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13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8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包括底座、第一电动机、锅体、加热内胆、第二电动机、电滑环和第一导电滑珠,所述底座的顶部右端竖直安装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右侧中间安装有三角支撑座,且三角支撑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一减速器与第一转动轴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设置,使得锅体能够通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进行旋转运动,加快大豆蒸煮的速度。

A rotary cooking pot for soy sauce brew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ary cooking pot for soy sauce brew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motor, a pot body, a heating inner liner, a second motor, an electric sliding ring and a first conductive sliding ball. The top right end of the base is vertically mounted with a first support frame,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is horizontally movable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ight middle of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is mounted. The first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rough the first reducer.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equipped with the first fixed se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supporting frame is horizontally movable with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rough the second bearing. By setting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the pot body can rotate on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on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on shaft, thus speeding up the cooking speed of soyb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
本技术属于酱油酿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
技术介绍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专利技术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中国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而在酱油酿造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大豆放在蒸煮锅内进行蒸煮。目前市场上酱油酿造用蒸煮锅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搅拌,效率较低,并且由于蒸锅具有高温,容易烫伤曹组工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包括底座、第一电动机、锅体、加热内胆、第二电动机、电滑环和第一导电滑珠,所述底座的顶部右端竖直安装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右侧中间安装有三角支撑座,且三角支撑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一减速器与第一转动轴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端竖直安装有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左侧底端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的侧面底端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右侧安装有导电滑环,且导电滑环套接设置在第二转动轴的四周,所述导电滑环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套,且导电滑环与控制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安装有锅体,所述锅体的右侧中间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且锅体的左侧中间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锅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顶部开出处螺纹设置有密封盖,所述锅体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内胆,且加热内胆与第二电极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的顶端穿过锅体固定在加热内胆的左上角,且第二电极片的底端设置在导电滑环的内侧顶端,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底端顶部安装有第二导电滑珠,且第二导电滑珠与导电滑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锅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动机,且第二电动机的表面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通过固定杆与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转轴通过第二减速器与第三转动轴传动连接,且第三转动轴穿过锅体竖直设置在锅体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锅体的底部通过绝缘固定架安装有第一电极片,且第一电极片的右端通过电线分别与第二电动机和第二减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的左端设置在导电滑环的内侧底端,所述第一电极片的底端底部部安装有第一导电滑珠,且第一导电滑珠与导电滑环的内壁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动机和第一减速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锅体设置成圆筒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设置在第二转动轴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片设置在第二转动轴的上方,且第二电极片的底端与第一电极片的底端关于第二转动的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滑珠与导电滑环电性连接,且第一导电滑珠还与第一电极片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滑珠与导电滑环电性连接,且第二导电滑珠还与第二电极片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设置,使得锅体能够通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进行旋转运动,加快大豆蒸煮的速度,并且通过第一电动机和第一减速器的设置,使得锅体能够自动进行旋转,无需工人手动转动,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能,并且通过第一电动机和搅拌杆的设置,能够在锅体的内部对大豆进行搅拌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大豆蒸煮的效率,通过加热内胆的设置,能够在旋转过程中不断的对大豆进行蒸煮,通过导电滑环的设置,使得锅体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依旧能够进行输电,不会因为锅体的旋转而终止电力的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电滑环与第一导电滑珠以及第二导电滑珠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三角支撑座;3、第一电动机;4、第一减速器;5、第一转动轴;6、第一轴承;7、第一固定座;8、第二转动轴;9、第二轴承;10、控制器;11、电源接口;12、锅体;13、加热内胆;14、进料斗;15、密封盖;16、第二电动机;17、固定环;18、固定杆;19、第二减速器;20、第三转动轴;21、搅拌杆;22、绝缘固定架;23、第一电极片;24、第一支撑架;25、第二支撑架;26、第二电极片;27、第二固定座;28、导电滑环;29、绝缘套;30、第一导电滑珠;31、第二导电滑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包括底座1、第一电动机3、锅体12、加热内胆13、第二电动机16、导电滑环28和第一导电滑珠30,底座1的顶部右端竖直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4,且第一支撑架24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6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5,第一支撑架24的右侧中间安装有三角支撑座2,且三角支撑座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机3,第一电动机3通过第一减速器4与第一转动轴5的右端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5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座7;底座1的顶部左端竖直安装有第二支撑架25,且第二支撑架25与第一支撑架24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架25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9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8,且第二转动轴8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27,第二支撑架25的左侧底端安装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与第一电动机3和第一减速器4电性连接,且控制器10的侧面底端设置有电源接口11,第二支撑架25的右侧安装有导电滑环28,且导电滑环28套接设置在第二转动轴8的四周,导电滑环28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套29,且导电滑环28与控制器1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第一支撑架24与第二支撑架25之间安装有锅体12,锅体12设置成圆筒状结构,锅体12的右侧中间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一固定座7固定连接,且锅体1的左侧中间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二固定座27固定连接,锅体1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14,且进料斗14的顶部开出处螺纹设置有密封盖15,锅体12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内胆13,且加热内胆13与第二电极片26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片26的顶端穿过锅体12固定在加热内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包括底座(1)、第一电动机(3)、锅体(12)、加热内胆(13)、第二电动机(16)、导电滑环(28)和第一导电滑珠(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右端竖直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4),且第一支撑架(24)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6)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5),所述第一支撑架(24)的右侧中间安装有三角支撑座(2),且三角支撑座(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机(3),所述第一电动机(3)通过第一减速器(4)与第一转动轴(5)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5)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座(7);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端竖直安装有第二支撑架(25),且第二支撑架(25)与第一支撑架(24)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25)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9)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8),且第二转动轴(8)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27),所述第二支撑架(25)的左侧底端安装有控制器(10),且控制器(10)的侧面底端设置有电源接口(11),所述第二支撑架(25)的右侧安装有导电滑环(28),且导电滑环(28)套接设置在第二转动轴(8)的四周,所述导电滑环(28)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套(29),且导电滑环(28)与控制器(1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4)与第二支撑架(25)之间安装有锅体(12),所述锅体(12)的右侧中间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一固定座(7)固定连接,且锅体(12)的左侧中间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二固定座(27)固定连接,所述锅体(1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14),且进料斗(14)的顶部开出处螺纹设置有密封盖(15),所述锅体(12)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内胆(13),且加热内胆(13)与第二电极片(2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26)的顶端穿过锅体(12)固定在加热内胆(13)的左上角,且第二电极片(26)的底端设置在导电滑环(28)的内侧顶端,所述第二电极片(26)的底端顶部安装有第二导电滑珠(31),且第二导电滑珠(31)与导电滑环(28)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锅体(1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动机(16),且第二电动机(16)的表面安装有固定环(17),所述固定环(17)的两端通过固定杆(18)与锅体(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16)的转轴通过第二减速器(19)与第三转动轴(20)传动连接,且第三转动轴(20)穿过锅体(12)竖直设置在锅体(12)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轴(20)上设置有搅拌杆(21),所述锅体(12)的底部通过绝缘固定架(22)安装有第一电极片(23),且第一电极片(23)的右端通过电线分别与第二电动机(16)和第二减速器(19)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23)的左端设置在导电滑环(28)的内侧底端,所述第一电极片(23)的底端底部安装有第一导电滑珠(30),且第一导电滑珠(30)与导电滑环(28)的内壁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油酿造用旋转式蒸煮锅,包括底座(1)、第一电动机(3)、锅体(12)、加热内胆(13)、第二电动机(16)、导电滑环(28)和第一导电滑珠(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右端竖直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4),且第一支撑架(24)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6)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5),所述第一支撑架(24)的右侧中间安装有三角支撑座(2),且三角支撑座(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机(3),所述第一电动机(3)通过第一减速器(4)与第一转动轴(5)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5)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座(7);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端竖直安装有第二支撑架(25),且第二支撑架(25)与第一支撑架(24)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25)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9)水平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8),且第二转动轴(8)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27),所述第二支撑架(25)的左侧底端安装有控制器(10),且控制器(10)的侧面底端设置有电源接口(11),所述第二支撑架(25)的右侧安装有导电滑环(28),且导电滑环(28)套接设置在第二转动轴(8)的四周,所述导电滑环(28)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套(29),且导电滑环(28)与控制器(1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4)与第二支撑架(25)之间安装有锅体(12),所述锅体(12)的右侧中间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一固定座(7)固定连接,且锅体(12)的左侧中间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二固定座(27)固定连接,所述锅体(1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14),且进料斗(14)的顶部开出处螺纹设置有密封盖(15),所述锅体(12)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内胆(13),且加热内胆(13)与第二电极片(2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26)的顶端穿过锅体(12)固定在加热内胆(13)的左上角,且第二电极片(26)的底端设置在导电滑环(28)的内侧顶端,所述第二电极片(26)的底端顶部安装有第二导电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尧
申请(专利权)人:尧记酱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