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炉气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4287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有关一种隧道窑炉气密装置,系指位移在隧道窑炉内的台车两侧设有阻气道,在阻气道布设有隔热气密材,该左、右阻气道的隔热气密材且与隧道窑炉的两侧内壁相密接所构成;据之,该烧制工作物之隧道窑炉内的热气和窑炉外的冷空气,将不会自隧道窑炉两侧内壁和台车之间的通道发生外漏或渗入现象,而该前后相衔接并位移在隧道窑炉内的诸台车,亦不会因为相互左右游离,而发生热气和冷空气自衔接处外漏和渗入情形,从而,不但可提高工作物的烧制效率和质量,亦具节省燃料的节能和经济性,尤其,该台车结构更可防止被高温破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效果。

Gas-tight device of tunnel kil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unnel kiln air-tight device, which means that there is an air-tight passage on both sides of the trolley displaced in the tunnel kiln, and a heat-insulating air-tight material distributed in the air-tight passage. The heat-insulating air-tight material of the left and right air-tight passages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s of both sides of the tunnel kiln; accordingly, the hot gas in the tunnel kiln and the cold air outside the kiln of the tunnel kiln for firing the working substance will not come from the tunnel kiln. Leakage or infiltration occurs in the passageway between the inner walls of both sides of the furnace and the trolley, and the trolleys which are connected and displaced in the tunnel kiln will not leak and infiltrate from the joint of hot and cold air because they are free from each other. Thus, not only the burn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work products can be improved, but also the fuel economy can be saved, especially the trolley. Vehicle structure can prevent high temperature damage,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prolongi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窑炉气密装置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一种隧道窑炉气密装置,尤指一种设置简洁,操作、使用简易、方便,可使隧道窑炉内的温度具有易控制和提高均温性效果,及可提高隧道窑炉的烧制效率和工作物品质,以及具有节省燃料的节能和经济性,以及可防止台车结构被高温破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效果的隧道窑炉气密装置。
技术介绍
按习知隧道式窑炉的设置暨烧制工作物的方式,大抵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有由耐火砖材堆砌成拱门形体的隧道窑炉10,及提供被烧工作物(如砖坯)A承载的台车20共同组成。其中,该隧道窑炉10内设有车轨101供台车20的车轮202滑移,在两侧内壁的下端分别设有纵向沙槽102,该纵向沙槽102内布设有具阻热和气密效果的沙材B,另在纵向沙槽102上方沿着隧道窑炉10纵长设有数个连通于外的补沙孔103,各补沙孔103的外端且设有盖体104闭封。该台车20设有钢质载体201供被烧工作物A(如砖坯)承置,在载体201下方设有车轮202滑设在车轨101,在载体201两侧分别设有一钢质隔板203,该隔板203下端且恰插设到隧道窑炉10之纵向沙槽102的沙材B内,在载体201上乃铺设有适厚的隔热材(如耐火砖)204。上述,该台车20滑移在隧道窑炉10内时,其两侧与隧道窑炉10内壁之间系预留有适宽的通道C,俾台车20具位移顺畅性。即,该承载着被烧工作物A的诸台车20呈前后衔接形态逐一滑移进入隧道窑炉10后,透过隧道窑炉10的高温加热,该被烧工作物A将逐一的完成烧制,并随着台车20逐一输送出隧道窑炉10。不可否认,上述隧道窑炉的实施方式,确实可对置于台车的被烧工作物实施烧制运作,惟,业者亦发现仍有下述美中不足的些许缺失,而可待且必需加以改善,即。1、由于台车20与隧道窑炉10内壁之间预留有通道C,致炉内的高温热气会沿着通道C直接对台车20的隔板203和载体201加热,长期使用下来,不但会直接导致隔板203和载体201发生变形、损坏情形,亦会破坏台车20的结构和强度。2、承上项所述,由于台车20的隔板203和载体201易发生受热变形现象,将极易导致隧道窑炉10内的热气外漏和窑炉外的冷空气渗入,对于隧道窑炉10的加热效率有大打折扣之虞。3、请配合图2、3所示,由于承载着被烧工作物A的台车20极重,长期滑移在车轨101时会因极大摩擦力,而致车轮202与车轨101之间的间隙愈来愈大,进而使得台车20的滑移经常发生左右游离情形,而此左右游离位移现象,却极易导致前后相衔接之诸台车20、20’、20”的两侧隔板203、203’、203”上端位置,直接产生出敞开的空隙D,而此空隙D便会直接导致隧道窑炉10内的热气外漏和窑炉外的冷空气渗入,进而影响隧道窑炉10的加热效率。即,该台车20两侧的隔板203虽会将下端插入隧道窑炉10之纵向沙槽102,并被沙槽102内的沙材B密合,但相衔接的前后台车20左右游离时,该原为密合衔接的前后隔板203上端,便必然会产生敞开的空隙D,并致冷、热气由此发生渗入和外泄现象。4、承前所述,由于台车20的载体201和两侧隔板203易发生变形,及相衔接的前后台车20又易发生左右游离位移,并造成前后的两侧隔板203形成敞开空隙D,则该隧道窑炉10内的热气将极易沿着通道C往下大量外漏,及冷空气又极易由空隙D大量进入隧道窑炉10下方情形下,不但会影响隧道窑炉10的加热效率,亦会导致隧道窑炉10内的温度难以控制,经常发生上热下冷现象,为此,该被烧工作物A便经常会发生上熟下未熟或下熟上过熟的烧制效率和质量均不佳缺点。5、承前所述,由于隧道窑炉10的加热效率不佳,将有较耗费燃料之虞。6、为了减少隧道窑炉10的热气外漏,该补沙孔103均要安装盖体104,然,该装、卸盖体104的动作,对于补沙的实施却有较麻烦、不便和不具效率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隧道窑炉气密装置,其可改善上述缺失,并致隧道窑炉具有更佳的加热效率,及致被烧制的工作物具有更佳烧制效率和质量,以及可有效节省燃料而具节能和经济性,以及可有效防止台车结构被高温破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系将位移在隧道窑炉内的台车两侧设有阻气道,在阻气道布设有隔热气密材,该左、右阻气道的隔热气密材且与隧道窑炉的两侧内壁相密接所构成;据之,该烧制工作物之隧道窑炉内的热气和窑炉外的冷空气,将不会自隧道窑炉两侧内壁和台车之间的通道发生外漏或渗入现象,而该前后相衔接并位移在隧道窑炉内的诸台车,亦不会因为相互左右游离,而发生热气和冷空气自衔接处外漏和渗入情形,从而,不但可提高工作物的烧制效率和质量,亦具节省燃料的节能和经济性,尤其,该台车结构更可防止被高温破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效果。为使贵审查委员对于本专利技术之目的、特征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同,兹配合图式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于后。请参阅图4、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隧道窑炉气密装置,包含有提供被烧工作物A烧制的隧道窑炉10和提供被烧工作物A承载的台车20,主要系在台车20的左右两侧设有阻气道205,该阻气道205内布设有隔热气密材G,该左右两阻气道205内的隔热气密材G,且系与隧道窑炉10的两侧内壁105相密接。上述,该台车20两侧的阻气道205为适宽且连通前后两端,俾前后台车20相衔接时,该前后阻气道205内的隔热气密材G可随时相密接。上述,该隧道窑炉10两侧沿着纵长方向规划有数个贯通内外的补沙孔103,该补沙孔103呈外高内低的斜置状,该左右补沙孔103下端系分别对应台车20两侧的阻气道205,而上端乃分别安设有盛接斗11,俾可盛接导引隔热气密材G进入补沙孔103和台车20的阻气道205。上述,该隧道窑炉10两侧内壁的下端沿着纵长方向设有纵向容纳槽106,在纵向容纳槽106处沿着纵长方向规划有数个横向导流槽107,该横向导流槽107且系呈内高外低的斜置状连通于外。其中,该纵向容纳槽106且系位在台车10两侧的阻气道205下方,俾可盛装由阻气道205掉落的隔热气密材G,另在隧道窑炉10两侧外壁下端沿着纵长方向分别设有集收槽108,该集收槽108且与各横向导流槽107相连接,俾盛装在纵向容纳槽106的隔热气密材G,可经由横向导流槽107顺利导引至集收槽108内。上述,该台车20系透过车轮202滑移在隧道窑炉10之车轨101,设有承载被烧工作物A的载体201,两侧与隧道窑炉10的内壁105预留有通道C,在载体201上铺设有隔热材(如耐火砖)204供被烧工作物A承置,两侧下方设有刮板206,该刮板206系恰位在隧道窑炉10两侧的纵向容纳槽106内,俾台车20位移时,可将掉落到纵向容纳槽106内的隔热气密材G刮除,并使掉落到横向导流槽107和集收槽108。上述,请配合图6、7所示,该隧道窑炉10的两侧内壁105,系可设为平面状与台车20两侧阻气道205的隔热气密材G相密接(如图6),或设有凹槽1051供台车两侧阻气道205的侧板2051崁入(如图4、7),俾阻气道205内的隔热气密材G,可对隧道窑炉10内壁105的下端部1052完全包覆密接。上述,该隔热气密材G系可以具隔热和气密效果的砂或珍珠岩粉或珍珠岩粒或陶粉或陶粒为之。上述,由于台车20两侧阻气道205系随时布满隔热气密材G,则该将下端对应着阻气道205之隧道窑炉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窑炉气密装置,包含有供被烧工作物烧制的隧道窑炉、及滑移在隧道窑炉的台车,其特征为:该台车在左右两侧设有阻气道,该阻气道内布设有隔热气密材,该左右两阻气道内的隔热气密材且系与隧道窑炉的两侧内壁相密接,该隧道窑炉的两侧内壁设有凹槽,及该台车的两侧阻气道设有侧板,该台车的阻气道侧板恰崁入到隧道窑炉的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窑炉气密装置,包含有供被烧工作物烧制的隧道窑炉、及滑移在隧道窑炉的台车,其特征为:该台车在左右两侧设有阻气道,该阻气道内布设有隔热气密材,该左右两阻气道内的隔热气密材且系与隧道窑炉的两侧内壁相密接,该隧道窑炉的两侧内壁设有凹槽,及该台车的两侧阻气道设有侧板,该台车的阻气道侧板恰崁入到隧道窑炉的凹槽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隧道窑炉气密装置,其中,该隧道窑炉两侧沿着纵长方向规划有数个贯通内外的补沙孔,该补沙孔呈外高内低的斜置状,该左右补沙孔下端系分别对应台车两侧的阻气道。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隧道窑炉气密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平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