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小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67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折叠式小船,包括底板、两侧板、尾板,底板与两侧板分别为中间可分开的两个半式结构,每一半式结构的底板与其所对应的侧板之间通过可挠式连接带密封连接,两半式结构的底板之间于其上侧设有支撑件,两半个底板之间对应支撑件位置设有水封薄膜,水封薄膜的两侧分别与其所对应的侧板连接,支撑件包括顶壁及由顶壁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侧壁,顶壁与侧壁合围成收容水封薄膜的收容空间,支撑件的底端抵靠于底板上,其两侧分别与侧板插接,两半个底板之间于其底端设有锁件,尾板的底端抵靠于底板上,其两侧分别与两侧板插接。该可折叠式小船由于其中部为两半式结构,且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可挠式连接带连接,便于搬运。

Foldable boa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ldable boat,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wo side plates and a tail plate. The bottom plate and two side plates are two half-structures separated in the middle. The bottom plate of each half-structure and its corresponding side plates are sealed by a flexible connecting belt.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two half-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par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parts are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half bottom plates. The two sides of the water seal film are connected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side plates respectively. The supporting parts include the top wall and the two side walls extending downward from the two sides of the top wall. The top wall and the side wall are enclosed to form a receiving space for the water seal film.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ing part is against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two sid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plate respectively. The bottom end of the tai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ock between the two half bottom plates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tail pl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sides plates. The foldable boat has a two-half structure in the middle, and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ide plate are connected by a flexible connecting bel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hand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式小船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小船。
技术介绍
木质船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木质船相对于金属材料的船体重量可减轻很多,人们可制作和使用于独木舟,有的独木舟一人就可举起并从岸边移到水里,但如果长距离搬运仍然是非常吃力的事情。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旅游、探险等拓展人生体验的活动,旅游、探险使用的装备的多元化和轻质化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便于搬运的船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折叠式小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于搬运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折叠式小船,包括底板、由该底板的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两侧板及设于该底板后端的尾板,该底板、两侧板及尾板合围成一船体结构,该船体结构的底板与两侧板分别为中间可分开的两个半式结构,每一半式结构的底板与其所对应的侧板之间通过可挠式连接带密封连接,该两半式结构的底板之间于其上侧设有一支撑件,该两半个底板的端部之间对应支撑件位置向上延伸设有水封薄膜,该水封薄膜的两侧分别与其所对应的船体结构的侧板连接,该支撑件包括一顶壁及由该顶壁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两侧壁,该顶壁与侧壁合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水封薄膜收容于该支撑件的收容空间内,该支撑件的底端抵靠于船体结构的底板上,其两侧分别与船体结构的侧板插接,该两半个底板之间于其底端设有锁件,该尾板的底端抵靠于船体结构的底板上,其两侧分别与船体结构的两侧板插接。优选方案为,所述可挠式连接带为可挠式橡胶带。优选方案为,所述可挠式橡胶带为氯丁二烯橡胶带。优选方案为,所述水封薄膜为聚乙烯膜或乙烯树脂膜。优选方案为,所述尾板的结构与支撑件的结构相同,其内收容有一由船体结构底板向上延伸设置的水封薄膜。优选方案为,所述船体结构的各底板与其连接的侧板之间还设有加强肋,该加强肋通过折页可折叠设于底板上。优选方案为,所述底板、两侧板及尾板分别为聚苯乙烯板。优选方案为,所述可折叠式小船的长度为4-5m,重量为30kg。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小船由于其中部为两半式结构,且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可挠式连接带连接,从而使整个船体可折叠呈一个小型的结构,便于搬运;在使用时,仅需通过各卡扣及插接式结构使其连接,并通过锁件锁紧两半式底板的底端,组装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可折叠式小船的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部分立体图。图中:10、底板;20、侧板;30、尾板;50、可挠式连接带;60、支撑件;80、水封薄膜;61、顶壁;62、侧壁;90、锁件;40、加强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该可折叠式小船包括底板10、由该底板10的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两侧板20及设于该底板10后端的尾板30,该底板10、两侧板20及尾板30合围成一船体结构,该底板10、两侧板20及尾板30分别为聚苯乙烯板。该可折叠式小船长度可为4-5m,重量为30kg。该船体结构由其中部分成两个半式结构,即底板10与两侧板20分别为中间可分开的两个半式结构。每一半式结构的底板10与其所对应的侧板20之间通过可挠式连接带50密封连接。该可挠式连接带50为可挠式橡胶带。该可挠式橡胶带可为氯丁二烯橡胶带。请同时参阅图3,该两半式结构的底板10之间于其上侧设有一支撑件60。该两半个底板10的端部对应支撑件60位置分别向上延伸设有一水封薄膜80,各水封薄膜80的两侧端分别与其所对应的船体结构的侧板20连接。具体实施时,该水封薄膜80可为连接于两半式底板10之间的一个,其两侧与船体结构的侧板20连接。该水封薄膜80可为聚乙烯膜或乙烯树脂膜。该支撑件60包括一顶壁61及由该顶壁61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两侧壁62,该顶壁61与侧壁62合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水封薄膜80收容于该支撑件60的收容空间内。该支撑件60的底端抵靠于船体结构的底板10上,其两侧分别与船体结构的侧板20插接。该两半个底板10之间于其底端设有两锁件90,每一锁件90上具有一可开锁的手柄。该两锁件90用于将船体结构的两底板10相锁合。该两侧板20的前端相互卡扣式连接。该尾板30的底端抵靠于船体结构的底板10上,其两侧分别与船体结构的两侧板20插接。本实施例中,该尾板30的结构与支撑件60的结构相同,其内收容有一由船体结构的底板10向上延伸设置的水封薄膜80。具体实施时,该船体结构的各底板10与其连接的侧板20之间还可设有加强肋40,该加强肋40通过折页可折叠设于底板10上,即加强肋40可水平及竖直两个方向设于底板10上。该可折叠式小船由于其中部为两半式结构,且底板10与侧板20之间通过可挠式连接带50连接,从而使整个船体可折叠呈一个小型的结构,便于搬运;在使用时,仅需通过各卡扣及插接式结构使其连接,并通过锁件90锁紧两半式底板的底端,组装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式小船,包括底板、由该底板的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两侧板及设于该底板后端的尾板,该底板、两侧板及尾板合围成一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船体结构的底板与两侧板分别为中间可分开的两个半式结构,每一半式结构的底板与其所对应的侧板之间通过可挠式连接带密封连接,该两半式结构的底板之间于其上侧设有一支撑件,该两半个底板的端部之间对应支撑件位置向上延伸设有水封薄膜,该水封薄膜的两侧分别与其所对应的船体结构的侧板连接,该支撑件包括一顶壁及由该顶壁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两侧壁,该顶壁与侧壁合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水封薄膜收容于该支撑件的收容空间内,该支撑件的底端抵靠于船体结构的底板上,其两侧分别与船体结构的侧板插接,该两半个底板之间于其底端设有锁件,该尾板的底端抵靠于船体结构的底板上,其两侧分别与船体结构的两侧板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小船,包括底板、由该底板的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两侧板及设于该底板后端的尾板,该底板、两侧板及尾板合围成一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船体结构的底板与两侧板分别为中间可分开的两个半式结构,每一半式结构的底板与其所对应的侧板之间通过可挠式连接带密封连接,该两半式结构的底板之间于其上侧设有一支撑件,该两半个底板的端部之间对应支撑件位置向上延伸设有水封薄膜,该水封薄膜的两侧分别与其所对应的船体结构的侧板连接,该支撑件包括一顶壁及由该顶壁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两侧壁,该顶壁与侧壁合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水封薄膜收容于该支撑件的收容空间内,该支撑件的底端抵靠于船体结构的底板上,其两侧分别与船体结构的侧板插接,该两半个底板之间于其底端设有锁件,该尾板的底端抵靠于船体结构的底板上,其两侧分别与船体结构的两侧板插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强王普李源宋庆官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蓝旗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