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88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3:09
一种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静触头、接触板、双金属片和电热材料;热脱扣器结构的一侧还有电磁线圈,所述静触头安装于支架的下方,接触板、电热材料安装于支架的上方,双金属片安装于接触板上与接触板连接;所述静触头的一端与电热材料的一端连接,电热材料的另一端与接触板的一端连接,接触板的另一端与电磁线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电热材料的两端分别与静触头和接触板连接,结构改进后热脱扣器结构的电流流经路径为:静触头→电热材料→接触板→电磁线圈→接线板,热脱扣器工作时电流未流经双金属片与接触板焊接的部位,避免了由于该部位电阻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产品的脱扣更加稳定可靠。

Thermal release structure of motor starter

The structure of a motor starter thermal release includes a bracket, a static contact, a contact plate, a bimetallic sheet and an electrothermal material mounted on the bracket; on one side of the thermal release structure,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is also provided, the static contact is mounted below the bracket, the contact plate and the electrothermal material are mounted above the bracket, and the bimetallic sheet is mounted on the contact plat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ct plate.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electrothermal material, the other end of the electrothermal material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tact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tac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The thermal release structure of the motor starter of the invention has two ends of the electrothermal material connected with the static contact and the contact plate respectively. The current flow path of the improved thermal release structure is as follows: static contact electrothermal material contact plate electromagnetic coil connection plate. The current of the thermal release does not flow through the welded part of the bimetal sheet and the contact plate when working, thus avoiding the resistance wave due to this part. The adverse impact of the movement, the product release is more stabl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机起动器的热脱扣器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机起动器(以下简称起动器)用于电动机的不频繁启动及过载保护(三相平衡负载及不平衡负载,且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短路保护。通常包括热磁脱扣器、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整定电流调节装置、温度补偿装置、差动保护装置及绝缘外壳等。起动器为手动操作,在闭合或者断开主电路时使电动机起动或者停止。若电动机过载,流经起动器热脱扣器的电流增大,热脱扣器里的双金属片受热后温度升高,双金属片会弯曲并带动机构脱扣;若遇有短路电流,则磁脱扣器产生较强的磁场,电磁力使磁脱扣器的铁心快速运动,带动机构脱扣。在这两种脱扣动作时,操作机构带动动静触头分开,灭弧系统熄灭触头间的电弧,最终断开电路,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现有热脱扣器的电热材料焊接在静触头和双金属片之间,热脱扣器的电流流经路径为:静触头→电热材料→双金属片→接触板→线圈→接线板。其中双金属片与接触板采用了激光焊接的工艺。激光焊接与电阻焊相比,被焊零件的熔融度较低且较分散。不同的热脱扣器焊接处时由于金属焊接熔融度的波动影响,导致此处的电阻值出现波动。在工作时电流流经此处产生的热量受此影响也会相差较大,最终导致同一台产品的3个热脱扣器在3相平衡负载时双金的弯曲量不一致,降低了产品的保护特性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可靠,加工简单快捷的电动机起动器的热脱扣器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包括支架1,安装于支架1上的静触头3、接触板5、双金属片6和电热材料2;热脱扣器结构的一侧还有电磁线圈4,所述静触头3安装于支架1的下方,接触板5、电热材料2安装于支架1的上方,双金属片6安装于接触板5上与接触板5连接;所述静触头3的一端与电热材料2的一端连接,电热材料2的另一端与接触板5的一端连接,接触板5的另一端与电磁线圈4连接。进一步,所述静触头3和接触板5平行安装于支架1的两侧,双金属片6垂直连接在接触板5的上表面一端,电热材料2与双金属片6平行设置,电磁线圈4位于双金属片6的一侧。进一步,所述电热材料2的一端与静触头3焊接固定,电热材料2的另一端与接触板5焊接固定。进一步,所述电热材料2为一块金属条折叠形成的双层片状结构,包括第一电热材料板21和第二电热材料板22,第一电热材料板21和第二电热材料板22的上端连接,第一电热材料板21的下端向一侧弯折延伸设有与静触头3焊接的第一焊接端211,第二电热材料板22的下端向下弯折延伸设有与接触板5焊接的第二焊接端221。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端211包括弧状弯折部211a,与弧状弯折部211a连接的三角状折叠部211b和三角状折叠部211b相一侧弯折形成的与静触头3焊接的第一焊接片211c,第一焊接端211为第一电热材料板21的下端向外侧上方弯折再沿斜线向外侧对折形成弧状弯折部211a和三角状折叠部211b,三角状折叠部211b的端部在向外侧垂直弯折形成第一焊接片211c。进一步,所述第二焊接端221包括弧状转折段221a和与弧状转折段221a连接的L形段,L形段包括与弧状转折段221a连接的竖直段221b和垂直连接在竖直段221b另一端的第二焊接片221c,竖直段221b与第二电热材料板22平行,第二焊接片221c向第二电热材料板22的正下方弯折;第二电热材料板22的下端向外侧弯折形成弧状转折段221a,向下弯折形成竖直段221b,再向第二电热材料板22的正下方弯折形成与接触板5焊接的第二焊接片221c。进一步,所述静触头3包括触头板31和垂直连接在触头板31一端的连接板32,所述触头板31包括相互平行错位设置的触点板311和安装固定板312,触点板311和安装固定板312之间通过斜向连接板313,触点板311的下方安装有静触点,安装固定板312的端部设有与支架1的底部安装配合的固定延伸板312a,支架1的底部设于与固定延伸板312a安装配合的固定安装槽,连接板32的端部设有与电热材料2的第一焊接片211c焊接的焊接块321,连接板32向两侧凸出设有连接凸块322,连接凸块322的中部设有连接凹槽323,支架1的侧壁设有与连接凹槽323安装配合的连接凸起。进一步,所述接触板5的上表面一端与双金属片6焊接,另一端的一侧切割向上弯折形成与电磁线圈4焊接的焊接柱51,焊接柱51与接触板5垂直;接触板5的两侧设有与支架1安装的安装方槽52。进一步,所述双金属片6和电热材料2之间设有绝缘板81,双金属片6、电热材料2和绝缘板81紧贴设置后外部套装环状固定件82。进一步,所述电热材料2的另一端与软性导体连接,软性导体与接触板5连接。本专利技术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电热材料的两端分别与静触头和接触板连接,结构改进后热脱扣器结构的电流流经路径为:静触头→电热材料→接触板→电磁线圈→接线板,改进后的结构电流不流经双金属片,靠电热材料加热双金属片,热脱扣器工作时电流未流经双金属片与接触板焊接的部位,避免了由于该部位电阻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产品的脱扣更加稳定可靠。专利技术接触板具有固定双金属片和接触板的作用。显然,电热材料的另一端与软性导体连接,通过软性导体与接触板连接。电热材料与静触头和接触板也可以为焊接。整个电热材料为一整片金属片经过折叠形成的双层片状结构,加工工艺简单,电热材料的两端通过第一焊接端和第二焊接端分别与静触头和接触板焊接固定,结构稳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另一方位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的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接触板和双金属片的安装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热材料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静触头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包括支架1,安装于支架1上的静触头3、接触板5、双金属片6和电热材料2。脱扣器结构的一侧还设有电磁线圈4,所述静触头3安装于支架1的下方,接触板5、电热材料2安装于支架1的上方,双金属片6安装于接触板5上与接触板5连接。所述静触头3和接触板5平行安装于支架1的两侧,双金属片6垂直连接在接触板5的上表面一端,电热材料2与双金属片6平行设置,电磁线圈4位于双金属片6的一侧。在电磁线圈4的一侧还有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接线板与电磁线圈4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所述静触头3的一端与电热材料2的一端连接,电热材料2的另一端与接触板5的一端连接,接触板5的另一端与电磁线圈4连接。上述连接均采用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电热材料的两端分别与静触头和接触板连接,结构改进后热脱扣器结构的电流流经路径为:静触头3→电热材料2→接触板5→电磁线圈4→接线板7,改进后的结构电流不流经双金属片,靠电热材料加热双金属片,热脱扣器工作时电流未流经双金属片与接触板焊接的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安装于支架(1)上的静触头(3)、接触板(5)、双金属片(6)和电热材料(2);热脱扣器结构的一侧还有电磁线圈(4),所述静触头(3)安装于支架(1)的下方,接触板(5)、电热材料(2)安装于支架(1)的上方,双金属片(6)安装于接触板(5)上与接触板(5)连接;所述静触头(3)的一端与电热材料(2)的一端连接,电热材料(2)的另一端与接触板(5)的一端连接,接触板(5)的另一端与电磁线圈(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安装于支架(1)上的静触头(3)、接触板(5)、双金属片(6)和电热材料(2);热脱扣器结构的一侧还有电磁线圈(4),所述静触头(3)安装于支架(1)的下方,接触板(5)、电热材料(2)安装于支架(1)的上方,双金属片(6)安装于接触板(5)上与接触板(5)连接;所述静触头(3)的一端与电热材料(2)的一端连接,电热材料(2)的另一端与接触板(5)的一端连接,接触板(5)的另一端与电磁线圈(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3)和接触板(5)平行安装于支架(1)的两侧,双金属片(6)垂直连接在接触板(5)的上表面一端,电热材料(2)与双金属片(6)平行设置,电磁线圈(4)位于双金属片(6)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材料(2)的一端与静触头(3)焊接固定,电热材料(2)的另一端与接触板(5)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材料(2)为一块金属条折叠形成的双层片状结构,包括第一电热材料板(21)和第二电热材料板(22),第一电热材料板(21)和第二电热材料板(22)的上端连接,第一电热材料板(21)的下端向一侧弯折延伸设有与静触头(3)焊接的第一焊接端(211),第二电热材料板(22)的下端向下弯折延伸设有与接触板(5)焊接的第二焊接端(2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端(211)包括弧状弯折部(211a),与弧状弯折部(211a)连接的三角状折叠部(211b)和三角状折叠部(211b)相一侧弯折形成的与静触头(3)焊接的第一焊接片(211c),第一焊接端(211)为第一电热材料板(21)的下端向外侧上方弯折再沿斜线向外侧对折形成弧状弯折部(211a)和三角状折叠部(211b),三角状折叠部(211b)的端部在向外侧垂直弯折形成第一焊接片(211c)。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起动器热脱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端(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继超胡建国江椿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