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47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包括第一正光焦度群组、第一负光焦度群组、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和第三正光焦度群组;第一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二凸透镜;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凹透镜、第三凹透镜和第三凸透镜;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凸透镜,以及第四凹透镜和第五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六凸透镜和第五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七凸透镜,以及第八凸透镜和第六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七凹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的光焦度群组和透镜分配合理,能够满足4K分辨率摄像机的要求。

A le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en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ositive focus group, a first negative focus group, a second positive focus group and a third positive focus group; a first positive focus group comprises a glued lens consisting of a first concave lens and a first convex lens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left to right, and a second convex lens; and a first negative focus group comprises a second convex lens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left to right. Concave lens, the third concave lens and the third convex lens; the second positive focus group includes the fourth convex lens arranged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cementing lens composed of the fourth concave lens and the fifth convex lens, as well as the cementing lens composed of the sixth convex lens and the fifth concave lens; the third positive focus group includes the seventh convex lens arranged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eighth convex lens and the fifth convex lens. The cementing lens composed of the sixth concave lens and the seventh concave lens. The optical focus group and lens distribution of the lens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reasonabl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 4K resolution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路网日益密集、交通日益繁忙,为了维护交通安全、防止交通堵塞、实现繁忙路况下的秩序井然;为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一款日夜共焦高分辨率的镜头具有现实意义。现在市面上的变焦镜头大部分结构简单、性能指标低,在图像的清晰度上只能与200-300万像素的标清CCD或CMOS摄像机适配,现有分辨率较高的镜头也只能达到600万像素,拍摄效果一般,图片价值不大,只能适应监控领域“看”之需要。这样的分辨率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4K分辨率摄像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无法满足4K分辨率摄像机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正光焦度群组、第一负光焦度群组、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和第三正光焦度群组;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和第二正光焦度群组之间设置有光栏,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右侧设有滤光片和像面;所述第一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凹透镜、第三凹透镜和第三凸透镜;所述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凸透镜,以及第四凹透镜和第五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六凸透镜和第五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七凸透镜,以及第八凸透镜和第六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七凹透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透镜、第三凸透镜、第五凹透镜和第六凹透镜均采用超高折射率材料;所述第一凹透镜、第三凸透镜、第五凹透镜和第六凹透镜的折射率均大于1.8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正光焦度群组的焦距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的焦距的比值的绝对值大于2.1且小于2.8;所述第三正光焦度群组的焦距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的焦距的比值的绝对值大于1.2且小于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第三凹透镜、第六凸透镜和第七凸透镜采用低色散材料;所述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第三凹透镜、第六凸透镜和第七凸透镜的阿贝数均大于65。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的焦距范围为大于等于8毫米,且小于等于4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的视场角范围为大于等于12度,且小于等于65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正光焦度群组、第一负光焦度群组、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和第三正光焦度群组;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和第二正光焦度群组之间设置有光栏,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右侧设有滤光片和像面;所述第一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凹透镜、第三凹透镜和第三凸透镜;所述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凸透镜,以及第四凹透镜和第五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六凸透镜和第五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七凸透镜,以及第八凸透镜和第六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七凹透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头采用4群15片型式,也就是4个光焦度群组,一共15片透镜。光焦度群组和透镜分配合理,能够满足4K分辨率摄像机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短焦8mm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中焦25.1mm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长焦40mm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白光场景下短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白光场景下中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白光场景下长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红外场景下短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红外场景下中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头在红外场景下长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镜头在白光场景下短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镜头在白光场景下中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镜头在白光场景下长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镜头在红外场景下短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镜头在红外场景下中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镜头在红外场景下长焦时的传递函数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结构示意图,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正光焦度群组G1、第一负光焦度群组G2、第二正光焦度群组G3和第三正光焦度群组G4;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G2和第二正光焦度群组G3之间设置有光栏P1,第三正光焦度群组G4右侧设有滤光片P2和像面P3;所述第一正光焦度群组G1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凹透镜1和第一凸透镜2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二凸透镜3;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G2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凹透镜4、第三凹透镜5和第三凸透镜6;所述第二正光焦度群组G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凸透镜7,以及第四凹透镜8和第五凸透镜9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六凸透镜10和第五凹透镜11组成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三正光焦度群组G4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七凸透镜12,以及第八凸透镜13和第六凹透镜14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七凹透镜15。光栏P1可以自动连续调节,可以满足现代光学仪器的智能化要求。滤光片P2是用来选取所需辐射波段的光学器件。滤光片P2右侧为像面P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头,采用4群15片型式的光学透镜,也就是4个光焦度群组,一共15片透镜。光焦度群组和透镜分配合理,能够满足4K分辨率摄像机的要求。为了提高镜头的折射率,减小镜头总长度,所述第一凹透镜1、第三凸透镜6、第五凹透镜11和第六凹透镜14均采用超高折射率材料;所述第一凹透镜1、第三凸透镜6、第五凹透镜11和第六凹透镜14的折射率均大于1.80。例如第一凹透镜1、第三凸透镜6、第五凹透镜11和第六凹透镜14的折射率可以是1.9、2.0、2.1等,并且第一凹透镜1、第三凸透镜6、第五凹透镜11和第六凹透镜14的折射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一般球面镜片光线在进入镜片后到焦平面时在其边缘部份比中央部分容易产生严重的折射与弯曲,此现象会导致锐利度和对比度降低及光斑的产生,从而使得图像质量下降。而此种因球面镜片所产生的像差称为球面像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凹透镜1、第三凸透镜6、第五凹透镜11和第六凹透镜14的折射率均大于1.80,还可以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正光焦度群组、第一负光焦度群组、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和第三正光焦度群组;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和第二正光焦度群组之间设置有光栏,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右侧设有滤光片和像面;所述第一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凹透镜、第三凹透镜和第三凸透镜;所述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凸透镜,以及第四凹透镜和第五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六凸透镜和第五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七凸透镜,以及第八凸透镜和第六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七凹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正光焦度群组、第一负光焦度群组、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和第三正光焦度群组;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和第二正光焦度群组之间设置有光栏,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右侧设有滤光片和像面;所述第一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一负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凹透镜、第三凹透镜和第三凸透镜;所述第二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凸透镜,以及第四凹透镜和第五凸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六凸透镜和第五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三正光焦度群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七凸透镜,以及第八凸透镜和第六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以及第七凹透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透镜、第三凸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法官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