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97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轴流风机,包括:电机、风叶和导流圈,所述风叶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部连接,所述风叶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流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风叶与导流圈一体化设计,提升了风叶末端的刚度,加上风叶第一端固定的作用,降低了风叶与流动空气摩擦时产生的振动振幅,从而降低了风机运行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舒适感。

Axial fa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xial flow fan,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 wind blade and a guide ring. The first end of the wind bla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part of the motor,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wind blade is fixed with the guide ring. The utility model integrates the wind blade and the guide ring, enhances the stiffness of the end of the wind blade, adds the fixed effect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wind blade, reduces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caused by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wind blade and the flowing air, thereby reducing the noise of the fan operation, and enhances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流风机
本技术涉及风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流风机。
技术介绍
轴流风机在空调、通风等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但因为其结构、性能特性以及安装方式,很难增加消音装置,因此轴流风机的噪音问题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轴流风机,以解决轴流风机噪音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流风机,包括:电机、风叶和导流圈,所述风叶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部连接,所述风叶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流圈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流圈在其远离所述风叶的出风侧的一侧设置有消音结构。优选地,所述消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圈的周向侧壁上的消音材料。优选地,所述消音结构还包括消音孔板,所述消音孔板与所述导流圈的内壁连接,所述消音材料设置于所述消音孔板与所述导流圈所围成的容纳空间中。优选地,所述消音材料是玻璃棉。优选地,所述导流圈的对应于所述消音材料处的周向侧壁向外突出并形成为环状的外凸部,所述外凸部与所述消音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优选地,所述消音孔板呈环状。优选地,所述导流圈的空气流通的主要横截面直径为D1,所述消音孔板的横截面直径为D2,则D1<D2。优选地,所述导流圈的最大横截面直径为D3,则D2<D3。优选地,所述风叶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流圈焊接或一体成型。本技术将风叶与导流圈一体化设计,提升了风叶末端的刚度,加上风叶第一端固定的作用,降低了风叶与流动空气摩擦时产生的振动振幅,从而降低了风机运行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变截面降噪原理示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2、风叶;3、导流圈;4、消音材料;5、消音孔板;6、外凸部;7、第一放大截面;8、第二放大截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轴流风机主要由电机、风叶、导流圈来组成,申请人发现目前常用的轴流风机都将这三个主要部件分开进行装配,这样就会使得风叶为一悬臂梁结构,即仅在风叶根部固定,风叶另一端(称为末端)为悬空状态。因此,当风机运行时,空气的流动方向会沿着风叶根部向末端流动,风叶与流动的空气产生摩擦,导致风叶末端的振动幅度会增大,从而提升了风机的运行噪声。基于申请人的上述研究成果,本技术得出了轴流风机的噪声源,提出采用组合降噪的方案。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流风机,包括:电机1、风叶2和导流圈3,所述风叶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1的输出部连接,所述风叶2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流圈3固定连接。电机1优选采用外转子电机。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将风叶与导流圈一体化设计,例如将轴流风机的四片风叶2的第一端与电机1焊接牢固,风叶2的末端与导流圈3也做成一体化设计(例如,可采用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工艺),四片风叶2的末端通过导流圈3固定在一起,提升了风叶末端的刚度,加上风叶2第一端固定的作用,降低了风叶2与流动空气摩擦时产生的振动振幅,从而降低了风机运行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舒适感。此外,导流圈3与风叶2的一体化设计,免去了导流圈3的固定,只需要直接对电机1的电机轴进行安装固定即可,方便了轴流风机的组装和装配。除了上述一体化设计以外,本申请还对导流圈进行了降噪设计。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导流圈3在其远离所述风叶2的出风侧的一侧设置有消音结构。这样,通过消音结构,可以消除一部分出风噪音。优选地,所述消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圈3的周向侧壁上的消音材料4。优选地,所述消音材料4是玻璃棉。当空气流经消音结构时,风噪会被吸音棉吸收,从而降低了轴流风机的出风噪音。更优选地,所述消音结构还包括消音孔板5,所述消音孔板5与所述导流圈3的内壁连接,所述消音材料4设置于所述消音孔板5与所述导流圈3所围成的容纳空间中。优选地,所述消音孔板5呈环状。这样,通过消音孔板5可实现对消音材料4的固定,当空气流经该段时,风噪会透过消音孔板5被消音材料4吸收,从而降低了轴流风机的出风噪音。优选地,所述导流圈3的对应于所述消音材料4处的周向侧壁向外突出并形成为环状的外凸部6,所述外凸部6与所述消音孔板5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通过这种外凸式结构设计,为消音材料4的安装设置提供了空间和便利,并可以容纳较多的消音材料。外凸部6的外侧可以形成为弧形。除了采用上述消音材料进行消音外,本技术还采用了变截面水音。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导流圈3的空气流通的主要横截面直径为D1,所述消音孔板5的横截面直径为D2,则D1<D2。如图3和4所示,当空气流经消音段时,遇到第一放大截面7(D2),应用放大截面降低噪声的原理,实现第一次降噪。其中,图4中的箭头示出了空气流动的方向。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圈3的最大横截面直径为D3,则D2<D3。这样,如图3和4所示,当空气继续流动直至流经导流圈出口(即喇叭口,D3)时,遇到第二放大截面8,实现第二次消音。通过两次消音,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当然,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风叶(2)和导流圈(3),所述风叶(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1)的输出部连接,所述风叶(2)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流圈(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风叶(2)和导流圈(3),所述风叶(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1)的输出部连接,所述风叶(2)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流圈(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3)在其远离所述风叶(2)的出风侧的一侧设置有消音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圈(3)的周向侧壁上的消音材料(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结构还包括消音孔板(5),所述消音孔板(5)与所述导流圈(3)的内壁连接,所述消音材料(4)设置于所述消音孔板(5)与所述导流圈(3)所围成的容纳空间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运佳黄章义伍健斌王铭升潘庆杰杨凯严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