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军民专利>正文

一种实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83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实木门,包括安装于门洞内侧的木质门套和一竖直边枢设于门套一侧边的木质门扇,该门扇包括木条连接构成的格状框架和一一对应嵌设于格状框架的每一格内的木板,构成格状框架的木条与木条连接处设有凹槽,格状框架的格内的木板与其周围的木条的连接处也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凹槽结构使实木门容易散发水份,不易发生霉变、生虫,不会因热胀冷缩而变形。(*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木门的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通过改进结构而具有防潮、防因热胀冷缩变形的实木门。
技术介绍
实木门具有美观、耐用、环保等优点,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实木门通常包括木质的门扇和门套,门套用于包裹墙上门洞的边缘,而门扇则通过合叶可开合地固定于门套上。门扇包括木条连接构成的格状框架和一一对应嵌设于格状框架的每一格内的木板,由于木条和木条之间以及木板和格状框架之间连接紧密,实木容易吸潮而不容易散发水份,因而容易导致门扇内部霉变、生虫;并且,木条和木板的连接太过紧密,易导致因热胀冷缩而变形。另外,门套通常包括一门框和两装饰线条,门框固定于门洞边缘内侧,两装饰线条分别固定于门框前后两侧,覆盖门洞边缘附近的墙体前后两侧面。实木门的常见安装方法是在门洞内侧边缘预埋一枋木门框,再将门框钉在枋木门框内侧,最后将装饰线条钉在枋木门框的前后两侧以覆盖门洞边缘附近的墙体。而另一种门框结构及安装方法则更加合理,有利于减少实木门安装的步骤,这一结构和安装方法从中国专利03271312.6号“组装式实木门”中可以获知,其门框前后两侧表面的外侧端形成安装装饰线条的凹槽,装饰线条沿与墙面平行的方向嵌入并粘合于该凹槽中。这种方法比原先的方法进步,但是,由于装饰线条沿与墙面平行的方向嵌入,在安装过程中装饰线条会与墙面发生磨擦,增加了安装难度,并可能磨损墙面,而且不容易使装饰线条紧贴于墙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木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实木门容易吸潮、不易散发水份、易霉变生虫,并且易因热胀冷缩导致变形等缺点;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木质门的门套安装不便、易磨损墙面的缺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木门,包括安装于门洞内侧的木质门套和一竖直边枢设于门套一侧边的木质门扇,该门扇包括木条连接构成的格状框架和一一对应嵌设于格状框架的每一格内的木板,构成格状框架的木条与木条连接处设有凹槽,格状框架的格内的木板与其周围的木条的连接处也设有凹槽。前述凹槽结构使该实木门更容易散发水份,可达到防潮、防霉变的目的,而且可防止实木门因热胀冷缩而变形。前述实木门,其构成格状框架的木条包括互相插接的横向的木条和纵向的木条,互相连接的两木条之间的插接结构为在第一木条的侧面设有一插槽,在第二木条的端部设有一与之配合的凸部,该凸部的长度略大于插槽的深度,该凸部插接于该插槽中时,第二木条的端部与第一木条的侧缘形成所述的凹槽。前述实木门,其嵌设于格状框架内的木板侧边设有凸条,格状框架内侧相应位置设有与之配合的嵌槽,该凸条的高度略大于嵌槽的深度,该凸条插接于该嵌槽中时,木板的边缘与构成格状框架的木条之间形成所述的凹槽。前述实木门的门套,包括一安装于门洞内侧的门框和两分别覆盖于靠近门洞边缘位置的前后两侧墙面上的第一、第二装饰线条,其中第一装饰线条于靠墙面的侧面形成一向墙面方向凸伸的嵌条,门框的相应侧面设有一条形的嵌槽,该嵌槽的深度方向与墙面垂直,该第一装饰线条通过其嵌条嵌入门框上的嵌槽而与门框固定连接。由于装饰线条沿与墙面垂直的方向嵌入门框中,因此不会与墙面发生磨擦,更易于安装的操作。所述门框于靠墙体的外侧面设有一与第二装饰线条配合的嵌槽,该嵌槽的深度方向与墙面平行,第二装饰线条沿与墙面平行的方向嵌入该嵌槽中,从而使第二装饰线条固定于门框上。所述第二装饰线条的结构及其和门框的装配方式与第一装饰线条相同。所述第一装饰线条靠门洞的侧边与门框的内侧面平齐,使其外外观看起来更具有整体性,更加美观。所述门框靠门洞的内侧面形成与门扇配合的阶梯面。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容易散发水份,不易发生霉变、生虫,不会因热胀冷缩而变形;二,该门套与墙体的装配结构更加合理,安装操作更容易进行,装配过程更不易磨损墙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门套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3,该实木门包括安装于门洞内侧的木质门套1和一竖直边通过合页5枢设于门套1一侧边的木质门扇2。该门扇2包括一田字形的格状框架和一一对应嵌设于格状框架的四个格内的四块木板201、202、203和204。格状框架包括两根较长的竖直方向的木条21、22,在两木条21、22之间横向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三根木条23、24和25,横向的木条23、24之间以及24、25之间分别连接有竖向的较短的木条26、27,从而形成一田字形的格状框架。下面参照图2,以木条21与木条24之间的连接结构为例,说明各木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它各木条之间的连接结构与此相同在木条21的侧面设有一插槽211,在木条24的端部设有一与之配合的凸部241,该凸部241的长度略大于插槽211的深度,该凸部241插接于该插槽211中时,木条24的端部与木条21的侧缘形成凹槽3。下面参照图3,以木板201的侧缘和木条21之间的连接结构为例,说明条木板的各侧缘与对应的木条之间的连接结构,条木板的各侧缘与对应的木条之间的连接结构与此相同木板201侧边设有凸条2011,木条21内侧相应位置设有与之配合的嵌槽212,该凸条2011的高度略大于嵌槽212的深度,该凸条2011插接于该嵌槽212中时,木板201的边缘与木条21之间形成一凹槽4。上述木条与木条连接处及木条与木板连接处之间的凹槽3、4的结构使该实木门更容易散发水份,可达到防潮、防霉变的目的,而且可防止实木门因热胀冷缩而变形。门套1包括一安装于门洞内侧的门框11和两分别覆盖于靠近门洞边缘位置的前后两侧墙面上的第一、第二装饰线条12、13,其中第一装饰线条12于靠墙面的侧面形成一向墙面方向凸伸的嵌条121,门框11的相应侧面设有一条形的嵌槽111,该嵌槽111的深度方向与墙面垂直,该第一装饰线条12通过其嵌条121嵌入门框11上的嵌槽111而与门框11固定连接,由于第一装饰线条12沿与墙面垂直的方向嵌入门框11中,因此不会与墙面发生磨擦,更易于安装的操作。第一装饰线12条靠门洞的侧边与门框11的内侧面平齐,使其外外观看起来更具有整体性,更加美观。门框11靠门洞的内侧面形成与门扇2配合的阶梯面113。门框11于靠墙体的外侧面设有一与第二装饰线条13配合的嵌槽112,该嵌槽112的深度方向与墙面平行,第二装饰线条13沿与墙面平行的方向嵌入该嵌槽112中,从而使第二装饰线条13固定于门框11上,这一固定结构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已有专利相同。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图4,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门套1的结构有所不同,即其第二装饰线条13与门框11的连接方式不同。该第二装饰线条13靠墙面的侧面形成一向墙面方向凸伸的嵌条131,门框11的相应侧面设有一条形的嵌槽114,该嵌槽114的深度方向与墙面垂直,该第二装饰线条13通过其嵌条131嵌入门框11上的嵌槽114而与门框11固定连接。即,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饰线条12、第二装饰线条13与门框11的连接结构均匀相同。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木门,包括安装于门洞内侧的木质门套和一竖直边枢设于门套一侧边的木质门扇,该门扇包括木条连接构成的格状框架和一一对应嵌设于格状框架的每一格内的木板,其特征在于:构成格状框架的木条与木条连接处设有凹槽,格状框架的格内的木板与其周围的木条的连接处也设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军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