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含本体、定位片及活动盖体。本体具有第一端及与其相背的第二端。第一端具有第一插孔供电讯插头连接。第二端具有第二插孔供传输线连接。传输线是沿第一方向设置。定位片设置于第二端,其两侧缘分别具有第一凸肋及第二凸肋。凸肋是朝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凸伸。活动盖体设置于定位片相反于本体的一侧。其中,活动盖体可相对于定位片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具体来说,特别是一种传输线进线角度可调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连接器,例如电连接器、通讯连接器等,其电缆的进线方向大多为固定单一方向进线。然而,当安装环境受限时,电缆线材可能需要弯折后再组装到连接器内。依据一般的传输理论,当导体的曲率半径越小,将会影响到电磁传输的速率,并且容易造成电磁波的散射。以一般网络线而言,网络线内具有两两对绞而成的四对绞线,当网络线以无曲率半径的方式折弯时,每一条芯线皆会产生电磁波的散射,如此一来8个芯线之间的电磁波影响就会大增,将会造成网路传输的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含本体、定位片及活动盖体。本体具有第一端及与其相背的第二端。第一端具有第一插孔供电讯插头连接,第二端具有第二插孔供传输线连接。传输线是沿第一方向设置。定位片设置于第二端,其两侧缘分别具有第一凸肋及第二凸肋。凸肋是朝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凸伸。活动盖体设置于定位片相反于本体的一侧。其中,活动盖体可相对于定位片转动。于一实施例中,该活动盖体包含:一夹持部,朝相反于该本体的方向凸伸,用以夹持该传输线;以及两侧壁面,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孔及一第二开孔,其中,当该活动盖体转动至一第一位置时,该些第一开孔是与该些第一凸肋嵌合,以及当该活动盖体转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些第二开孔是与该些第二凸肋嵌合。于一实施例中,该活动盖体更分别包含一第一壁缘及一第二壁缘,当该活动盖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壁缘是与该本体贴合,以及当该活动盖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壁缘是与该本体贴合,且该第一壁缘及该第二壁缘不同时与该本体贴合。于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金属环,设置于该夹持部内。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壁缘与该第二壁缘自同一顶点朝不同方向延伸,且该第一壁缘与该第二壁缘的延伸线不重合。于一实施例中,该活动盖体的两内壁分别包含一凸轴,该些凸轴是沿该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相对设置,并且该第二端的两侧壁分别具有一开口,该些开口是对应于该些凸轴设置,其中,该些凸轴卡合于该些开口中,致使该活动盖体可相对于该定位片转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通过活动盖体及定位片的结构,可调整传输线的进线角度,避免传输线因过度弯折而造成讯号衰减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系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之一实施例爆炸图。图2A及图2B系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之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A及图3B系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电连接器11本体12定位片13活动盖体14金属环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第一插孔114第二插孔115开口121侧缘123第一凸肋124第二凸肋131夹持部132侧壁面133第一开孔134第二开孔135第一壁缘136第二壁缘137凸轴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W电讯插头C传输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配合文字叙述公开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出。请参阅图1,电连接器1较佳包含本体11、定位片12、活动盖体13以及金属环14。本体11具有第一端111及与其相背的第二端112。第一端111具有第一插孔113,用以供电讯插头W(例如网路插头,但不限于此)连接。第二端112具有第二插孔114,用以供传输线C(例如电缆线,但不限于此)进线连接,且传输线C亦与第二插孔114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将传输线C或电讯插头W的布设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D1。须说明的是,本体11内部的电路结构,即电讯插头W、传输线C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在此不另行赘述。定位片12设置于第二端112,其两侧缘121分别具有第一凸肋123及第二凸肋124。具体来说,第一凸肋123是位于侧缘121的上方,第二凸肋124是位于侧缘121的下方,此处的上下方是以相对于重力方向而言。第一凸肋123及第二凸肋124均朝向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凸伸。活动盖体13设置于定位片12相反于本体11的一侧。活动盖体13相反于本体11的一侧具有延伸凸出的夹持部131,用以夹持传输线C用。活动盖体13的两侧壁面132分别具有第一开孔133及第二开孔134。具体来说,第一开孔133是开设于侧壁面132靠近上方的位置,第二开孔134是开设于侧壁面132靠近下方的位置,此处的上下方亦以相对于重力方向而言。各开孔是延第二方向D2挖空。金属环14较佳是环设于夹持部131内,除了加强固定传输线C外,亦提供与传输线C编织层连接接地用。活动盖体13面向定位片12的一侧分别具有第一壁缘135及第二壁缘136。具体而言,第一壁缘135及第二壁缘136是由一共同顶点朝不同方向延伸。并且,第一壁缘135与该第二壁缘136的延伸线彼此不重合。就外观上来看,同侧的第一壁缘135、第二壁缘136与侧壁面132是围成类似扇形的态样。于实际应用时,第一壁缘135与第二壁缘136间所夹的角度是以大于90度且未满180度的设计为佳。据此设计,活动盖体13可相对于定位片12上下转动。详细来说,活动盖体13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对凸伸的凸轴137。凸轴137是沿第二方向D2凸伸。此外,本体11的第二端112的侧壁开设有与凸轴137对应的开口115。开口115的开设方向亦与第二方向D2相同。当凸轴137卡合于开口115时,活动盖体13可以凸轴137为转轴使其相对于定位片12进行转动。进一步而言,活动盖体13与定位片12的作动方式如图2A及图2B所示,当第一开孔133与第一凸肋123嵌合时,亦即,第一凸肋123伸出于侧缘121的部分会伸入第一开孔133之中。此时,第一壁缘135是与本体11贴合。于此情况下,可定义活动盖体13转动并定位至第一位置。于另一方面,如图3A及图3B所示,当第二开孔134与第二凸肋124嵌合时,亦即,第二凸肋124伸出于侧缘121的部分会伸入第二开孔134之中。此时,第二壁缘136是与本体11贴合。于此情况下,可定义活动盖体13转动并定位至第二位置。由图式可知,由于第一壁缘135及第二壁缘136的延伸线不重合,因此,第一壁缘135及第二壁缘136不会同时与本体11贴合。亦即,当活动盖体13位于第一位置时,仅第一壁缘135是与本体11贴合。此时,第二壁缘136与本体11不接触。亦即,第二开孔134与第二凸肋124脱离。当活动盖体13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壁缘136是与本体11贴合。亦即,当活动盖体13位于第二位置时,仅第二壁缘136是与本体11贴合。此时,第一壁缘135与本体11不接触。亦即,第一开孔133与第一凸肋123脱离。需说明的是,为方便活动盖体13旋动,本体11的第二端112、定位片12,以及活动盖体13的内面,较佳为彼此匹配的曲面。据此设计,于实际应用时,可依电连接器装设环境对应改变其进线角度。于其他实施例中,定位片12的侧缘121可设置更多凸肋,并于活动壳体13的侧壁面132上开设对应的开孔。据此,能提供更多不同的进线角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透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相应的变化,在此不另行赘述。相较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通过活动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与其相背的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第一插孔供一电讯插头连接,该第二端具有一第二插孔供一传输线连接,且该传输线是沿一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插孔电性连接;一定位片,设置于该第二端,该定位片的两侧缘分别具有一第一凸肋及一第二凸肋,该些凸肋是朝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凸伸;以及一活动盖体,设置于该定位片相反于该本体的一侧,其中,该活动盖体可相对于该定位片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1 TW 106130040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与其相背的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第一插孔供一电讯插头连接,该第二端具有一第二插孔供一传输线连接,且该传输线是沿一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插孔电性连接;一定位片,设置于该第二端,该定位片的两侧缘分别具有一第一凸肋及一第二凸肋,该些凸肋是朝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凸伸;以及一活动盖体,设置于该定位片相反于该本体的一侧,其中,该活动盖体可相对于该定位片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盖体包含:一夹持部,朝相反于该本体的方向凸伸,用以夹持该传输线;以及两侧壁面,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孔及一第二开孔,其中,当该活动盖体转动至一第一位置时,该些第一开孔是与该些第一凸肋嵌合,以及当该活动盖体转动至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主力,
申请(专利权)人:好庆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