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01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包括连接座、滤芯和壳体,所述的连接座上设置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的壳体旋接在连接座的下端,滤芯旋接在连接座底部出水流道的进口端将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隔离,所述的滤芯为圆柱状滤芯,在圆柱状滤芯上端部和下端部套设有上轴承和下轴承,有一刷架套设置上下轴承上,刷架内侧的刷毛与滤芯表面保持接触,在刷架上端还套设有轴流叶轮,轴流叶轮处于进水流道的出水口处,在所述的壳体下端设置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减少杂质在滤网的积聚的可能,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Self-cleaning pre-fil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lf-cleaning pre-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eat, a filter core and a shell. The connec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channel and an outlet channel. The shell is rota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filter core is rotated at the inlet end of the outlet channel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seat to isolate the inlet channel and the outlet channel. The filter core is a cylindrical filter core, which is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rical filter core an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rical filter core. The lower end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upper and lower bearings, and a brush rack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upper and lower bearings. The brush bristles inside the brush rack keep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filter element. The upper end of the brush rack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axial flow impeller. The axial flow impeller is located at the outlet of the inlet channel.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and the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valve with a timing function. The invention greatly reduces impurities in filtering. The possibility of net accumulation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清洗前置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过滤器,具体是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
技术介绍
家用前置过滤器主要功能是拦截水中对家庭水管和涉水设备造成危害的精的颗粒杂质、泥沙和铁锈等,目前市场过滤器多为非抛弃型前置过滤器,冲洗时水流方向没有改变,即用未经过处理的原水来冲洗滤芯截污的一面,这样不但较小的杂冲洗不出来,反而在滤芯中嵌得更深、更紧,结果极易成为二次污染源,除非用户愿意十分频繁地拆卸设备,用软毛刷进行清洗,因此这些始终没有很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在此之前申请人申请了专利号为:2011202596514,名称为:一种万向前置式稳压过滤器和专利号为:2010202539733,名称为:一种直冲式过滤器的两件专利技术专利,上述两件专利描述的过滤器自排水清洗均需要通过手动进行,不能进行定期自动自排清洗。为此申请人设计一款一种全自动自排清洗过滤器,如公告号为CN103877776A所示,一种全自动自排清洗过滤器,它包括过滤器本体,在所述过滤器本体上设有一个接口,接口处连接有管道连接器,管道连接器内设有过滤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过滤器本体包括连接部、连接在连接部下方的过滤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上方的控制部;有一根清洗杆自上而下从控制部穿过连接部和过滤部并从过滤部下端的排水口伸出,清洗杆下部对应过滤部排水口的位置设有密封圈,在密封圈上方对应过滤部内部过滤网位置处设有清洗圈,清洗圈的外缘与过滤网的内壁接触;在所述的清洗杆的顶端设有活塞,活塞容置与控制部的内部的活塞腔内,活塞与控制器顶壁之间设有回复弹簧;在所述的控制器上还设有电控阀,电控阀的进水孔与连接部的进水道或出水道连通,电控阀的出水孔与控制部的活塞腔连通,在所述的清洗杆内部还设有排水道,排水道的出口设置清洗杆的底部,排水道的进口设置在活塞下方的侧壁上,排水道的口径小于电控阀进水孔和出水孔的口径,所述的电控阀还与定时器连接;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这种清洗仅仅只能对过滤网内侧进行定期自动清洗,无法对过滤网的外侧进行清洗,而原水的杂质主要积聚在滤网的外侧,因此这种结构也不能根本上解决现在的过滤器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能同时对过滤器滤网的内外侧进行清洗,并实现定期将污水排出,大大减少杂质在滤网的积聚的可能,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包括连接座、滤芯和壳体,所述的连接座上设置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的壳体旋接在连接座的下端,滤芯旋接在连接座底部出水流道的进口端将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为圆柱状滤芯,在圆柱状滤芯上端部和下端部套设有上轴承和下轴承,有一刷架套设置上下轴承上,刷架内侧的刷毛与滤芯表面保持接触,在刷架上端还套设有轴流叶轮,轴流叶轮处于进水流道的出水口处,在所述的壳体下端设置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阀。所述的进水流道为螺旋结构。所述的进水流道的出水口垂直下向,轴流叶轮的叶片正对出水口。在所述的连接座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开设置连接座上的腔体,腔体底部开设置有轴孔,轴孔贯穿连接座与出水流道相通,所述的圆柱状滤芯的底部对应轴孔位置开设有通孔,腔体内设置有活塞装置,活塞装置将腔体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活塞装置的活塞杆向下穿过所述的轴孔和圆柱状滤芯底部的通孔,活塞杆下端与壳体下端的出水口配合;所述的下腔通过电控阀和控制流道与连接座的进水通道连通;所连接座顶部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处旋接有调节旋钮,所述的上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抵在调节旋钮底部,弹簧下端顶在活塞装置上;所述的活塞杆内部开设有轴向流道,轴向流道下端口直通壳体下端的出水口,轴向流道上端口与下腔相通,轴向流道的内径小于控制流道的内径;活塞杆与轴孔和圆柱状滤芯底部的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调节旋钮与调节孔之间也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的活塞杆中部还设置清洗座,清洗座有容置于圆柱状滤芯内部,清洗座外侧与圆柱状滤芯的内壁接触。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水流道水流来驱动轴流叶轮,轴流叶轮带动刷架旋转,刷架旋转使得刷毛对圆柱状滤芯表面时时刻保持清理,使得水中的杂质不会在圆柱状滤芯表面聚集;另通过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阀定时在壳体下端出水口放水,从而使用壳体内悬浮的杂质较多时及时释放,从而确保滤芯外表面不会大量积聚水垢和杂质,实现自清洗和自排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座旋转结构进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包括连接座1、滤芯2和壳体3,所述的连接座1上设置有进水流道11和出水流道12,所述的壳体3旋接在连接座1的下端,滤芯2旋接在连接座1底部出水流道12的进口端将进水流道11和出水流道12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2为圆柱状滤芯,在圆柱状滤芯上端部和下端部套设有上轴承21和下轴承22,有一刷架23套设置上下轴承上,刷架23内侧的刷毛24与滤芯2表面保持接触,在刷架23上端还套设有轴流叶轮25,轴流叶轮25处于进水流道11的出水口处,所述的进水流道11的出水口垂直下向,轴流叶轮25的叶片正对出水口;在所述的壳体3下端设置放水口31,放水口31处设置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阀4。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水流道水流来驱动轴流叶轮,轴流叶轮带动刷架旋转,刷架旋转使得刷毛对圆柱状滤芯表面时时刻保持清理,使得水中的杂质不会在圆柱状滤芯表面聚集;另通过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阀定时在壳体下端出水口放水,从而使用壳体内悬浮的杂质较多时及时释放,从而确保滤芯外表面不会大量积聚水垢和杂质,实现自清洗和自排的功能。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将所述的进水流道11设置为螺旋结构;这样水流从进水流道进入壳体内时会产生蜗流,更有利于轴流叶轮25带动刷架23旋转。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将所述的控制阀4采用设置在所述的连接座1上的控制装置来控制,控制装置包括开设置连接座上的腔体15,腔体15底部开设置有轴孔,轴孔贯穿连接座1与出水流道相通,所述的圆柱状滤芯的底部对应轴孔位置开设有通孔,腔体15内设置有活塞装置16,活塞装置16将腔体分隔成上腔151和下腔152,活塞装置16的活塞杆17向下穿过所述的轴孔和圆柱状滤芯底部的通孔,活塞杆17下端与壳体3下端的放水口31配合,所述的活塞杆17下端设置有锥形部26,锥形部26与放水口31端口也设置有与所述锥形部26配合的锥形部;所述的下腔152通过电控阀6和控制流道18与连接座1的进水通道11连通;所连接座1顶部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处旋接有调节旋钮19,所述的上腔151内设置有弹簧20,弹簧20的上端抵在调节旋钮19底部,弹簧20下端顶在活塞装置16上;所述的活塞杆17内部开设有轴向流道28,轴向流道28下端口直通壳体3下端的放水口31,轴向流道28上端口与下腔152相通,轴向流道28的内径小于控制流道18的内径;活塞杆17与轴孔和圆柱状滤芯底部的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调节旋钮19与调节孔之间也设置有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通过电控阀6的开闭来控制下腔体152的进水,由于控制流道18的内径大于轴向流道28的内径,当电控阀6导通水流从进水流道11通过控制流道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包括连接座(1)、滤芯(2)和壳体(3),所述的连接座(1)上设置有进水流道(11)和出水流道(12),所述的壳体(3)旋接在连接座(1)的下端,滤芯(2)旋接在连接座(1)底部出水流道(12)的进口端将进水流道(11)和出水流道(12)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2)为圆柱状滤芯,在圆柱状滤芯上端部和下端部套设有上轴承(21)和下轴承(22),有一刷架(23)套设置上下轴承上,刷架(23)内侧的刷毛(24)与滤芯(2)表面保持接触,在刷架(23)上端还套设有轴流叶轮(25),轴流叶轮(25)处于进水流道(11)的出水口处,在所述的壳体(3)下端设置放水口(31),放水口(31)处设置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阀(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包括连接座(1)、滤芯(2)和壳体(3),所述的连接座(1)上设置有进水流道(11)和出水流道(12),所述的壳体(3)旋接在连接座(1)的下端,滤芯(2)旋接在连接座(1)底部出水流道(12)的进口端将进水流道(11)和出水流道(12)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2)为圆柱状滤芯,在圆柱状滤芯上端部和下端部套设有上轴承(21)和下轴承(22),有一刷架(23)套设置上下轴承上,刷架(23)内侧的刷毛(24)与滤芯(2)表面保持接触,在刷架(23)上端还套设有轴流叶轮(25),轴流叶轮(25)处于进水流道(11)的出水口处,在所述的壳体(3)下端设置放水口(31),放水口(31)处设置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阀(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流道(11)为螺旋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流道(11)的出水口垂直下向,轴流叶轮的叶片正对出水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座(1)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开设置连接座上的腔体(15),腔体(15)底部开设置有轴孔,轴孔贯穿连接座(1)与出水流道相通,所述的圆柱状滤芯的底部对应轴孔位置开设有通孔,腔体(15)内设置有活塞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友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柯诗达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