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窗扇和门扇,特别是能组装又能拆卸,的纱窗纱门的结构组装件。(通常窗和门在未装置纱布或玻璃时称为窗扇或门扇)。现有窗、门扇大都用木质或金属体制成固定的不可拆卸的整体结构。钉上纱布后成为纱窗或纱门,其缺点是费工费时制作不便,不能随意拆卸。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完全改变传统的窗、门扇的结构和习惯用法,给生活带来方便。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其整体结构由如下若干部件所组成弯头底条、底条、弯头π形盖、π形盖、角撑挡以及特制铰链等。窗、门扇的底部由弯头底条和底条两个部件组成,两种底条的两端,作连接口,一端为并联的二个外框形,另一端为二个并联形插头,外框端的内框尺寸略大于插头端的外形尺寸,因此插头端可横向插入外框端而进行连接,并且,不同长度的底条可连续连接,转弯处用弯头底条连接,这样就可以连接成框。从正面盖入π形盖后连接处就不会脱出。底条的凹入处可设置吸铁体。底条和π形盖的长度尺寸制成从6厘米至60厘米不同长度的数种规格。因此可根据所需窗、门扇的结构尺寸,选择相应尺寸的底条连接成窗扇,铺上比窗扇平面略大的纱布,盖上相应尺寸的π形盖和弯头π形盖。π形盖的内框阔度大于底条的外框宽度约6毫米,因此纱布四周的每个边即被卡住在两者中间。为减低窗或门的摇晃度其四角撑有角撑挡,角撑挡制成弓形,可从正面弹性地按入。在窗或门的任意一侧可安装特制铰链活动件,这样就成为一扇完整的纱窗或纱门。在未装入纱布时就是本文所述的窗扇或门扇。再在窗、门框的对应处设置特种铰链固定件,活动件套入固定件后窗和门即可自由开闭。底条中间的构造是凹凸形的,在凹入处设吸铁体后纱窗即可与铁窗框相吸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组装成纱窗、纱门的窗、门扇,其特征在于:窗、门扇是由数种部件组装而成,包括有弯头π形盖〔1〕、π形盖〔2〕、弯头底条〔5〕、底条〔6〕以及角撑挡〔3〕等部件,其中弯头底条〔5〕和底条〔6〕又可连接成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组装成纱窗、纱门的窗、门扇,其特征在于窗、门扇是由数种部件组装而成,包括有弯头π形盖[1]、π形盖[2]、弯头底条[5]、底条[6]以及角撑挡[3]等部件,其中弯头底条[5]和底条[6]又可连接成框形。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门扇,其特征是弯头底条〔5〕和底条〔6〕的两端设有连接口〔7〕、〔8〕,一端的连接口是两个并列的插头形连接口〔7〕,另一端的连接口是两个并列的框形连接口〔8〕。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门扇,其特征是弯头底条〔5〕和底条〔6〕的凹入处〔9〕可设置吸铁体。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门扇,其特征是弯头π形盖〔1〕及π形盖〔2〕的内框宽度大于弯头底条〔5〕及底条〔6〕的外框宽度约6毫米以便π形盖盖入底条时把纱布卡住在两者中间。5.按权利要求4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