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部件、光学零件及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44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30
一种亮度提高且维持一定强度的荧光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荧光部件(10)包含多个荧光体粒子(11)和无机粘合剂(12),具有成为光取出面的上表面。荧光部件(10)包含多个空隙(13),在与荧光部件(10)的上表面平行且将荧光体粒子(11)及空隙(13)二者横切的一截面,多个空隙(13)在多个荧光体粒子(11)中的至少一个荧光体粒子(11)附近不均匀地分布。

Fluorescent Parts, Optical Parts and Luminescent Devices

A fluorescent component that enhances brightness and maintains a certain intensity. The fluorescent component (10)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luorescent particle (11) and an inorganic binder (12), and has an upper surface that becomes a light extraction surface. The fluorescent component (10) contains a plurality of voids (13), which are parallel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luorescent component (10) and cross-sectional with the fluorescent particle (11) and the void (13), and the voids (13)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near at least one fluorescent particle (11) of the plurality of fluorescent particle (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荧光部件、光学零件及发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部件、包含荧光部件的光学零件以及包含荧光部件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记载的波长转换部件由荧光体和陶瓷粘合剂的烧结物构成。专利文献1:WO2017-064951在现有的波长转换部件中,在使亮度和强度均较高方面还具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荧光部件包含多个荧光体粒子和无机粘合剂,并且具有成为光取出面的上表面。另外,所述荧光部件具有多个空隙,在与所述上表面平行且将所述荧光体粒子及所述空隙二者横切的一截面,所述多个空隙在所述多个荧光体粒子中的至少一个荧光体粒子附近不均匀地分布。以上,能够形成为亮度提高且维持了一定强度的荧光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光学零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3的虚线框内的剖面图;图5是将图3的V-V线的剖面图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6是实施例的荧光部件的SEM图像;图7是比较例的荧光部件的SEM图像;图8是测定了实施例的荧光部件的照度的数据;图9是测定了比较例的荧光部件的照度的数据;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光学零件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XI-XI线的剖面图;图12是实施方式2的光学零件的变形例的剖面图。标记说明10:荧光部件11:荧光体粒子12:无机粘合剂13:空隙20:反射膜30:防扩散层31:第1层32:第2层33:第3层40:接合部件40a:透明接合部件50:基部60:保护膜100:光学零件200:光源300:反射镜400:透镜1000:发光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示的方式用于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具体化,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另外,为了使说明清楚,有时会将各附图所示的部件的大小及位置关系等夸大。另外,同一名称、标记表示相同或同质的部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1>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0的概略图。图2表示光学零件100的俯视图,图3表示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图。另外,图4表示图3的虚线框内的放大图,图5表示将图3的V-V线的剖面图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如图1所示,发光装置1000具有包含荧光部件10的光学零件100、射出向荧光部件10照射的激励光的光源200、将来自光源200的激励光向荧光部件10反射的反射镜300、以使来自荧光部件10的光成为平行光束的方式成像的透镜400。如图2~图5所示,荧光部件10包含多个荧光体粒子11及无机粘合剂12,并且具有成为光取出面的上表面。另外,如图5所示,荧光部件10具有多个空隙13,在与荧光部件的上表面平行且将荧光体粒子11及空隙13二者横切的一截面,多个空隙13在多个荧光体粒子11中的至少一个荧光体粒子11附近不均匀地分布。根据上述荧光部件10,能够降低来自荧光体粒子11的光向横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的扩展,并且能够确保荧光部件的强度。以下,对该方面进行说明。已知有包含荧光体粒子和无机粘合剂的荧光部件。由于来自荧光体粒子的光在无机粘合剂中沿横向传播并扩展,故而通常从上方观测到的亮度下降一定程度。因此,考虑通过在荧光部件的内部设置多个空隙,增加折射率不同的区域而容易发生散射,由此抑制光自荧光体粒子的传播。但是,在荧光部件中,为了提高亮度而增加空隙数量的话,荧光部件的强度下降,为了确保强度而减少空隙数量的话,难以降低自荧光体粒子的传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多个空隙13在接近荧光体粒子11的区域不均匀地分布。由此,能够在远离荧光体粒子11且空隙少的区域确保荧光部件10的强度,并且在接近荧光体粒子11且空隙多的区域防止光自荧光体粒子11的传播。因此,能够构成亮度提高且维持了一定强度的荧光部件10。以下,对发光装置1000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光学零件100)如图2及图3所示,光学零件100具有基部50、与基部50的上表面接合的荧光部件10。在荧光部件10的下表面设有反射膜20。而且,在反射膜20的下表面设有防扩散层30,防扩散层30的下表面和基部50的上表面通过接合部件40而接合。(荧光部件10)如图3所示,荧光部件10具有成为光取出面的上表面、位于上表面相反侧的下表面、将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的侧面。荧光部件10包含多个荧光体粒子11、无机粘合剂12、多个空隙13。而且,如图5所示,在与荧光部件10的上表面平行且将荧光体粒子11及空隙13二者横切的一截面(以下称为“横截面X”),多个空隙13在荧光体粒子11附近不均匀地分布。由此,在荧光部件10能够抑制光的传播并提高亮度,故而与无空隙的情况相比,能够构成对比度高的荧光部件10。例如观察荧光部件10上表面的发光强度分布,对比度能够识别为最大亮度与距此1mm位置的亮度之比。上述“不均匀地分布”是指,例如观察由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以能够清晰地确认10个荧光体粒子11的规模拍摄的照片,在至少一个荧光体粒子11中,由荧光体粒子11的表面和距该表面距离0.1μm的线夹着的区域的空隙13的密度比其外侧区域的空隙13的密度高。另外,“与荧光部件10的上表面平行”显然包含与荧光部件10的上表面完全平行的情况,也包含相对于荧光体10的上表面倾斜±10度的情况。另外,在显微镜下观察,荧光部件10的上表面为粗糙面的情况下,横截面X是指与宏观观察时的荧光部件10的平坦的上表面平行的一截面。多个空隙13也可以设置在距离荧光部件10的上表面较深的方向。即,如图4所示,在与荧光部件10的上表面垂直且将荧光体粒子11及空隙13二者横切的一截面(以下称为“纵截面Y”),也可以设有多个空隙13。另外,由于也能够抑制光从荧光部件10的上表面进入内部的传播,故而例如在分开10μm以上的多个横截面X,在荧光体粒子11的附近不均匀地分布有多个空隙13为好。从容易制作荧光部件10方面来看,荧光部件10的形状可形成为在一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或立方体,优选为长方体。在为长方体的情况下,从上方观察,荧光部件10左右方向的长度(为荧光部件10的宽度,相当于图2的横向长度)优选为10mm以上且15mm以下的范围内,并且优选荧光部件10上下方向的长度(为荧光部件10的进深,相当于图2的纵向长度)为2mm以上且5mm以下的范围内。通过形成为上述的下限值以上的长度,能够改变激励光照射的区域,通过形成为上述的上限值以下的长度,能够抑制荧光部件10的面积过度增大。荧光部件10的厚度(图3上下方向的长度)优选在5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在70μm以上且130μm以下的范围内。通过形成为上述的下限值以上的厚度,容易调整激励光和荧光的混色光的色度,通过设为上述的上限值以下的厚度,能够缩短容易发热的上表面侧的荧光体粒子11到基部50的距离,故而容易将在荧光部件10产生的热向基部50发散。如图1所示,优选为如下的光学零件100,即,在荧光部件10,对荧光体粒子11激励的激励光的入射面和自荧光体粒子11取出荧光的光取出面为同一面,并且从斜向向该面射入激励光。由于这样的光学零件100难以从上方(正上方)取出激励光,故而在从荧光部件10的上方取出的光中,荧光的颜色容易变强,激励光的颜色容易变弱。例如在激励光为蓝色、荧光为黄色的情况下,容易取出黄色的强光。对此,根据荧光部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部件,其包含多个荧光体粒子和无机粘合剂,并且具有成为光取出面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部件具有多个空隙,在与所述上表面平行且将所述荧光体粒子及所述空隙二者横切的一截面,所述多个空隙在所述多个荧光体粒子中的至少一个荧光体粒子附近不均匀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31 JP 2017-166519;2018.05.31 JP 2018-104451.一种荧光部件,其包含多个荧光体粒子和无机粘合剂,并且具有成为光取出面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部件具有多个空隙,在与所述上表面平行且将所述荧光体粒子及所述空隙二者横切的一截面,所述多个空隙在所述多个荧光体粒子中的至少一个荧光体粒子附近不均匀地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截面,所述多个空隙的一部分沿着所述荧光体粒子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截面,所述空隙的面积比所述荧光体粒子的面积小。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的折射率比所述无机粘合剂的折射率低,所述无机粘合剂的折射率比所述荧光体粒子的折射率低,所述多个空隙中的一部分空隙与所述荧光体粒子直接接触。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部件中的所述荧光体粒子在4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在所述荧光部件,对所述荧光体粒子激励的激励光的入射面和成为所述光取出面的上表面为同一面。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体粒子的粒径在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部件的烧结密度在90%以上且98%以下的范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曾根彻佐野雅彦井上祐之山田正一杉山卓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