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户框组合,包括有一窗框、可移动地位于该窗框内的一内窗与一外窗,该窗框的底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地凸设有一外轨道座、一内轨道座及一挡板,该外窗受该外轨道座承载而于该外轨道座上移动,该内轨道座上进一步加设有一附属轨道座,该内窗受该附属轨道座承载而于该附属轨道座上移动,借该附属轨道座使该内窗底面高于该外轨道座,便于该内窗与该窗框分离时,该内窗的底面能直接通过该挡板而使该内窗自该窗框中取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户框组合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户框组合,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由室内 拆卸内窗的窗户框组合。
技术介绍
建筑物的构成,窗户的设置是一基本的设计,用以达到通风或 引进室外光线的作用,也可方便由室内朝外观景等。一般的窗户结构, 基本上是在墙壁上事先固定有一窗框,而于窗框内可移动地组合有一 外窗(室外侧的窗户)及一内窗(室内侧的窗户),其他更可在外窗 之外再设置一纱窗,便于内窗开启时防止室外蚊蝇或昆虫等进入室 内,而近年来如办公室的建材讲求轻量化的设计趋势,有越来越多的 窗框是采用塑胶材(业界通常称为塑钢)所制成,本案的改良是针对 塑胶材窗框的窗户框组合而设计。配合图1所示,是一种目前常用的窗户框组合的底部态样,在窗框1的底面10依序由室外朝室内方向间隔地凸设有高度较低而用 以承载纱窗20的一纱窗轨道座2、高度相等的一外轨道座3与一内 轨道座4,以及一挡板5,外轨道座3及内轨道座4分别对应地用以 承载一外窗30及一内窗40,而以大部份的窗框l设计而言,其挡板 5为了防水溢入室内的目的,其高度往往是高于内轨道座4及外轨道 座3,所以一般在拆卸窗户时,因为内窗40的底部是低于挡板5而 无法先由内窗40进行拆卸,因此会如图2,先由靠近室外50的外部 组件依序抬高并往室外50方向推,使其呈外斜状而脱离所对应的轨 道,再将其拉回室内51,在此一例子中,必须先将纱窗20朝上抬起 后使底部朝室外50的方向推出,才能使纱窗20的顶部(图未示)与 窗框1脱离,同时必须支撑纱窗20,以免掉落,再想办法开启内窗 40或外窗30,使其有空间让纱窗20通过而收回到室内51,其次才能拆卸外窗30,拆卸方式如同纱窗20,同时也必须闪过内窗40的阻 挡才能拿进室内,最后才拆卸内窗40。由此可知,前述由外而内的 拆卸方式相当不便,且当窗组大而笨重时,就不是单人即可拆窗,且 在呈外斜状推到室外50的过程中, 一旦不小心松手时,常会发生掉 落的状况,导致窗户毁损,若位处高楼层时还可能发生窗户砸伤人的 意外,所以拆窗的工作人人视为畏途,很不方便,如此一来,窗户经 久就会很脏乱,因此,如何构思出一种方便由室内拆卸窗户的构造, 是可进一步改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方便由室内侧拆离内窗的窗户 框组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窗户框组合,包含 一窗框、可移动地位于该窗框内的一内窗与一外窗,该窗框的底面沿 长度方向间隔地凸设有一外轨道座、 一内轨道座及一挡板,该外窗受 该外轨道座承载而于该外轨道座上移动,该内轨道座上进一步加设有 一附属轨道座,该内窗受该附属轨道座承载而于该附属轨道座上移 动,借该附属轨道座使该内窗底面高于该外轨道座,便于该内窗与该 窗框分离时,该内窗的底面能直接通过该挡板而使该内窗自该窗框中 取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窗框轨道设计的改进,可由室 内侧拆离内窗,进而方便安全地拆卸外窗及纱窗。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窗组的纵长向剖视图示意图; 图2是图1只能斜向室外拆窗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窗户框组合第一较佳实施例纵长向剖视图示意图;图4是图3由室内拆卸内窗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窗户框组合第二较佳实施例纵长向剖视图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窗户框组合第三较佳实施例纵长向剖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于解说之前,本案是以现有的窗组进行改良,因此与前述相同 的构件则沿用前述的编号,于此事先陈明。图3,是本技术窗户框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窗 框1及由该窗框1底面由外往内依序间隔凸设有一承载纱窗20的纱 窗轨道座2、 一承载外窗30的外轨道座3、 一内轨道座4及一挡板5, 其特征在该内轨道座4上进一步加设有一附属轨道座6,用一承载一 内窗40,更详细说明如后该窗框1,为一塑钢材料所制成,窗框1的底面10,由前(室 外50方向)往后(室内51方向),依序间隔地凸设有承载纱窗20 的纱窗轨道座2、承载外窗30的外轨道座3、该内轨道座4及该挡板 5。该纱窗轨道座2顶部包括成型有一轨道21,用予嵌合于该纱窗 20底所设的一支撑轮所形成的轨槽部200。该外轨道座3顶部可进一步组设有一铝轨道31,用予组合于外 窗30的底面所设的一支撑轮所形成的轨槽部300,该铝轨道31因材 质及表面处理之故,可增加该外窗30于铝轨道31上的滑动性。该内轨道座4的顶部为平坦的组合面41。该挡板5为最靠近室内51,用予防止室外50或各轨道内的水份 渗入室内51。该附属轨道座6是具有相同断面形状的一铝挤型的条状构件, 附属轨道座6是在一底板60的前侧缘600向下延伸设有一第一抵止 部61,于该第一抵止部61侧向另加组设有一气密条610,后侧缘601 向下延伸设有一第二抵止部62,约在底板60的中段部位向下延伸设 有一组合座63,组合座63内凹设有一组合槽630,在该中段部位向6上延伸设有一导轨座64,导轨座64顶部包括成型有一轨道65,该轨 道65用予组合于内窗40底面所设的一支撑轮所形成的一轨槽部400, 而该附属轨道座6是以组合槽630组合于该内轨道座4顶部的组合面 41上。此外,由于附属轨道座6为铝材且经表面处理,使得内窗40 更易于附属轨道座6上滑动,可增加内窗40开启时的平滑感。组设完成后,附属轨道座6的第一抵止部61气密条610是抵触 于外窗30的侧壁底缘位置形成气密,第二抵止部62是抵触于挡板5 的侧壁位置,而内窗40的底部由于附属轨道座6的垫高,使其高于 外窗30及纱窗20的底部,但是仍低于挡板5的顶缘,因此欲拆卸时, 如图4,只要稍一抬高内窗40,即可使内窗40的底部高于挡板5的 顶缘,而能直接通过该挡板5而使该内窗40自该窗框l中取下,再 往内推至室内51呈倾斜状,便能使其脱离附属轨道座6而与窗框1 分离,很方便地就可由室内51方向进行拆离,在内窗40被拆离后, 就可以依照一般的方式将纱窗20底部朝室外50方向推出以进行拆 卸,而由于纱窗20重量轻,因此容易穿过外窗30而拿进室内51, 进而拆卸外窗30时,因没有了内窗40的阻挡,所以也可以将外窗 30底部稍提起而往室外50方向略推出即可自窗框1上脱离并拿回室 内,大幅增加拆卸上的容易性,反之,组装上也方便许多。如图5,是本技术窗户框组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图3 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在外窗30底部支撑轮的轨槽 部300相贴合于外轨道座3顶部两侧壁的第一内壁301可加设一气密 条70,第二内壁302加设有一导块71,可使外窗30与外轨道座3相 互位移时,在该部位更加顺畅及防噪音,同样地在内窗40底部轨槽 部400相贴合于附属轨道座6底板60的中段部位向上所延伸导轨座 64两侧壁的第一内壁401加设一气密条72,第二内壁402加设有一 导块73,可使内窗40与附属轨道座6相互位移时,在该部位也更加 顺畅及防止噪音产生。又如图6,是本技术窗户框组合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是进一 步地在图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或图5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内窗40的 框架向着室内51方向的一侧壁42,加组设有一强化框条8,该强化框条8是一直条状中空角柱体于内先锁组于侧壁42有一锁板80,由 于内窗40及外窗30都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户框组合,包含:一窗框、可移动地位于该窗框内的一内窗与一外窗,该窗框的底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地凸设有一外轨道座、一内轨道座及一挡板,该外窗受该外轨道座承载而于该外轨道座上移动;其特征在于:该内轨道座上进一步加设有一附属轨道座,该内窗受该附属轨道座承载而于该附属轨道座上移动,借该附属轨道座使该内窗底面高于该外轨道座,便于该内窗与该窗框分离时,该内窗的底面能直接通过该挡板而使该内窗自该窗框中取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王秀女,
申请(专利权)人:陈王秀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