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仿野生繁育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216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8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吴茱萸仿野生繁育种植方法,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定的种苗培育方法,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特有的生根营养液浸泡后定植,生根效果好,植株成活率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吴茱萸种植方法实现了吴茱萸的高密度种植,种植效率高,利用吴茱萸的习性配置施肥,实现了吴茱萸的仿野生繁育种植,得到的吴茱萸品质好、产量高。

Wild-like Breeding and Planting Method of Evodia rutaecarp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ld-like breeding and planting method of Evodia rutaecarpa. Through the specific seedling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he Evodia rutaecarpa is immersed in the unique rooting nutrient solution of the invention, and the root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plant is high. At the same time, the Evodia rutaecarpa planting method realizes the high-density planting of Evodia rutaecarpa, the planting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fertilization is realized by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Evodia rutaecarpa are good when it is bred and planted in imitation of wi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吴茱萸仿野生繁育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吴茱萸种植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吴茱萸仿野生繁育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吴茱萸(学名Tetradiumruticarpum,原名Euodiaruticarpa),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生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叶有小叶5-11片,小叶薄至厚纸质,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8厘米,宽3-7厘米,叶轴下部的较小,两侧对称或一侧的基部稍偏斜,边全缘或浅波浪状,小叶两面及叶轴被长柔毛,毛密如毡状,或仅中脉两侧被短毛,油点大且多。花序顶生;雄花序的花彼此疏离,雌花序的花密集或疏离;萼片及花瓣均5片,偶有4片,镊合排列;雄花花瓣长3-4毫米,腹面被疏长毛,退化雌蕊4~5深裂,下部及花丝均被白色长柔毛,雄蕊伸出花瓣之上;雌花花瓣长4~5毫米,腹面被毛,退化雄蕊鳞片状或短线状或兼有细小的不育花药,子房及花柱下部被疏长毛。果序宽12厘米,果密集或疏离,暗紫红色,有大油点,每分果瓣有1种子;种子近圆球形,一端钝尖,腹面略平坦,长4~5毫米,褐黑色,有光泽。花期4-6月,果期8~11月。吴茱萸在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种。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可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另外,吴茱萸还可用于治疗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等症。由于吴茱萸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野生的吴茱萸的供应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大量的吴茱萸人工种植方法被开发。但是,现有的吴茱萸人工种植方法,仍然存在着生根效果不够好,植株成活率低,栽植密度小,最终导致总产量和品质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吴茱萸仿野生繁育种植方法,能够实现吴茱萸的仿野生繁育,产量高,品质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吴茱萸仿野生繁育种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种苗培育:于11月至次年2月,砍下吴茱萸枝条,剪成两端为斜口、长约20~35cm的插穗斜插入土壤中,盖土压实后浇水,再用覆盖物覆盖;将苗高长至10~15cm的种苗出土,根部用生根营养液浸泡,所述生根营养液包括:生根粉0.1~0.3份、多菌灵0.02~0.2份、白糖200~300份和水1x104~2x104份;种苗起苗时需连根挖起,随根带苗,避免伤根。(2)定植:挖深度和宽度均为35~45cm的定植穴,将种苗放入,埋土至地茎8~12cm,压实树苗周围土壤,垒土,浇灌生根粉溶液,用覆盖物覆于畦面上。生根粉是指主要由吲哚乙酸和萘乙酸钠科学配比而成的复配型高效生根剂,可促进植物根部细胞分化,加速根系生长和发育,凡是市售的生根粉、生根剂等起同样作用的产品均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步骤(1)中,插穗插入土壤后露出地面8~12cm;生根营养液浸泡的时间为30~60min。进一步地,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覆盖物选自稻草、秸秆、干草、薄膜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种苗放入前,向种植穴中填2~8cm厚的细土;所述生根粉的用量为400~600g/亩,所述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70~150mg/L。所述细土是指粗粒含量(大于0.075mm)不到50%的土。进一步地,步骤(1)中,3~4月时,对种苗进行遮荫,8月以后不再遮荫。进一步地,步骤(1)中,插穗的株距为10cm、行距为25cm。进一步地,步骤(2)中,定植的株距为2m、行距为1.5~3m。进一步地,还包括修整枝条步骤:在冬季落叶后,对幼树在离地面80~100cm处打顶;对老树除去重叠枝、下垂枝、病虫枝和枯枝;对生长不健全的枝条、分枝少的枝条剪去;并在所有剪除了枝条的断面涂一层防冻液。通过修整枝条对植株进行矮化处理,同时使植株保持一定的树形,以提高结果量,以及获得繁殖枝条。进一步地,种苗培育期间适度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45%。进一步地,还包括还施肥步骤:(1)插穗扦插后,苗高15~30cm时,追施人畜粪尿或氮磷肥,施肥量为:15~25kg/亩;(2)开花前于植株周围开环沟施肥,每株追施磷酸钙1~1.5kg和草木灰1.5~2.5kg;(3)季落叶后,施冬肥1次,每株追施磷酸钙1~1.5kg和草木灰1.5~2.5kg,施肥后覆土盖严。进一步地,还包括采收步骤:8月下旬,当吴茱萸由绿色变为黄绿色,而心皮尚分离时采收;采摘时将果穗成串剪下,严防折断果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吴茱萸种植方法利用吴茱萸的习性配置施肥,实现了吴茱萸的仿野生繁育种植,通过本专利技术特定的生根处理,栽培时生根效果好,植株成活率高。(2)本专利技术吴茱萸种植方法按照吴茱萸生长的各个环节配比施肥,再通过定期修枝,对植株进行矮化处理,使植株保持一定的树形,实现了吴茱萸的高密度种植,种植效率高,得到的吴茱萸品质好、产量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选地整地选向阳、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坡地或菜地作为育苗地,深翻、碎土、耙平后起畦,使畦面呈龟背形。二、种苗培育于11月砍下1~2年生的吴茱萸枝条,剪成两端为斜口、长约20cm的插穗,注意剪时不要伤皮。将插穗按株距10cm、行距25cm斜插于苗床上,插条露出地面8cm,盖土压实后先浇水,再用稻草覆于畦面上。种苗培育期间适度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45%。3~4月,发芽生根时,在育苗地搭设遮荫棚,棚高约60cm,8月以后将其拆除。当苗高15cm时,追施稀薄人畜粪尿或氮磷肥,施肥量为:15kg/亩。三、种苗处理将苗高长至10~15cm的种苗出土,根部用生根营养液浸泡30~60min,所述生根营养液包括:生根粉100mg,多菌灵20mg,白糖200g,水10L。四、定植选取林缘空旷处进行成片种植,按株行距2x3米穴状整地。挖深度和宽度均为35cm的定植穴,向种植穴中填2cm厚的细土,将种苗放入,埋土至地茎8cm,轻提树苗,踩实树苗周围土壤,垒土成半球型,浇灌生根粉溶液,此处生根粉的用量为450g/亩,生根粉溶液溶液浓度为70mg/L,浇灌后用薄膜覆于畦面上。五、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不能让草高过植株。(2)肥水管理在吴茱萸开花前于植株周围开环沟施肥,每株追施磷酸钙1kg,再施草木灰1.5kg;冬季落叶后,施冬肥1次,每株追施磷酸钙1kg,再施草木灰1.5kg,施肥后覆土盖严。期间适度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45%。(3)修整枝条为了保持一定的树形,以提高结果量,以及获得繁殖枝条,一般于冬季落叶后进行适当修剪整枝。整枝时,幼树可在离地面高约80cm处打顶,使侧枝向四面生长;老树修剪里疏外密,除去重叠枝、下垂枝、病虫枝与枯枝等。对生长不健全的枝条、分枝少的枝条剪去。并在所有剪除了枝条的断面涂一层防冻液。(4)病虫害防治管理病害:①煤病:当受蚜虫、长绒棉蚧虫危害时,植株诱发出不规则的黑褐色煤状斑,发生后期,叶片和枝干上覆盖一层煤状物;严重时树势衰弱,开花结果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吴茱萸仿野生繁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种苗培育:于11月至次年2月,砍下吴茱萸枝条,剪成两端为斜口、长约20~35cm的插穗斜插入土壤中,盖土压实后浇水,再用覆盖物覆盖;将苗高长至10~15cm的种苗出土,根部用生根营养液浸泡,所述生根营养液包括:生根粉0.1~0.3份、多菌灵0.02~0.2份、白糖200~300份和水1x104~2x104份;(2)定植:挖深度和宽度均为35~45cm的定植穴,将种苗放入,埋土至地茎8~12cm,压实树苗周围土壤,垒土,浇灌生根粉溶液,用覆盖物覆于畦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吴茱萸仿野生繁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种苗培育:于11月至次年2月,砍下吴茱萸枝条,剪成两端为斜口、长约20~35cm的插穗斜插入土壤中,盖土压实后浇水,再用覆盖物覆盖;将苗高长至10~15cm的种苗出土,根部用生根营养液浸泡,所述生根营养液包括:生根粉0.1~0.3份、多菌灵0.02~0.2份、白糖200~300份和水1x104~2x104份;(2)定植:挖深度和宽度均为35~45cm的定植穴,将种苗放入,埋土至地茎8~12cm,压实树苗周围土壤,垒土,浇灌生根粉溶液,用覆盖物覆于畦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插穗插入土壤后露出地面8~12cm;生根营养液浸泡的时间为30~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覆盖物选自稻草、秸秆、干草、薄膜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种苗放入前,向种植穴中填2~8cm厚的细土;所述生根粉的用量为400~600g/亩,所述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新禾成中药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