社区、物业、住户联动,为保障社区治安秩序和居民出入安全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该方案虽然对于城市管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对可疑人员是采用常规的人脸识别方法,而人脸识别的局限性大,无法监控到方方面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人脸识别技术对可疑人员的监控具有局限性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城市建筑物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所述居民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式监控平台中的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行人图像信息,并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配对;3)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4)步骤3进行的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中心为国家数据库、公安数据库或运营商数据库。进一步的,还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临时居住的外地人身体上的外地人标记物,所述外地人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外地人个人信息;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外地人身体上的外地人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外地人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外地人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均无法与服务器接收到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外地人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外地人标记物为植入式芯片、手机、身份证、携带式手环、携带式指环、携带式臂环中的一种。进一步的,若步骤4中,经所述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后得出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为危险分子,则服务器报警。进一步的,经所述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后得出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为危险分子后,所述服务器还能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与该固定式监控平台相邻的其它固定式监控平台使负责该其它固定式监控平台的工作人员同时出动。进一步的,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将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与该固定式监控平台相邻的其它固定式监控平台以对该行人进行监控,并依此绘制出该行人的移动轨迹图。进一步的,还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车辆上或手持对讲机上的移动式监控平台。进一步的,所述居民标记物为植入式芯片、手机、身份证、携带式手环、携带式指环、携带式臂环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行人图像信息包括行人的脸部轮廓、行人的肢体动作、行人的骨骼、行人的穿着、行人的发型、行人的面部胎记。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居民标记物、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三者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式监控平台能够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采集到的行人图像信息和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匹配,若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城市居民个人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便能够自动控制固定式监控平台拍照、录像,从而能够对可疑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管,对城市管理效率而言,必将得到一个质的提升。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外地人标记物与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三者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式监控平台还能够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采集到的行人图像信息和外地人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匹配,若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和外地人个人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便能够自动控制固定式监控平台拍照、录像,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率。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服务器能够绘制出无法与城市居民个人信息相匹配的行人的移动轨迹图,可以切实地监控到可疑人员的动向,对预防犯罪及及时打击犯罪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4、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移动式监控平台,能够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提高了城市监控覆盖率,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1、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城市建筑物(如居民楼、电线杆等)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2、服务器3;居民标记物1存储有对应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式监控平台2中的第一摄像头21实时采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行人图像信息,并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3;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可以为第一摄像头21的有效监控范围;2)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1能够将其存储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2,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2将该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3,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配对;3)若步骤1中服务器3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城市建筑物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所述居民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式监控平台中的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行人图像信息,并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3)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4)步骤3进行的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城市建筑物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所述居民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式监控平台中的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行人图像信息,并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身体上的居民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3)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4)步骤3进行的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为国家数据库、公安数据库或运营商数据库。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临时居住的外地人身体上的外地人标记物,所述外地人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外地人个人信息;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外地人身体上的外地人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外地人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外地人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均无法与服务器接收到的城市居民个人信息、外地人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市大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