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47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包括真空泵、除尘过滤罐、抽气管道、干燥罐和支架;所述真空泵与除尘过滤罐连接,所述干燥罐通过抽气管道与除尘过滤罐连接,所述干燥罐与支架可旋转连接;所述干燥罐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利用电磁加热并通过干燥罐的自身的旋转使置于干燥罐内部的硅微粉受热均匀从而保证了硅微粉良好的干燥效果。

A Drying Device for Silicon Pow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licon powder dr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vacuum pump, a dust removal filter tank, a suction pipe, a drying tank and a bracket; the vacuum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 dust removal filter tank, the drying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dust removal filter tank through a suction pipe, and the drying tank and a bracket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drying tank is wound with a heating wire. The silicon powder dry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uses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and makes the silicon powder placed in the inner of the drying tank heated uniformly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drying tank itself, thus ensuring the good drying effect of the silicon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电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环氧树脂全密封绝缘结构的互感器在浇注过程中需用硅微粉作充填剂。由于硅微粉在运输或长期贮存时易吸收水分,在使用前如不作干燥处理,在环氧树脂混合料热固化过程中,由于温度达到140℃,硅微粉里含有的水份因气化会在混合料中形成小气孔,造成绝缘性能下降,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硅微份的干燥是必须的工艺过程。以往一般采用带齿耙的干燥罐,利用齿耙的旋转运动带动硅微粉翻动,罐体外用油加热或电加热,使罐内硅微份的温度升高而达到干燥。由于齿耙结构的局限性,会在罐内产生许多死角,硅微粉的翻转不充分,温度不均衡,能耗利用率低,长期运行易造成粉堵死难以放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以获取硅微粉良好的干燥效果。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包括真空泵、除尘过滤罐、抽气管道、干燥罐和支架;所述真空泵与除尘过滤罐连接,所述抽气管道一端与除尘过滤罐连接,另一端与干燥罐可旋转连接,所述干燥罐与支架可旋转连接;所述干燥罐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导线。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罐内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与干燥罐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沿导杆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导粉口,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若干所述导粉口相通。进一步的,所述导杆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左半部的旋向为左旋,所述螺旋叶片的右半部的旋向为右旋;所述干燥罐设置有加粉口,所述加粉口与第一腔室连通且与螺旋叶片的左半部和右半部的交汇处相对。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过滤罐包括罐体、除尘过滤网、真空泵接口和硅微粉回收口;所述除尘过滤网连接于罐体内部,所述真空泵接口连接于罐体的顶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硅微粉回收口连接于罐体的底端;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连接于罐体且设置于除尘过滤网与硅微粉回收口之间,另一端伸入干燥罐并向上折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将传统的干燥器依靠齿耙结构搅拌改为依靠干燥罐自身旋转配合加热导线来对硅微粉进行干燥,不容易出现干燥死角,干燥效果显著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除尘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3所述的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包括真空泵1、除尘过滤罐2、抽气管道3、干燥罐4和支架5;所述真空泵1与除尘过滤罐2连接,所述抽气管道3一端与除尘过滤罐2连接,另一端与干燥罐4旋转连接,所述干燥罐4与支架5可旋转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滚轮501、驱动电机503和减速机502,所述驱动电机503连接减速机502驱动滚轮501转动,滚轮501依靠与干燥罐4之间的摩擦力驱动干燥罐4转动。所述干燥罐4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导线401,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导线401采用高温导线,利用电磁加热器的方式对干燥罐4进行加热。通过罐体一端轴向位置将加热导线401的两端引出,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动态供电器504,动态供电器504上设置有电刷,电刷通过万向接头与干燥罐4电性连接,加热导线401引出的两端也与电刷电性连接,动态供电器与电磁加热器和驱动电机503电性连接。所述干燥罐4内腔分为第一腔室402和第二腔室403;所述第一腔室402内设置有导杆404,所述导杆404与干燥罐4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腔室402与第二腔室403之间沿导杆404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导粉口,所述第一腔室402与第二腔室403通过若干所述导粉口405相通。所述导杆404设置有螺旋叶片406;所述螺旋叶片406的左半部的旋向为左旋,所述螺旋叶片406的右半部的旋向为右旋;所述干燥罐4设置有加粉口407,所述加粉口407与第一腔室402连通且与螺旋叶片406的左半部和右半部的交汇处相对。当加粉口407向上时,为加粉状态,通过螺旋叶片406将加入的粉推向两侧;当加粉口407向下时,为放粉状态,此时的螺旋叶片406翻转将加入的粉推向中间并由加粉口407排出。所述除尘过滤罐2包括罐体201、除尘过滤网202、真空泵接口203和硅微粉回收口204;所述除尘过滤网202连接于罐体201内部,所述真空泵接口203连接于罐体201的顶端与真空泵1连接,所述硅微粉回收口204连接于罐体201的底端;所述抽气管道3的一端连接于罐体201且设置于除尘过滤网202与硅微粉回收口204之间,另一端伸入干燥罐4并向上折弯使开口向上,所述抽气管道3的伸入干燥罐4中的一端与干燥罐4形成动密封,伸入至干燥罐4内的抽气管道3的开口还包覆有过滤网。进入除尘过滤罐2的硅微粉可由硅微粉回收口204排出并回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1)、除尘过滤罐(2)、抽气管道(3)、干燥罐(4)和支架(5);所述真空泵(1)与除尘过滤罐(2)连接,所述抽气管道(3)一端与除尘过滤罐(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干燥罐(4)旋转连接,所述干燥罐(4)与支架(5)可旋转连接;所述干燥罐(4)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导线(4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1)、除尘过滤罐(2)、抽气管道(3)、干燥罐(4)和支架(5);所述真空泵(1)与除尘过滤罐(2)连接,所述抽气管道(3)一端与除尘过滤罐(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干燥罐(4)旋转连接,所述干燥罐(4)与支架(5)可旋转连接;所述干燥罐(4)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导线(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罐(4)内腔分为第一腔室(402)和第二腔室(403);所述第一腔室(402)内设置有导杆(404),所述导杆(404)与干燥罐(4)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腔室(402)与第二腔室(403)之间沿导杆(404)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导粉口,所述第一腔室(402)与第二腔室(403)通过若干所述导粉口(405)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微粉干燥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超徐立群梁长龙杨继承朱纪荣杨品进朱昌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电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