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58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放置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打印平台本体,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滑杆,两个支撑柱位于两个第一滑杆之间,底座的上方设有两个与第一滑杆相对应的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杆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滑槽内,两个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与对应的第一滑槽连通,固定杆靠近第一转动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一转动孔延伸至第一滑槽内并焊接有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对打印平台本体进行清理,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Printing Platform for 3D Print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inting platform for 3D printers,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two supporting pillars. The top of the two supporting pillars is welded with the same printing platform body. The top of the base is welded with two first sliding poles. The two supporting pillars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first sliding poles, and the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two fixed p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liding pole.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groove. The first sliding rod is slid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sliding groove. The first rotating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sliding groove on the far side of the two fixed rods. A first motor is fixed on the side of the fixed rod near the first rotating hol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run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rotating hole and extends to the first rotating hole. A sliding groove is welded with gears.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clean the printing platform body, save manpower,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
本技术涉及打印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这种技术要求各机械结构必须精密配合,运行稳定,打印效果才能理想,特别是打印平台,打印平台直接承载着打印的物体,打印物体有重量。现有的打印平台存在打印结束后,打印平台上的残渣需要人工用工具进行清理,操作麻烦,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放置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打印平台本体,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滑杆,两个支撑柱位于两个第一滑杆之间,底座的上方设有两个与第一滑杆相对应的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杆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滑槽内,两个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与对应的第一滑槽连通,固定杆靠近第一转动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一转动孔延伸至第一滑槽内并焊接有齿轮,第一滑杆上焊接有齿条,齿条与对应的齿轮相啮合,两个固定杆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第二转动孔与转动槽连通,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二转动孔延伸至转动槽内并焊接有凸轮,凸轮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的底部延伸至第二滑槽内并焊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的底部焊接有刷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的两侧顶部均焊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弧形块,第一滑杆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弧形槽,弧形块与对应的弧形槽相适配,弧形块远离第一滑杆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对应的第三滑槽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弧形块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第二限位块,第三滑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刷板的底部设有刷毛,刷毛位于打印平台本体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四滑槽,第二滑杆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两个第四滑槽内,第二滑杆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对应的第四滑槽的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滑杆、固定杆、第一滑槽、第一转动孔、第一电机、齿轮、齿条、第三滑槽、弧形块、第一弹簧和弧形槽的配合能够使刷板上的刷毛与打印平台本体相接触,在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通过带动位于第一滑杆上齿条带动第一滑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能够对第一滑杆滑动进行限位,第一滑杆滑动使得弧形块受力滑动脱离弧形槽,弧形块受力带动第一弹簧受力收缩,通过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能够保证弧形块滑动不偏位,通过固定杆的受力滑动,带动固定块滑动,固定块滑动带动刷板向打印平台本体靠近从而实现刷板底部的刷毛与打印平台本体相接触,在接触后第一电机停止运作,弧形块受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滑动至对应的弧形槽内对第一滑杆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固定块、第二滑槽、转动槽、第二转动孔、第二电机、凸轮、第一转动块、连接杆、第二转动块、第二滑杆、刷板、第四滑槽和第二弹簧的配合能够对打印平台本体进行清理,在刷板底部的刷毛与打印平台本体相接触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动块在凸轮上转动,第一转动块在连接杆上转动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第二转动块在连接杆上转动移动,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二滑杆移动,通过第二滑杆和第四滑槽的配合使得第二滑杆水平滑动,第二滑杆水平滑动带动刷板水平滑动,刷板带动刷毛在打印平台本体上水平滑动,从而实现对打印平台本体的清理;本技术能够自动对打印平台本体进行清理,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柱、3打印平台本体、4第一滑杆、5固定杆、6第一滑槽、7第一转动孔、8第一电机、9齿轮、10齿条、11第三滑槽、12弧形块、13第一弹簧、14弧形槽、15固定块、16第二滑槽、17转动槽、18第二转动孔、19第二电机、20凸轮、21第一转动块、22连接杆、23第二转动块、24第二滑杆、25刷板、26第四滑槽、27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放置有两个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打印平台本体3,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滑杆4,两个支撑柱2位于两个第一滑杆4之间,底座1的上方设有两个与第一滑杆4相对应的固定杆5,固定杆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杆4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滑槽6内,两个固定杆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转动孔7,第一转动孔7与对应的第一滑槽6连通,固定杆5靠近第一转动孔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一转动孔7延伸至第一滑槽6内并焊接有齿轮9,第一滑杆4上焊接有齿条10,齿条10与对应的齿轮9相啮合,两个固定杆5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第二滑槽16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7,固定块1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8,第二转动孔18与转动槽17连通,固定块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贯穿第二转动孔18延伸至转动槽17内并焊接有凸轮20,凸轮20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转动块21,第一转动块21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块23,第二转动块23的底部延伸至第二滑槽16内并焊接有第二滑杆24,第二滑杆24的底部焊接有刷板25,通过第一滑杆4、固定杆5、第一滑槽6、第一转动孔7、第一电机8、齿轮9、齿条10、第三滑槽11、弧形块12、第一弹簧13和弧形槽14的配合能够使刷板25上的刷毛与打印平台本体3相接触,在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转动通过带动位于第一滑杆4上齿条10带动第一滑杆4在第一滑槽6内滑动,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能够对第一滑杆4滑动进行限位,第一滑杆4滑动使得弧形块12受力滑动脱离弧形槽14,弧形块12受力带动第一弹簧13受力收缩,通过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能够保证弧形块12滑动不偏位,通过固定杆5的受力滑动,带动固定块15滑动,固定块15滑动带动刷板25向打印平台本体3靠近从而实现刷板25底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放置有两个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打印平台本体(3),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滑杆(4),两个支撑柱(2)位于两个第一滑杆(4)之间,底座(1)的上方设有两个与第一滑杆(4)相对应的固定杆(5),固定杆(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杆(4)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滑槽(6)内,两个固定杆(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转动孔(7),第一转动孔(7)与对应的第一滑槽(6)连通,固定杆(5)靠近第一转动孔(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一转动孔(7)延伸至第一滑槽(6)内并焊接有齿轮(9),第一滑杆(4)上焊接有齿条(10),齿条(10)与对应的齿轮(9)相啮合,两个固定杆(5)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第二滑槽(16)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7),固定块(1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8),第二转动孔(18)与转动槽(17)连通,固定块(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贯穿第二转动孔(18)延伸至转动槽(17)内并焊接有凸轮(20),凸轮(20)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转动块(21),第一转动块(21)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块(23),第二转动块(23)的底部延伸至第二滑槽(16)内并焊接有第二滑杆(24),第二滑杆(24)的底部焊接有刷板(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放置有两个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打印平台本体(3),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滑杆(4),两个支撑柱(2)位于两个第一滑杆(4)之间,底座(1)的上方设有两个与第一滑杆(4)相对应的固定杆(5),固定杆(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杆(4)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滑槽(6)内,两个固定杆(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转动孔(7),第一转动孔(7)与对应的第一滑槽(6)连通,固定杆(5)靠近第一转动孔(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一转动孔(7)延伸至第一滑槽(6)内并焊接有齿轮(9),第一滑杆(4)上焊接有齿条(10),齿条(10)与对应的齿轮(9)相啮合,两个固定杆(5)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第二滑槽(16)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7),固定块(1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8),第二转动孔(18)与转动槽(17)连通,固定块(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贯穿第二转动孔(18)延伸至转动槽(17)内并焊接有凸轮(20),凸轮(20)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转动块(21),第一转动块(21)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块(23),第二转动块(23)的底部延伸至第二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翊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易泰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