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防止线圈脱离连接的结构的线性振动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97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振动发生器,其具有用于防止线圈脱离连接的结构,所述线圈包括在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改进装置结构的技术而使得外部撞击不会在线圈中发生,以解决如下问题:线性振动发生器中包括的多个附接部(特别是线圈)由于对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小撞击测试或坠落测试而分离或破裂。可以防止线性振动发生器中包括的多个附接部(特别是线圈)由于执行对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小撞击测试或坠落测试而脱离连接、分离或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防止线圈脱离连接的结构的线性振动发生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8月2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07773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性振动发生器,其具有用于防止线圈脱离连接的结构,该线圈包括在线性振动发生器中;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改进装置结构的技术而使得外部撞击不会在线圈中发生以解决如下问题:线性振动发生器中包括的多个附接部(特别是线圈)由于对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小撞击测试或坠落测试而分离或破裂。
技术介绍
包括振动发生器的装置(在下文中称为“振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或振动铃)的使用近来变得普遍。振动装置的发展和供应变得活跃。相应地,在包括这种振动装置的移动电话中,需要一种技术,其用于防止部件在对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内部装置的耐久性测试过程中发生故障。为了如前所述防止部件在对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内部装置的耐久性测试过程中发生故障,需要在设计中改变被设置以面对线圈的弹簧和轭的内直径。在传统技术中,通常,被设置以面对线圈的弹簧和轭的内直径被设计为:具有与线圈相同的尺寸以便于组装。相应地,需要一种技术,其用于通过以下方式防止撞击施加于线圈:改变被设置以面对线圈的弹簧和轭的内直径,而同时在各内部部件之间保持间隙,使线性振动发生器的振动特征不会恶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10-006416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已关注于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改进装置结构而防止线性振动发生器中包括的多个附接部(特别是线圈)由于对包括线性振动发生器的装置的耐久性测试而分离或破裂,使得外部撞击不在线圈中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发生器,其具有:用于防止线圈脱离连接的结构,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包括:壳体,其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的顶部和侧部;支架,其被构造成形成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底部;线圈,其固定到所述支架的顶部的一侧,并被施加来自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的外部电力;弹簧,其固定到所述支架,并被构造以具有大于所述线圈的外直径的内直径且包围所述线圈;磁体,其固定到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以形成振动器;块体,其固定到所述磁体以包围所述磁体;以及轭,其联接到所述磁体和所述块体的底部,以固定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磁体和所述块体。属于所述弹簧且与所述磁体接触的一部分的内直径和所述轭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磁体的内直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块体的横截面的外侧具有带圆圈的多纳圈结构。在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的上部分处渐缩的处理表面的高度可等于或大于所述块体的总高度的1/3。可替代地,所述块体的横截面的外侧可具有带圆圈的多纳圈结构;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上可形成有具有特定宽度的条带形式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可被形成以包围所述块体的整个外侧。可替代地,所述块体的横截面的外侧可具有带圆圈的多纳圈结构;在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上可形成有具有特定宽度的两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可沿周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上。可替代地,所述块体的横截面的外侧可具有带圆圈的多纳圈结构;在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处渐缩的上处理表面和下处理表面可被分别设置;所述上处理表面和所述下处理表面可相互接触以形成处理的突出部分。另外,所述块体的横截面的外侧可具有带方形形状的多纳圈结构;在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的上部分处渐缩的处理表面的高度可等于或大于所述块体的总高度的1/3。可替代地,所述块体的横截面的外侧可具有带方形形状的多纳圈结构;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上可形成具有特定宽度的条带形式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可形成以包围所述块体的整个外侧。可替代地,所述块体的横截面的外侧可具有带方形形状的多纳圈结构;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上可形成有具有特定宽度的两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可沿周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上。可替代地,所述块体的横截面的外侧可具有带圆圈的多纳圈结构;在所述块体的所述外侧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处渐缩的上处理表面和下处理表面可被分别设置;所述上处理表面和所述下处理表面可相互接触以形成处理的突出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前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直径或圆周的形状的圆形块体。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包括具有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直径或圆周的形状的圆形块体。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圆形块体具有在外侧的上部分处渐缩的处理表面。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在外侧的上部分处渐缩的处理表面为圆形块体的总高度的1/3或更大。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在外侧上形成具有特定宽度的条带形式的突出部分。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具有特定宽度的两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沿周向方向设置在外侧上。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在外侧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处渐缩的上处理表面和下处理表面分别设置。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方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直径或圆周的形状的圆形块体。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方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在外侧的上部分处渐缩的处理表面为方形块体的总高度的1/3或更大。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方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在外侧上形成具有特定宽度的条带形式的突出部分。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方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具有特定宽度的两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沿周向方向设置在外侧上。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方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具有特定宽度的两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沿周向方向设置在外侧上。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方形块体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在外侧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处渐缩的上处理表面和下处理表面分别被布置。<附图标记的描述>100:壳体200:支架300:FPCB400:线圈500:弹簧600:磁体700:块体710:处理表面711:上处理表面712:下处理表面720:突出部分800:轭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参照示例性附图详细描述。应注意,在对图中的元件指定附图标记时,即使是在各元件显示在不同图中的情况下,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图中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另外,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时,如果认为会使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发生不必要的模糊,则已知功能和构成的详细描述将省略。另外,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元件时,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之类的用词。不过,虽然所述用词仅用于使一个元件区别于另一元件,不过各元件的实质、顺序、或次序不限于所述用词。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组合”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所述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不过还应理解,第三元件可“连接”、“组合”或“联接”到这两个元件之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振动发生器,其具有用于防止线性振动发生器中包括的线圈脱离连接的结构,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改进装置结构的技术而使得外部撞击不会在线圈中发生,以解决如下问题:线性振动发生器中包括的多个附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用于防止线圈脱离连接的结构的线性振动发生器,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的顶部和侧部;支架(200),所述支架被构造成形成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底部;线圈(400),所述线圈固定到所述支架(200)的顶部的一侧,并被施加来自柔性印刷电路板(300)的外部电力;弹簧(500),所述弹簧固定到所述支架(200),并被构造成具有大于所述线圈(400)的外直径的内直径且包围所述线圈(400);磁体(600),所述磁体固定到所述弹簧(500)的第二端以形成振动器;和块体(700),所述块体固定到所述磁体(600)以包围所述磁体(600);其中,属于所述弹簧(500)且与所述磁体(600)接触的一部分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磁体(600)的内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5 KR 10-2017-01077731.一种包括用于防止线圈脱离连接的结构的线性振动发生器,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的顶部和侧部;支架(200),所述支架被构造成形成所述线性振动发生器的底部;线圈(400),所述线圈固定到所述支架(200)的顶部的一侧,并被施加来自柔性印刷电路板(300)的外部电力;弹簧(500),所述弹簧固定到所述支架(200),并被构造成具有大于所述线圈(400)的外直径的内直径且包围所述线圈(400);磁体(600),所述磁体固定到所述弹簧(500)的第二端以形成振动器;和块体(700),所述块体固定到所述磁体(600)以包围所述磁体(600);其中,属于所述弹簧(500)且与所述磁体(600)接触的一部分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磁体(600)的内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发生器,进一步包括:轭(800),所述轭联接到所述磁体(600)和所述块体(700)的底部,以固定所述弹簧(500)的第一端、所述磁体(600)和所述块体(700),其中所述轭(800)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磁体的内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发生器,其中,属于所述弹簧(500)且与所述磁体(600)接触的所述一部分的内直径和所述轭(800)的内直径大于多纳圈形式的所述磁体(600)的内直径,并等于或小于所述磁体(600)的宽度的一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发生器,其中,所述块体(700)的横截面的外侧具有带圆圈的多纳圈结构;且在所述块体(700)的所述外侧的上部分处渐缩的处理表面(710)的高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块体(700)的总高度的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发生器,其中,所述块体(700)的横截面的外侧具有带圆圈的多纳圈结构;所述块体(700)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锡焕金南锡
申请(专利权)人:MPLUS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