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418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转矩变换器,其防止发动机起动时的活塞的共振。转矩变换器(1)具备前盖(2)、叶轮(3)、涡轮(4)以及锁定装置(7)。锁定装置(7)具有活塞(32)、减振机构(33)和摩擦产生机构(34)。活塞(32)配置为能够在前盖(2)与涡轮(4)之间在轴向上移动。活塞(32)能够与涡轮(4)摩擦卡合。减振机构(33)将转矩从前盖(2)向活塞(32)传递。摩擦产生机构(34)通过摩擦阻力使活塞(32)产生滞后转矩。

Torque Conver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orque converter, which prevents the resonance of the piston when the engine starts. The torque converter (1) has a front cover (2), an impeller (3), a turbine (4) and a locking device (7). The locking device (7) has a piston (32), a shock absorber (33) and a friction generating mechanism (34). The piston (32) is configured to move axially between the front cover (2) and the turbine (4). The piston (32) can friction and clamp with the turbine (4).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mechanism (33) transfers the torque from the front cover (2) to the piston (32). The friction generating mechanism (34) generates lag torque of the piston (32) through frict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矩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矩变换器。
技术介绍
转矩变换器具有叶轮以及涡轮,经由内部的动作油将转矩从叶轮朝涡轮传递。叶轮固定于输入有来自发动机的转矩的前盖。涡轮在流体室内与叶轮对置地配置。当叶轮旋转时,动作油从叶轮朝涡轮流动,通过使涡轮旋转而输出转矩。此外,转矩变换器具有锁定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转矩变换器的锁定装置具有减振机构以及活塞。活塞经由减振机构安装于前盖。当锁定装置变为接通(ON)状态时,活塞与涡轮卡合。其结果,使来自前盖的转矩经由活塞机械式传递到涡轮而输出于变速器的输入轴。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53963号公报在上述的转矩变换器中,在发动机起动时,锁定装置变为断开(OFF)状态。在该锁定装置为断开状态时,存在通过发动机的旋转变动而活塞进行共振的可能性。其结果,担心转矩变换器会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防止发动机起动时的活塞的共振的转矩变换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转矩变换器构成为将来自驱动源的转矩向变速器的输入轴传递。该转矩变换器具备前盖、叶轮、涡轮和锁定装置。前盖被输入转矩。叶轮固定于前盖。涡轮与叶轮对置地配置。此外,涡轮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锁定装置将转矩从前盖向涡轮机械地传递。锁定装置具有活塞、减振机构和摩擦产生机构。活塞配置为能够在前盖与涡轮之间在轴向上移动。活塞能够与涡轮摩擦卡合。减振机构将转矩从前盖向活塞传递。摩擦产生机构通过摩擦阻力使活塞产生滞后转矩。根据该结构,通过摩擦产生机构而在活塞产生滞后转矩,因此能够防止活塞的共振。优选,摩擦产生机构安装于前盖。优选,减振机构具有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和中间部件。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第一弹性部件的径向内侧。中间部件配置于第一弹性部件与第二弹性部件之间。摩擦产生机构安装于中间部件。根据该结构,与将摩擦产生机构安装在前盖的内周端部的机构相比,能够增大摩擦面积,进而,能够提升耐久性。优选,摩擦产生机构具有摩擦板、压板和将压板朝向摩擦板推压的盘簧。优选,摩擦产生机构具有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卡合凸部形成于摩擦板以及活塞中的任意一方。卡合凹部形成于摩擦板以及活塞中的任意另一方。卡合凸部与卡合凹部卡合。而且,在周向上,在卡合凸部与卡合凹部之间具有间隙。根据该结构,在周向上在卡合凸部与卡合凹部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驱动源的旋转变动量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摩擦产生机构不进行动作。优选,摩擦产生机构构成为在驱动源的旋转变动量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不进行动作。根据该结构,在不存在活塞共振的可能性的锁定装置为接通状态时基本上不使摩擦产生机构进行工作。其结果,通过减振机构能够降低发动机的闷响等的噪声。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发动机起动时的活塞的共振。附图说明图1是转矩变换器的截面图。图2是锁定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摩擦产生机构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摩擦板与活塞的卡合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密封结构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密封结构的放大截面图。图7是示出液压电路的转矩变换器的截面图。图8是变形例的转矩变换器的截面图。图9是变形例的摩擦产生机构的截面图。图10是变形例的摩擦产生机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转矩变换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意思是转矩变换器1的旋转轴O延伸的方向。“径向”意思是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径向。“周向”意思是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周向。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图1的左侧配置有发动机(驱动源的一例),在图1的右侧配置有变速器。如图1所示,转矩变换器1能够以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转矩变换器1具备前盖2、转矩变换器主体6和锁定装置7。转矩变换器主体6具有叶轮3、涡轮4以及定子5。[前盖2]前盖2被输入来自发动机的转矩。前盖2具有圆板部2a和筒状部2b。在圆板部2a的内周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有圆筒状的毂8。筒状部2b从圆板部2a的外周端部朝叶轮3侧在轴向上延伸。[叶轮3]叶轮3具有叶轮壳10、多个叶轮叶片11以及叶轮毂12。叶轮壳10在外周部具有平板部10a和筒状部10b。平板部10a是相对于旋转轴O以大致正交的方式延伸的平坦的部分。此外,筒状部10b是从平板部10a的外周端部向前盖2侧延伸而形成的部分。筒状部10b的前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前盖2的筒状部2b的前端部。通过前盖2和叶轮壳10构成转矩变换器1的外壳。叶轮叶片11固定于叶轮壳10的内侧面。叶轮毂12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叶轮壳10的内周端部。[涡轮4]涡轮4与叶轮3对置地配置。此外,涡轮4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省略图示)。涡轮4具有涡轮壳13以及多个涡轮叶片14。在涡轮壳13的内周端部固定有涡轮毂15。在涡轮毂15的内周面形成有花键孔15c。该花键孔15c能够花键卡合于变速器的输入轴。涡轮叶片14通过铜焊而固定于涡轮壳13的内侧面。此外,涡轮4具有环状的受压部31。受压部31配置于转矩变换器1的环形曲面的径向外侧。另外,环形曲面是由叶轮3和涡轮4形成的动作油的流路空间,并且构成流体室。受压部31通过使涡轮壳13的外周端部进一步地向径向外侧延长而形成。即,利用涡轮壳13的一部分而形成受压部31。此外,受压部31与叶轮壳10的平板部10a对置地配置。[定子5]定子5构成为对从涡轮4朝叶轮3返回的动作油进行整流。定子5能够绕旋转轴O旋转。详细地,定子5经由单向离合器18支承于固定轴(省略图示)。该定子5配置于叶轮3与涡轮4之间。定子5具有圆板状的定子架20和安装于其外周面的多个定子叶片21。另外,在定子架20与定子叶片21之间配置有第一止推轴承24,在定子架20与涡轮壳13之间配置有第二止推轴承25。[锁定装置7]如图2所示,锁定装置7将转矩从前盖2向涡轮4机械式传递,配置于前盖2与涡轮4的轴向间。锁定装置7具有活塞32、减振机构33和摩擦产生机构34。[活塞]活塞32在轴向上配置于前盖2与涡轮4之间。活塞32能够沿轴向移动。活塞32能够摩擦卡合于涡轮4。活塞32具有圆板部32a、摩擦部32b和筒状部32c。圆板部32a形成为沿涡轮壳13的形状。摩擦部32b形成为环状,通过使圆板部32a的外周端部进一步地向径向外方延长而形成。摩擦部32b沿受压部31配置。在摩擦部32b的受压部31侧的面固定有环状的摩擦材料36。另外,也可以使该摩擦材料36固定于受压部31。将圆板部32a的内周端部向前盖2侧折弯而形成筒状部32c。筒状部32c能够被滑动支承于固定在前盖2的内周部的毂8的外周面。在毂8的外周面设置有密封部件38,通过该密封部件38将活塞32的筒状部32c的内周面与毂8的外周面之间密封。通过以上那样的结构,由涡轮壳13的受压部31、活塞32的摩擦部32b以及固定于此的摩擦材料36构成离合器部40。[减振机构]减振机构33配置于前盖2与活塞32的轴向间。减振机构33将转矩从前盖2向活塞32传递。此外,减振机构33构成为使扭转振动衰减。减振机构33具有驱动板42、从动板43、多个第一弹性部件44a、多个第二弹性部件44b和中间部件47。第一弹性部件44a以及第二弹性部件44b例如是扭簧。第一弹性部件44a与前盖2接触。详细地,第一弹性部件44a与圆板部2a的外周端部接触。此外,第一弹性部件44a与筒状部2b的内周面接触。第二弹性部件44b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矩变换器,将来自驱动源的转矩向变速器的输入轴传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变换器具备:前盖,被输入转矩;叶轮,固定于所述前盖;涡轮,与所述叶轮对置地配置,连结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以及锁定装置,将转矩从所述前盖向所述涡轮机械地传递,所述锁定装置具有:活塞,配置为能在所述前盖与所述涡轮之间沿轴向移动,且能摩擦卡合于所述涡轮;减振机构,将转矩从所述前盖向所述活塞传递;以及摩擦产生机构,通过摩擦阻力使所述活塞产生滞后转矩。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30 JP 2017-1653001.一种转矩变换器,将来自驱动源的转矩向变速器的输入轴传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变换器具备:前盖,被输入转矩;叶轮,固定于所述前盖;涡轮,与所述叶轮对置地配置,连结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以及锁定装置,将转矩从所述前盖向所述涡轮机械地传递,所述锁定装置具有:活塞,配置为能在所述前盖与所述涡轮之间沿轴向移动,且能摩擦卡合于所述涡轮;减振机构,将转矩从所述前盖向所述活塞传递;以及摩擦产生机构,通过摩擦阻力使所述活塞产生滞后转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产生机构安装于所述前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冈佳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