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兽医医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及制备方法,该中药肽由白头翁、蒲公英、黄芪和大蒜经淀粉酶和蛋白酶酶解后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肽用量少,疗程短,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肉蛋中无药残。
A Chinese Medicine Peptid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iemerella Duck Diseas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veterinary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ptid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Riemerella duck pestis diseas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ptide is prepared from Pulsatilla chinensis, dandelio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nd garlic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with amylase and proteas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dos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ptide, short course of treatment, remarkabl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on Riemerella duck epidemic, no drug resistance and no drug residue in meat and eg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兽医医药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常见于1-8周龄的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临诊上主要表现为眼和鼻分泌物增多、喘气、咳嗽、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少数慢性病例出现头颈歪斜等症状。在病变上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及部分病例出现关节炎为特征,常引起小鸭的大批发病和死亡,目前已成为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死亡率一般在5%-75%,如有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时,更易引起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死亡率往往可高达90%以上。常规的治疗方法一般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5-甲氧嘧啶、头孢类药物、喹诺酮类等药物,如用5%的氟苯尼考按0.2%的比例拌料,连用5天,个别重症者可按25mg/kg体重肌肉注射,连用2天,或用先锋15-25mg/kg体重肌肉注射,或用庆大霉素8千-1万单位肌肉注射,结合大群用药拌料,连续3-5天,或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25-50ppm溶水自由饮用,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但这种方法由于细菌对抗菌药能产生耐药性,用过一时间后,效果就会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同时鸭肉和蛋容易产生药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也有结合用中药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如用黄莲、青木香、白头翁、薄公英、鱼腥草等煎服,拌料或灌服,连用3-5天,但用药成本增高,治疗效果也不太理想,而且出栏时,鸭的残淘率也高。目前,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药物居不少,但是多数药物成本高、易复发、疗效不够理想的缺陷,肉蛋容易产生药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药物成本高、易复发、疗效不够理想、肉蛋容易产生药残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并提供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经酶解制得:白头翁8~24份,蒲公英8~24份,黄芪2~6份,大蒜2~6份;所述的酶为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中药原料中,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具有抗感染作用;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和杀虫作用;黄芪补气,利尿消肿,有抗菌作用;大蒜具有提高免疫力、杀菌、排毒清肠等作用,四种原料药性互补,相互扬长避短,再通过调整配比,具有显著的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效果。所选中药经酶解后,能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如白头翁皂甙、蒲公英醇、蒲公英素、黄芪皂甙、黄芪低聚糖和大蒜素及多维多矿物质等,可最大程度从细胞内提取出来,从而使药效显著增强。药材中所含的蛋白质经酶解后生成分子量较小的肽,能与中药中的活性物质及多维多矿进行鳌合,形成螯合状态的活性肽,可减少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拮抗,使动物能够快速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淀粉酶联合蛋白酶进行酶解,能使中药中的淀粉和多糖转化为低聚糖,动物更容易吸收利用。中药经酶解后还能产生一些新的活性物质,并降解有毒成分和过敏源,使产品更安全,吸收率更高,从而使防治效果较未酶解的中药显著提高。优选地,所述淀粉酶由米曲霉发酵产生,所述中性蛋白酶由黑曲霉发酵产生。优选地,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所述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1.5%,所述蛋白酶的用量为所述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1.5%。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在中性条件下对中药原料进行酶解,避免酸碱性条件对活性物质的影响。黑曲霉蛋白酶能将所选中药中的蛋白质和多肽降解成小分子的肽,可更好地与其他活性物质进行鳌合,进一步提高生物利用度。优选的各酶的用量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酶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酶解反应的充分进行。所述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白头翁、蒲公英和黄芪,加水进行第一次煎煮,再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大蒜,进行第二次煎煮,得煎煮液;(2)将所述煎煮液降温至56~58℃,分别加入所述淀粉酶和蛋白酶,搅拌酶解,然后升温灭酶,得酶解液;(3)将所述酶解液过滤,滤液经纯化干燥后得到所述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优选地,步骤(1)中,加水量为所述白头翁、蒲公英和黄芪总质量的7~8倍,第一次煎煮是在90~95℃下煎煮6~7h,第二次煎煮是在90~95℃下煎煮0.5~1h。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酶解时间为3~4h,所述升温灭酶是在90~95℃下保持10~15min。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过滤采用卧螺离心机,所述纯化是将滤液用三相离心机离心,再经双效浓缩器浓缩,最后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得所述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卧螺离心机适合粘稠液体的过滤,比板框过滤机效率更高,通过卧螺离心机初步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通过三相离心机除去酶解液中的油脂和其它悬浮物,可以提高分离效率,提高产物中药肽的纯度。本专利技术中药肽还可以加入常规药学辅料制成各种剂型的药物,如散剂、口服液、颗粒剂、片剂、丸剂或膏剂等。本专利技术中药肽用药味数少,容易配制,用于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使用量少,并且疗程短,可完全代替抗生素,治疗成本更低而畜禽不产生耐药性,且肉蛋中无任何药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分别选取干白头翁80克、蒲公英160克、黄芪20克,加入1820ml纯化水搅拌均匀,在90℃条件下,煎煮6h,然后再加入生大蒜40克,继续煎煮0.5h;然后降温至56℃,分别加入3g淀粉酶和3g菠萝蛋白酶,搅拌酶解3.0h,再升温至90℃,保持10min灭酶;灭酶后先用卧锣离心机过滤;再用三相离心机过滤纯化;滤液用双效浓缩器进一步浓缩;浓缩液喷雾干燥后,即得到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症的中药肽产品。实施例2分别选取干白头翁240克、蒲公英80克、黄芪60克,加入2850ml纯化水搅拌均匀,在92℃条件下,煎煮6.5h,然后再加入生大蒜20克,继续煎煮0.6h;然后降温至57℃,分别加入5g淀粉酶和5g中性蛋白酶,搅拌酶解3.5h,再升温至92℃,保持12min灭酶;灭酶后先用卧锣离心机过滤;再用三相离心机过滤纯化;滤液用双效浓缩器进一步浓缩;浓缩液分别喷雾干燥后,即得到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症小分子中药肽产品。实施例3分别选取干白头翁160克、蒲公英240克、黄芪40克,加入4320ml纯化水搅拌均匀,在95℃条件下,煎煮7h,然后再加入生大蒜60克,继续煎煮1.0h;然后降温至58℃,分别加入7.5g淀粉酶和7.5g中性蛋白酶,搅拌酶解4.0h,再升温至95℃,保持15min灭酶;灭酶后先用卧锣离心机过滤;再用三相离心机过滤纯化;滤液用双效浓缩器进一步浓缩;浓缩液分别喷雾干燥后,即得到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症小分子中药肽产品。对比例1将实施例1中的黄芪替换成等量的鱼腥草,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制得中药肽。对比例2将实施例1中的蒲公英替换成等量的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经酶解制得:白头翁8~24份,蒲公英8~24份,黄芪2~6份,大蒜2~6份;所述的酶为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经酶解制得:白头翁8~24份,蒲公英8~24份,黄芪2~6份,大蒜2~6份;所述的酶为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酶由米曲霉发酵产生,所述中性蛋白酶由黑曲霉发酵产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其特征在于3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所述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1.5%,所述蛋白酶的用量为所述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1.5%。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白头翁、蒲公英和黄芪,加水进行第一次煎煮,再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大蒜,进行第二次煎煮,得煎煮液;(2)将所述煎煮液降温至56~58℃,分别加入所述淀粉酶和蛋白酶,搅拌酶解,然后升温灭酶,得酶解液;(3)将所述酶解液过滤,滤液经纯化干燥后得到所述防治鸭疫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杨广,杨子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肽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