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3379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包括刀片容纳装置和修模装置,所述修模装置和包括刀片、刀套和用于供手握住的刀柄,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刀套设置于刀柄内部,所述刀片可拆卸的设置于刀套内部,所述刀套连接有推移装置,所述推移装置可滑移的设置在刀柄内部,所述刀套与推移装置联动,所述刀套包括两片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弹性片,两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另一端具有呈十字型供刀片卡入的凹槽,当推移装置将弹性片推移出刀柄外部,弹性片向外产生形变,刀片插入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好处在于可以快速更换刀片。

A Mould Modification Device for 3D Printing Post-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dification device for 3D printing post-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a blade holding device and a modification device. The modific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blade, a tool sleeve and a tool handle for hand holding. The tool handle is internally hollow, the tool sleeve is internally arranged in the tool handle, the blade is detachable within the tool sleeve, and the tool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pushing device. The cutter sleeve consists of two elastic blades arranged in a circular array. One end of the elastic blades is integrated, and the other end has a cross-shaped groove for inserting the blade. When the pushing device pushes the elastic blade out of the handle, the elastic blade deforms outward, and the blade is inserted into the groove. The advantage is that the blade can be replaced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工艺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
技术介绍
修模刀具是一种将刀片用于加工成模制品中的毛刺的一种加工装置,常用在铝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的后处理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需一手持模型将其固定,另一手持修模刀对模型不同部位进行修整。根据模型不同部位的特点,需更换不同类型的刀片,常见的刀片有直尖型、斜尖型、平口型、斜口型等。在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更换修模刀具上的刀片时,都需要双手进行更换,影响工作效率,且用户在更换刀片的时候需要用手将刀片拿起,在更换刀片过程中,很容易被割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换刀片的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来提高用户工作的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包括刀片容纳装置和修模装置,所述修模装置和包括刀片、刀套和用于供手握住的刀柄,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刀套设置于刀柄内部,所述刀片可拆卸的设置于刀套内部,所述刀套连接有推移装置,所述推移装置可滑移的设置在刀柄内部,所述刀套与推移装置联动,所述刀套包括两片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弹性片,两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另一端具有呈十字型供刀片卡入的凹槽,当推移装置将弹性片推移出刀柄外部,弹性片向外产生形变,刀片插入凹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移装置包括弹簧和推片,所述推片与刀套固定连接,所述推片背向刀套的一端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背向推片的一端与刀柄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当推片向刀套的一侧滑移,弹簧被拉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片侧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刀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型槽,所述滑块穿过第一凹型槽延伸至外界且可在第一凹型槽内往复滑移,所述推片垂直设置有划杆,所述划杆和推片端面固定连接构成十字结构,所述刀柄内侧壁还设置有供划杆嵌入滑移的滑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柄内部设置有供推片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背向推片的一侧与刀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推片与滑槽可滑移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划杆内部为中空且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划杆两端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伸入划杆的一侧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另一侧背向划杆向外延伸且设置有滚珠,所述伸缩柱在划杆内可伸缩,所述刀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卡入划杆的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柄外部套设有供人手握住的防磨橡胶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容纳腔、挡杆和沿容纳腔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个挡块,所述挡块一端与容纳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背向底部垂直向上延伸,所述挡块与所述挡杆两端与容纳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供刀片嵌入的空间,所述容纳腔上铰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与容纳腔之间设置有用于闭合两者之间的紧固件。所述刀片容纳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容纳腔和刀片的固定装置,所述容纳腔上铰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与容纳腔之间设置有用于闭合两者之间的紧固件,所述固定装置设于容纳腔内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挡杆和沿容纳腔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个挡块,所述挡块一端与容纳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背向底部垂直向上延伸,所述挡块与所述挡杆两端与容纳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供刀片嵌入的空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底部设置有一层防割垫,所述刀片与防割垫的上端面相抵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封盖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二突出部与容纳腔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之间设置有滑移块,当滑移块滑移至第二突出部时,所述封盖可以开启,当滑移块滑移至第一突出部时,所述封盖与容纳腔之间闭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盖上还设置有供人手深入的提拉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容纳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容纳刀片,通过刀片的设置,可以刮下模型不需要的部分,通过刀套的设置,可以用于固定刀片,通过刀柄的设置,可以供人有效的握住,通过推移装置和刀套的设置,刀套被推移出刀柄外,将刀片卡入,当刀套缩回刀套内部,刀片被紧固,通过弹性片的设置,弹性片会产生形变,当弹性片向外伸出,弹性片向外扩张,刀片卡入,当弹性片缩回刀套内部,弹性片由于刀套的而被限位,如此便优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刀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修模装置的外部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推移装置的详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刀柄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容纳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5为第一滑槽内的细节分布图。附图标号:1、容纳装置;2、修模装置;3、刀片;4、刀套;5、刀柄;6、推移装置;61、弹簧;62、划杆;63、推片;7、弹性片;8、凹槽;9、滑块;10、凹形槽;11、第一滑槽;12、防磨橡胶套;13、容纳腔;14、第二滑槽;15、封盖;16、紧固件;17、挡杆;18、挡块;19、防割垫;20、第一突出部;21、第二突出部;22、滑移块;23、第二凹孔;24、提拉槽;25、第二弹簧;26、伸缩柱;27、滚珠;28、第一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包括刀片容纳装置1和修模装置2,所述修模装置2和包括刀片3、刀套4和用于供手握住的刀柄5,所述刀柄5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刀套4设置于刀柄5内部,所述刀片3可拆卸的设置于刀套4内部,所述刀套4连接有推移装置6,所述推移装置6可滑移的设置在刀柄5内部,所述刀套4与推移装置6联动,所述刀套4包括两片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弹性片7,两片所述弹性片7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另一端具有呈十字型供刀片3卡入的凹槽8,当推移装置6将弹性片7推移出刀柄5外部,弹性片7向外产生形变,方便刀片3插入凹槽8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容纳装置1为一个中空的容纳盒,通过容纳装置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容纳刀片3,刀片3设于刀套4内部,通过刀片3的设置,可以刮下模型不需要的部分,通过刀套4的设置,可以用于固定刀片3,刀柄5内部为中空,刀柄5内中空的位置用于容纳刀套4,通过刀柄5的设置,可以供人有效的握住且便于容纳刀套4,通过推移装置6的设置,刀套被推移出刀柄5外,可将刀片3卡入刀套4前端的弹性片7的凹槽8中,当刀套缩回刀柄5内部,刀套4前端的弹性片收缩,刀片3被紧固在刀套4内。由于弹性片7可产生弹性形变,当弹性片7向外伸出刀柄5,由于弹性片7没有受到外界的约束,弹性片7向外扩张,可供刀片3卡入,当弹性片7缩回刀柄5内部,弹性片7由于刀柄5而被限位,如此便优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刀片3。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推移装置6包括弹簧61和推片63,所述推片63与刀套4固定连接,所述推片63背向刀套4的一端与弹簧6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1背向推片63的一端与刀柄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当推片63向刀套4的一侧滑移,弹簧61被拉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61和刀柄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弹簧61背向刀柄5内侧壁的一端连接推片63,推片63上背向弹簧61的一端和刀套4固定连接,当推片63向刀套4的一侧推移,由于弹簧61具有弹性作用,弹簧61被拉伸,弹性片7移出刀柄5外部,弹性片7向外扩张,刀片3卡入弹性片7的凹槽8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包括刀片容纳装置(1)和修模装置(2),所述修模装置(2)和包括刀片(3)、刀套(4)和用于供手握住的刀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5)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刀套(4)设置于刀柄(5)内部,所述刀片(3)可拆卸的设置于刀套(4)内部,所述刀套(4)连接有推移装置(6),所述推移装置(6)可滑移的设置在刀柄(5)内部,所述刀套(4)与推移装置(6)联动,所述刀套(4)包括两片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弹性片(7),两片所述弹性片(7)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另一端具有呈十字型供刀片(3)卡入的凹槽(8),当推移装置(6)将弹性片(7)推移出刀柄(5)外部,弹性片(7)向外产生形变,刀片(3)插入凹槽(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包括刀片容纳装置(1)和修模装置(2),所述修模装置(2)和包括刀片(3)、刀套(4)和用于供手握住的刀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5)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刀套(4)设置于刀柄(5)内部,所述刀片(3)可拆卸的设置于刀套(4)内部,所述刀套(4)连接有推移装置(6),所述推移装置(6)可滑移的设置在刀柄(5)内部,所述刀套(4)与推移装置(6)联动,所述刀套(4)包括两片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弹性片(7),两片所述弹性片(7)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另一端具有呈十字型供刀片(3)卡入的凹槽(8),当推移装置(6)将弹性片(7)推移出刀柄(5)外部,弹性片(7)向外产生形变,刀片(3)插入凹槽(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装置(6)包括弹簧(61)和推片(63),所述推片(63)与刀套(4)固定连接,所述推片(63)背向刀套(4)的一端与弹簧(6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1)背向推片(63)的一端与刀柄(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当推片(63)向刀套(4)的一侧滑移,弹簧(61)被拉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片(63)侧壁上设置有滑块(9),所述刀柄(5)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型槽(10),所述滑块(9)穿过第一凹型槽(10)延伸至外界且可在第一凹型槽(10)内往复滑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5)内部设置有供推片(63)滑移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背向推片(63)的一侧与刀柄(5)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推片(63)与第一滑槽(11)可滑移设置,所述推片(63)垂直设置有划杆(62),所述划杆(62)和推片(63)端面固定连接构成十字结构,所述刀柄(5)内侧壁还设置有供划杆(62)嵌入滑移的第一滑槽(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雷叶慧丹童素建金露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